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9-10-22 07:02李艳峰周定中罗慧清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供血螺旋肝脏

李艳峰 周定中 罗慧清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在我国目前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当中,肝脏肿瘤患者较为多见,该病也成为我国临床肿瘤的常见病之一。针对患有肝脏肿瘤的患者而言,介入治疗是目前较为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的同时,需要医生尽早发现患者存在的较小病灶,并且通过不同方式确定患者肝脏血管与病灶之间存在的具体联系,这样才能确保患者介入治疗的实际效果。我院针对此类患者的介入治疗选择应用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现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如下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时间段内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当中择取67 例肝脏肿瘤对象加以观察,此次研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且入组对象均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符合各类型肝脏肿瘤诊断标准、自愿入组、个人资料完整。我院将如下对象排除:精神功能障碍患者、其它类型肿瘤病变对象、意识紊乱或丧失患者、一般资料不全、非自愿入组对象、中途退出研究对象。在所选对象当中,男性患者为37 例,女性为30 例,患者年龄最小为38 岁,最大为77 岁。其中,肝癌患者为48 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为10 例,肝转移瘤患者为6 例,胆管细胞癌患者为3 例,所有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主要体现为上腹部肿痛与身体消瘦、身体乏力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都需要接受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我院选择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 排螺旋CT 设备进行检查,并且让患者接受优维显或者碘海醇注射。患者接受检查前,需要在医生额指导下屏气,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检查,且脚部先进,医生需要先给予患者平扫,之后让其接受增强扫描,具体的扫描范围为膈顶上方2cm 部位直至患者肝下极下方2cm 部位。患者需要在对比剂注射开始后20—25s、65—80s 以及120s的时候接受增强扫描,医生需要将扫描层厚设定为5mm,螺距设定为1.375:1,且电压为120kV,电流调整为240—280mA。

在患者接受检查之后,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处理,重建处理层厚为1.25mm,间隔则为0.625mm,医生需要将患者动脉期扫描与静脉期扫描的数据全部传送至工作站,并且在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处理与多平面重建处理等。在所有患者的图像处理结束后,需要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科医生进行阅片分析。

1.3 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所有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后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主要分析患者肿瘤供血动脉的检查情况。

2 结果

在所有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后,其肝脏、脾脏等部位动脉血管的显示率达到了100%,且有64 例患者的肿瘤供血动脉被准确显示出来,显示率为95.5%。

3 讨论

肝脏肿瘤是目前临床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肿瘤病变,且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患有肝脏肿瘤的患者数量出现了明显增多。针对肝脏肿瘤患者的治疗,介入治疗是效果较为确切的治疗方案,可以起到较好效果。但是,患者的介入治疗需要医生掌握其肝脏血管的信息,所以,针对这一情况为患者选择更为科学的干预方案较为关键。

目前,在接受介入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当中,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的应用情况较好,患者接受这一方法检查后,腹腔动脉以及肠系膜动脉等分支的走行情况会得到较好的显示,且医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与方位等对患者腹腔动脉等情况进行清晰的观察。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可以明确患者肿瘤供血动脉的情况,帮助医生及时判断患者肿瘤供血动脉是否存在肝脏外动脉等,从而为患者的介入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意见,避免介入治疗出现误栓或者漏栓的情况。与其他检查方式相比,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更为直观地显示肝脏肿瘤患者的血管三维情况,医生可以清楚观察患者的血管解剖情况,从而为介入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参考。与此同时,患者在接受这一方法检查后,门静脉系统的情况会被较好的显示出来,且癌栓也会被尽早发现。

很多患有肝脏肿瘤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情况,这就导致患者的治疗难度出现增加,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血管误伤等情况。因此,针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需要医生在治疗前详细了解患者的肝内血管解剖情况、肝内血管变异情况等,还要掌握肝内血管与肿瘤病灶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准确的判断患者肝内血管与病灶的情况,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治疗风险的目的。

肝脏肿瘤患者在接受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后,医生可以获得患者不同期相的血管图像,并且可以显示患者肿瘤组织的供血动脉情况,患者肝脏动脉的变异情况也会被检查出来,从而保证医生可以在患者治疗前,从多个角度对患者的病灶与血管组织等进行观察,并且分析患者病灶的位置与大小等。更为关键的是,肝脏肿瘤患者在接受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之后,这一检查方式可以对患者的血管结构进行不同角度与平面的显示,并且可以清晰、完整地显示患者肝脏肿瘤邻近的较小血管情况。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可以准确反映不同组织之间存在的密度差异情况,并且针对内壁出现钙化的血管组织进行有效的显示,且患者走行较为弯曲的血管在一个平面当中可以被清楚显示,且在图像当中不会出现明显的重叠,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的血管情况。如果肝脏肿瘤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之前未能进行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患者的治疗难度可能较大,且医生操作会面临一些困难,很容易出现介入治疗不理想的情况,这对于患者而言十分不利。

在此次研究当中,所有患有肝脏肿瘤的患者都需要接受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且检查情况较好,印证了这一方案的优势。

对于身患肝脏肿瘤且需要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检查方式选择而言,让其及时接受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检查的效果较好,患者肿瘤供血动脉情况会得到清楚的显示,该检查方式可在此类患者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供血螺旋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肝脏里的胆管癌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辣语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