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成果应用潜力分析
——以河北省枣强县为例

2019-10-25 03:01任平俊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年8期
关键词:农作物成果农产品

■ 任平俊

(河北省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邢台 054000)

0 引言

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成果是一项重要的、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地质成果,它是在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针对某一行政区域开展的一项中比例尺的农业地质调查成果。通过开展某一行政区域内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查清土壤、灌溉水和农作物的化学特征,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种植规划,为该行政区域内大力发展绿色和特色农业,加快实现生态绿色发展和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其主要任务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修编搜集到的有关基础图件,并编绘土壤质地类型图;开展1∶5万土壤、灌溉水地球化学调查;开展区域土壤、灌溉水地球化学评价;开展绿色农作物调查与评价;开展农作物种植适宜性研究。

相比较而言,该类地质成果具有更好更直接的应用潜力,成果转化更具针对性和快捷性,对农业生产更具指导意义。本文以河北省枣强县为例,对该县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项目成果应用潜力进行分析,并对成果转化提出建议。

1 成果概述

河北省枣强县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项目是由河北省地质调查院2013—2014年完成,该项目完成主要工作量为:1∶5万枣强县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约905km2,采集土壤样品3291件,获得测试数据92148个;采集灌溉水样品134件,获得测试数据938个;采集农作物样品88件,获得测试数据1477个。该项目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为:

(1)以1∶5万比例尺精度对枣强县土壤及灌溉水进行了地球化学调查,修编了枣强县第四纪地质、地貌、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水文地质等图件,编制了枣强县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列图集。

(2)依据相关标准对枣强县土壤主要营养元素(大量和微量)丰缺和综合肥力进行了评价。

(3)依据国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标准》(NY/T 391—2000),对枣强县土壤及灌溉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绿色农产品产地评价,摸清了水土环境质量家底,圈定了绿色农产品产地范围。同时,采集了小麦、玉米、甘薯、马莲小枣、花生、苹果、香瓜等主要农作物样品,测试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对其是否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进行了评价。

(4)对小麦、玉米、棉花、甘薯、花生、苹果、马莲小枣等农作物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主要农作物种植立地地质环境模型,划分了枣强县主要农作物种植适宜区。

2 成果应用潜力分析

该地质成果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方面广,对枣强县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现从四个方面对其成果应用潜力进行分析。

(1)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成果可以为合理施肥、提高地力提供重要参考。在大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质丰缺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县土地综合肥力评价。成果显示,枣强县土壤综合肥力以适中和较为缺乏为主,其中适中区域面积约440km2,约占全县面积的49%,主要分布于枣强县中部的马屯镇南部、枣强镇东部、新屯乡东部和大营镇北部;较缺乏区主要分布于枣强县东部和西部,包括肖张镇、马屯镇西北部、枣强镇西部、张秀屯乡等。

总体而言,枣强县土壤综合肥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有机质和氮含量普遍偏低,特别是索泸河和清凉江两条古河道带的沙质土地非常明显,应该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氮肥等有效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建议在具体施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品种,合理使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化肥,避免出现土壤污染,影响土壤性质,进而影响产品品质。另外成果显示,枣强县局部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应该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增加土地产出。

(2)绿色农产品土地环境评价成果可以为枣强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食品、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直接指导。该成果在土壤绿色农产品产地评价和灌溉水绿色农产品评价基础上对枣强县绿色农产品产地备选区域进行划定(图1)。符合要求的备选区域土地面积约为707km2,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8%。不符合要求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营镇中部、新屯乡西部、加会镇东部和唐林乡中部。枣强县在发展绿色农业时应首先考虑避开这些区域,或者通过系列针对性工作将不适宜因素(如氟化物和PH值偏高等)逐步化解,使其符合有关技术指标的要求。

图1 枣强县水、土绿色产地评价图

(3)主要农作物立地地质环境模型为指导开展具体农作物种植选区提供了直接依据。依据大量调查成果和测试数据,建立了枣强县主要农作物如小麦优质区、玉米优质区、棉花优质区、马莲小枣种植区、苹果种植区等立地地质环境模型。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分析土壤类型和取得具体的土壤样品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参考这些模型开展农产品种植选区工作,相信这些模型必将为该县农产品种植增收增效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

(4)农作物种植相对适宜区的划分,对该县区域内农作物种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政府制定产业规划提供基础性服务。该成果在对枣强县主要农作物品质与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因素相关关系研究和建立主要农作物立地地质环境模型的基础上划分出了枣强县主要农作物相对适宜区。

一是优质小麦、马莲小枣及蔬菜适种区。主要分布于枣强县枣强镇东部、马屯镇、肖张镇西部和五常乡,面积约177km2。该区地质类型为泛滥冲积物,地貌类型主要为泛滥洼地,土壤类型主要为粘壤质脱潮土 ,土壤大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丰富,特别是N、 K、Mg、Fe、Mn、Cu、Zn、Al、La、Co、Se和有机碳最为显著,但土壤中Si、Na、P含量较低。

二是根茎类作物及果林适种区。主要分布于索泸河及清凉江古河道带,主要适种作物包括甘薯、花生、麻山药、苹果、梨、西瓜等。该区地质类型为泛滥冲积物,地貌类型主要为废弃河床和河道带,土壤类型主要为砂壤质脱潮土,大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较低,Ca、B、Sr、Si、Na含量相对较高。

三是粮棉适种区。包括上述两区以外的区域。该区地质类型为泛滥冲积物,地貌类型主要为冲积平原泛滥地和泛滥洼地,土壤类型主要为壤质脱潮土和粘壤质脱潮土,大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适中。

以上述宜种区为基础,枣强县在做好对棉花这个主打产业进行合理规划、研发优质产品、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取得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可以对小麦、玉米通过进一步开展优质品种推广、加强绿色产地和农作物生产的标准化管理、限制使用农药和化肥品种数量开发大面积的绿色产品;也可以在枣强镇北部、马屯镇大部区域逐步扩大传统马莲小枣的种植规模,打出品牌,将其培养成枣强县一个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同时在清凉江和索泸河古河道带广大的沙壤土分布区域,逐步扩大该县已经小有名气的紫薯种植规模,并以其为原料不断开发出新的优质产品,做出品牌,使之成为枣强县另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另外,通过成果资料分析,建议在做好棉花、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生产的同时,利用枣强镇东部附近的古洼地粘性土壤分布区域多种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符合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积极规划组织开展大规模绿色蔬菜生产。

3 成果转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知,枣强县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成果在合理施肥、绿色农产品种植及特色农产品布局、农业区划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其大规模应用将会极大促进枣强县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以往地质工作者完成成果验收以后对成果转化关注不够,地方政府推广落实动力不足,导致地质成果转化不顺畅,这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使本成果及早转化为生产力,对枣强县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增收确实起到技术支撑作用,本文就成果转化提出如下建议。

3.1 开展多种形式的精准宣传,为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建议枣强县委县政府及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与地勘单位一起,采用电视、广播、海报及讲座等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该成果,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该成果,为成果转化奠定基础。实践中应突出成果特点,分层次开展宣传工作。县级层面宣传全县优质小麦、马莲小枣及蔬菜适种区,根茎类作物及果林适种区和粮棉适种区以及绿色农产品产地;在乡镇层面再针对具体的适宜性开展宣传,比如:在枣强镇宣传东部蔬菜种植适宜区和绿色农产品产地,在马屯镇、五常乡等宣传马莲小枣适种区;在马屯镇和王均乡宣传东部紫薯适种区等。

3.2 政府部门带头利用成果,服务全县农业发展

建议枣强县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农业产业政策时充分利用该成果,特别是在制定绿色农产品发展规划时避开不适宜地区,比如大营镇中部、新屯乡西部、加会镇东部和唐林乡中部。同时建议县政府利用该成果,积极向省市申请资金开展土地质量整治工作,使之尽快达到适宜性的标准;另外,针对发现的低土壤肥力地区,比如枣强县东部和西部,包括肖张镇、马屯镇西北部、枣强镇西部、张秀屯乡等,申请上级专项资金,与有关农业科研部门合作,采取有效措施,比如轮作、休耕、辅于秸秆还田、增加农家肥等,逐步提高土壤肥力,使之达到全县适中水平,为全县开展统一农业生产规划做准备。

3.3 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成果转化

针对枣强县马连小枣、紫薯两个特色农产品,建议在其适宜区分别选择1~2个有种植基础、有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基础、有强烈种植愿望的地区,在原来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与地勘单位合作申请资金开展详细调查工作,将调查成果落实到具体的地块,方便广大农民朋友直接利用开展种植活动。同时制定出台鼓励个人或合作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种植,采用土地流转等方式扩大规模,使效益最大化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的政策、资金、技术等综合措施,进一步推动成果转化。

3.4 做好回访和成果转化评估,促进成果转化更迅速、更有效

枣强县有关部门应与地勘单位紧密合作,及时做好回访和成果转化评估工作,及时发现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法,推动成果转化更迅速、更有效进行。通过本次工作,争取初步形成一套该类成果转化应用的系统性经验方法,大力服务于全国乡村振兴战略。

致谢:文中引用了河北省地质调查院魏静项目组的地质成果,特致谢意。

猜你喜欢
农作物成果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验收成果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