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中外历史纲要》教材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编写特点

2019-11-06 06:41李帆
人民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主战场抗日战争战场

李帆

在统编《中外历史纲要》教材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内容大约占据三分之一的篇幅,涵盖鸦片战争至今170余年的历史,跨越晚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历史史实丰富,历史线索复杂,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众多,整体把握颇为不易。

严格按课标规定编排课程内容体系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编写,首先注重提炼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的特点,即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进而突出反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在内容编排上严格按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以大时序、小专题,“点—线—面”相结合方式选择适当的历史内容,突出体现历史发展的基础性和多维性,以提升学生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据此,《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共设计了6个单元14课,与课标规定的8个专题的内容严格对应。例如,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下设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课标“1.7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相对应;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下设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与课标“1.8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相对应。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内容设计上既注意到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衔接和贯通,又注意到两者的区别。在学业要求上显现出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不同梯度,从而使学生在具备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例如专题“1.10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要求学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14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这是在初中学生已经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和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基本史实基础上,进一步要求高中学生认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既注重历史的科学性,又关注历史的现实意义,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历史内容的适当选择,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我们以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内容设计为例具体来谈。课文重点是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史实和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难点是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关系及其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具体内容主要集中分布在四个子目上,分别是“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目“正面战场的抗战”。从记述的时间段看,主要是抗战的防御和相持阶段。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十几次大会战,在付出较大伤亡的同时,牵制了日军主力,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有着重大意义。尽管国民政府曾经进行了消极抗战,但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杀敌,流血牺牲,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第二目“敌后战场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承受了更大的压力,逐步成为主要战场,粉碎日军多次“扫荡”,显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军民同样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目“东方主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以一己之力单独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疯狂入侵。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是其重要成员。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联合召开重大国际会议,共同商讨对日作战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抗击大量日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第四目“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大为抗日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美国和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合作,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就中国国内而言,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就国际而言,中国的抗日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由于抗日战争史料庞杂,史实丰富,线索复杂,

不能一一兼顾,又考虑到初中已学习过的内容,故教材在内容编排和取舍上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选取“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体现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选取“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典型战例。同时补充中间政派的抗战主张,以体现各党派求同存异、团结抗战。二是概述了国共两党以外的所有支持抗战的力量,以高校内迁、华侨支援祖国抗战、国际友人帮助抗战为代表,其中高校内迁是初中未涉及的内容。三是突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以及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总结探索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丰富学生对于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方面的认识。

教材還十分注重对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的阐发,比如课后“学习拓展”的题目是“结合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史实,思考东京审判的意义和不足”。其目的是要求学生结合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的史实,以及东京审判的情况和结果进行分析,加深对东京审判意义的理解,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我们认为,东京审判是战后以反法西斯同盟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罪行的一次总清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是客观的、公正的,具有极大的国际权威性,也体现了国际正义和人类的尊严。但是整个审判“虎头蛇尾”,明显的缺憾主要表现为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没有起诉进行细菌战的日本战犯,没有追究更多甲级战犯的战争责任。这为战后日本政治埋下隐患,为日本右翼势力至今否认侵略罪行、政府不愿认真反省战争责任埋下了祸根。

(作者系统编普通高中历史教材编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施久铭

猜你喜欢
主战场抗日战争战场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9月历史大事记
海龙屯
三大战场风云变幻
以职业培训促进校企合作研究
记忆的奥秘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兴业银行:聚焦绿色信贷“主战场” 呵护碧水蓝天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