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适合儿童的方式激活传统文化

2019-11-06 06:41张艳彭苏华陈雯雯
人民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儿童视角课程整合

张艳 彭苏华 陈雯雯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存在碎片堆砌,缺乏整体设计;止于仪式,缺少浸润体验;生硬灌输,缺少人文涵养等现实困境,其根源在于对传统文化教育中“儿童”这一核心要素的忽视。要从儿童出发,与儿童一起研究,通过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課程内容,创新各类课程的实施样态,形成适合儿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儿童视角;课程整合

[作者简介]张艳,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校长;彭苏华,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教科室主任;陈雯雯,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副校长(江苏徐州,221000)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为学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徐州市大马路小学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培养龙的传人——徐州十所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行动》为依托,从课程架构、实施路径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旨在用适合儿童的方式激活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活的文化”当代表达,贯通古今,融入童心,最终形成突出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文化教育行动范本,培养“龙的传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为何遭遇瓶颈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度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地区、学校开展了众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透过轰轰烈烈的表象,却也发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上突破、碎片堆砌,缺乏整体设计。

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教学时间不固定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小学阶段有六年时间,学生的年龄跨度大,认知水平差距大,对课程体系的要求特别高。没有明确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序列,学生的学习就没有一定的体例可循,导致低龄高难度、高龄低难度,或是出现重复学习的现象。

第二,注重形式、止于仪式,缺少浸润体验。

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往往离不开“仪式”的存在。但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学校在设计仪式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外在的形式,例如身着汉服、点上朱砂、鞠躬行礼等。至于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形式,仪式之前的前置课程以及仪式之后的延展课程还没有建立起相关的联系,甚至仅仅限于仪式当时的形式操作,缺少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与活动体验的递进式设计。

第三,方法机械、生硬灌输,缺少人文涵养。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窄化为吟诵经典,把成人认为有用的东西强加于儿童身上,违背儿童学习的认知规律,儿童只能被动地记忆那些晦涩难懂的诗词古文。复杂拗口的背诵内容,机械灌输的教育形式,不仅没有实现以文化人的本真目的,反而让儿童在内心产生了抗拒心理。

以上三种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对传统文化教育中“儿童”这一核心要素的忽视。儿童是有民族文化之根之魂的人。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如何将儿童需要与国家课程有效整合,架构起完整有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课程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走进儿童?这一系列追问引发我们更加深入思考“儿童”,与“儿童”一起研究,从儿童的视角开展探索实践。

从儿童出发,探寻激活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从儿童出发,意味着在不增加儿童负担的前提下吸引儿童主动融入、参与设计。为此,学校确立了“传统文化与儿童生长规律的契合”“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这两个课程架构的原则,围绕国家课程,在现有课程体系上进行整合、重组、勾连、互动,形成了涉及学科渗透、文化主题课、社团选修课程以及实践活动课程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一)围绕课程目标,细化、具化素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目标

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项目提出培养“龙的传人”的课程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将其细化落实,从“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三个维度梳理了学生发展的素养目标(见表1),并结合“经典阅读”“文化常识”“技能技艺”三方面内容研制课程体系的知识能力目标(见表2)。四个模块形成合力,均指向学生素养的达成。

在总目标统领下,我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依据学情细化适应徐州地区小学各年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能力目标,形成每个学期的各学科渗透教学目标、文化主题课目标、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二)与“儿童”一起研究,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终指向的是“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课程的架构与实施离不开“儿童”主体性的参与。强调与“儿童”一起研究,是以更贴近儿童、更注重实践、更契合儿童生活经验的方式寻求课程内容的不断优化。

1.学科渗透

在不增加学生负担,不额外增设课程门类的前提下,依据学情改造或利用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因子与课程要素进行整合、重组,从而构建新型课程文化。

以语文课程为例。学生学习《三打白骨精》一课,发现古典名著中与“三”字有关的故事很多,“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三顾茅庐”“刘姥姥三进大观园”“三气周瑜”“三英战吕布”等;还有的学生提出很多作品中的“三”字现象,“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由此,依据学生的发现确立了“有趣的三”专题学习,引导学生从“三之内涵”“三之文化”“三之原理”等方面开展研究。这是以教材文本为原点开展的整合性学习,是由“一篇文章”到“一种文化”的辐射性学习。与儿童一起研究,从儿童的兴趣点出发,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学科学习当中,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让儿童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体多维的整体认识。

2.文化主题课

设计文化主题教学的七个模块——“风流人物”“九州风景”“传统故事”“艺术符号”“节日习俗”“文学瑰宝”“科技之光”,通过筛选徐州地方文化资源,聚焦名家名篇、经典名言、文化意象、文化活动,组成文化主题单元。由阅读传统文化名篇到发现文化符号的意义,再到用文字表达所思所感,形成了一个聚焦主题的完整环路,使儿童在渐进的内容设计中获得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感受与理解。

3.社团选修课程

学校在调研学生、家长需求的基础上,在选择性课程中增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门类。从横向来看,各年级的类别相同、领域相同,主要包括书法、围棋、传统美术技艺等八个类别;从纵向来看,又体现出一定的进阶性。以“经典诵读”为例,从诗词的启蒙到小古文的感受,再到国学经典的熏陶,层层递进,进阶延伸。其他的传统技艺类、学科拓展类等课程也依照这种思路设计。

4.实践活动课程

我们将学校历史与地方人文环境等多元文化进行整合,构建起开放的适宜学生体验探究的场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在场感”,保证“认同感”,提升“获得感”,彰显“创新性”。2018年秋季,学校开展了以“行走徐州”为主题的文化寻根实践活动;2019年3月,又设计了以“醉美徐州”为主题的文化新徐州之旅。充分挖掘徐州地域文化,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遇,融合传统文化于现代生活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

(三)凸显儿童的实践体验,创新课程实施样态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知识的讲解、文字的记忆,而应是培育文化精神,滋养文化情怀,实现文化引领。学校以学生的“实践体验”为核心,以教师的辅助为支持,以丰富的地域文化为支撑,创新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亲切真实的场景中,经由具体活泼的活动体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建构。

1.学科渗透“三途径”

坚持以“国家教材为内容,整合渗透为路径,学科学习为主体,价值引领为目标”的原则,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增加指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恰当地挖掘和开发相关内容,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增加体验感受的活动。通过导入激趣、学中探究、课后拓展三种途径,落实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科学习中的渗透。

2.文化学习“四环节”

以“文化读本为依托,地方文化为主体,体验探究为方式,培育情感为目标”的原则开展文化主题课的教学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场景創设—活动体验—探索反思—自主建构”的四个学习环节。

3.选修实施“五路径”

以“个人兴趣为基础、发展特长为目标、动手实践为要义、弘扬民族精神为旨归”的原则开展社团选修课程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学生问卷调研、教师课程申报、学生网络选课、教师过程记录、学校流程监控等多个环节的实施路径。

4.实践活动“12模型”

在地点选择、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等方面突出文化要素的挖掘、学生主体的参与、活动形式的创新,体现年段素养目标的进阶发展,初步形成了“实地考察、挖掘内涵(教师)—自主研习、初步感知—分组合作、确定主题—实地研学、实践体验—交流分享、共享收获”的活动设计流程,形成了12个比较成熟的活动模型。

聚力合作,为儿童打开互联、开放的学习空间

当今世界是一个互联的时代,万物互联,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生活与学习、课程与活动等处处充满互联。因此,需要将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潜在性结合起来,聚力合作,发展共赢。

学校与徐州博物馆共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在调研学生感兴趣的博物馆话题的基础上,为学生定制《“古彭寻踪”徐博文化使者进校园学期系列课程》。第一期课程以徐州历史文化为主线,重点讲述徐州历史和汉文化遗存,兼顾考古、文保、博物馆学等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兵器大揭秘、汉代徐州的城、古人“食尚”生活、俑偶的留言等14个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讲师团阵容强大,汇聚淮海地区一流的考古、历史学家和博物馆专家。每周一次课,以“在场”与“线上直播学习”结合的方式,确保全校学生参与。利用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已成为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所在。

同时,学校与徐州市歌舞剧院共同建立京昆艺术传习基地,成为徐州市首家京剧进校园的学校,戏曲梅花奖得主李雪梅成为传习基地指导教师,京剧教学已经走进了音乐学科的课堂,从欣赏到演唱、表演,京剧成为音乐课程的一部分。徐州万通酱园也成为学校的体验研习基地,为儿童的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空间和资源基础。

总之,从儿童出发,用适合儿童的方式激活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调的是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学习空间的优化,以及对儿童实践体验的关注。当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生活、儿童经验和儿童兴趣形成有效对接,就更易于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定向。积极的情感定向将会引领儿童主动去了解、体悟并认同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价值内涵,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和认同。

本文系江苏省前瞻性项目《培养龙的传人——徐州十所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行动》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施久铭

参考文献:

[1]杨和平.传统文化教育的瓶颈,怎么破[N].《光明日报》,2018-12-29(05).

[2]成尚荣.儿童立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5.

猜你喜欢
儿童视角课程整合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孩子像石头一样孩子像石头一样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从儿童出发,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
浅思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基础学科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