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信息资源及其发展研究
——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研究系列

2019-11-12 20:58
图书馆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钦州北部湾文献

(钦州学院图书馆,广西 钦州 535000)

随着广西沿海经济的崛起,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海洋科学和海洋精神文化作为后续力量,才能保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北部湾海洋文化必将成为北部湾经济强大的软实力,彰显其巨大的影响力。作为北部湾地区的图书馆人,我们肩负开发和挖掘北部湾海洋信息资源的重担,致力于收集、整合、创新和传播北部湾海洋文化,让北部湾海洋文化信息资源得到传承与发展。

1 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溯源

海洋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利用和因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其本质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广西北部湾是我国海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的形成与本土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广西北部湾有绵长的海岸线,东部沿着合浦的冼河河口,往西一直延伸到中越边境的北仑河河口,全长 1 500 公里。境内地貌多元,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气候炎热,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海洋文化的萌芽提供了基础。海滨贝丘遗址是海洋原始文化起源的基础,考古学家在广西沿海发现了多处贝丘遗址,在贝丘遗址中发现了远古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遗弃的海洋贝壳,其中有些是古代原始的生产工具,如穿孔骨饼、蚌铲和贝壳等,具有代表性的贝丘遗址有防城港市菩山贝丘遗址、马山嘴和杯较山贝丘遗址,合浦县牛环塘遗址,钦州市芭蕉墩和亚陆江杨义岭黄金墩遗址,还有东兴市江平镇交东村的社山贝丘遗址等。这些贝丘遗址是远古人类在海滨生产活动遗留的文化足迹,孔骨饼、蚌铲和贝壳的使用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渔猎和农耕生活的出现。海上丝绸之路是北部湾海洋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据《廉州府志》记载,“盛唐之远播,薄海之风外洋,各国夷上商无不航海梯山源源而来,现在幅辏肩摩,实为边海第一繁庶之地。”廉州古代名城,即现在的广西合浦县,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之一,《廉州府志》中对廉州记载见证了当年合浦县与外域商贸的频繁以及地方的繁华与富庶。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外贸易和国际通道,一直被认为是西方物质与文化交流的“对话之路”。中国的茶叶、陶瓷、丝绸和铁器,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料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文明传播到海外世界各国的同时,也把域外的生产技术和文明带入了中国,在日益频繁的海洋贸易中,中国文化与海外文化也得到了交流与融合,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海洋地域文化,如海洋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和商业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汇与大融合,彰显开拓进取、百川归海和包容大气等丰富的精神内涵。广西北部湾在经历了海上丝绸之路等历史文化的积淀之后也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古运河、伏波文化、京族文化、三娘湾神话传说等文物古迹和民间文化就是北部湾海洋文化中的瑰宝。

2 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信息资源的价值

北部湾海洋文化是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沟通的桥梁。东盟各国因地域、民族、亲缘等关系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中国和越南之间有绵长的海岸线,自古以来商贸频繁,世代通婚,血浓于水。东盟其他各国更是共临一海,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足迹便能窥见东盟各国之间源远流长的海洋历史文化的交融。所以海洋文化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的文化特征,北部湾海洋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增强东盟各国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往来。

3 广西北部湾区海洋信息文化资源的类型

经过对北部湾海洋文献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把北部湾海洋文化资源的类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方志。地方志包括钦州志、北海志、防城港志、合浦志,等等。

二是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物文献。历史人物包括宁悌原、冯敏昌、苏三娘、冯子材、刘永福、吴奇勋、杨著恩、黄明堂、黎昶春、陈济堂等人的相关研究史料。历史文物文献包括沿海各地的滨海贝丘文化遗址、天涯亭、三宣堂、冯子材故居、竹山古建筑群、宋代尖山笔塔、白龙古炮台、大清国1号界碑、广东会馆等方面的资料。

三是海洋民俗文化资料。包括京哈节、疍家文化、水上木偶戏、北海国际珍珠节、北海耍花楼、钦州唱木鱼、钦州采茶舞、五月五龙舟节等方面的文献资源。如京族文化堪称北部湾海洋文化资源中的奇迹,其中京歌是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京族人民无论是在传统节日还是在恋爱中、婚礼上、打鱼中都要唱歌。京族的传统节日“哈歌节”就是唱歌节,节日中有祭祀神灵和祖宗及唱歌三项活动组成,唱歌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京族的歌谣调有30多种,按内容和形式分有山歌、情歌、结婚歌、渔歌、诉苦歌、长篇叙事歌、风俗歌、劳动生产歌等,内容十分丰富。苏维光编写的《京族民歌》对流传在京族人民之间的各种类型的诗歌进行了广泛地收集,诗集全面反映了京族人民临海而居,以海为生的渔猎生活,表现了京族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美好愿望,富有海洋文化特色,对研究京族海洋文化有很高的价值。

四是北部湾的海洋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主要有海洋戏剧与文学。北部湾的民间戏剧最为盛行的是采茶。近年来北部湾崛起了一批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戏曲作品《碧海丝路》《沽美》,影视作品《北部湾》《风生水起北部湾》,报告文学《四十年,一座大港的崛起》,等等。

五是海洋工业和渔业资料。包括航海技术、机械制造、海产品加工、海洋地理等方面的文献资源。

从载体上分,北部湾的海洋信息资源分为纸介质资源、磁介质、光介质信息资源和网络化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共同构成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纸介质资源是传统的馆藏资源,包括书刊、图片等,磁介质信息资源包括磁带、光盘、磁盘等,光电介质资源包括录音带、录像片等。

4 广西北部湾海洋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

广西北部湾是我国沿海地区开发的最后一块开垦地。广西沿海经济与发达地区的沿海经济相比较为落后,海洋信息资源的建设也相对滞后。钦州学院是广西沿海地区最先设置海洋类专业的高校,航海学科与海洋科学等专业的设置填补了广西海洋类专业的空白。钦州学院涉海类专业致力于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培养人才,设置了航海技术、海洋科学、港口物流、海产品加工、港口机械等海洋类学科专业。为配合新专业的要求,钦州学院图书馆近年来购进了大量的海洋类文献,通过钦州学院的馆藏数据可以窥见广西沿海海洋资源的开发现状。目前,钦州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总量有215万册,其中纸本文献有149.8万册,电子资源69万册。报刊有0.16万种,电子期刊有2.7万种,数据库18个。海洋学科导航分别有海洋导航和航海学科导航。经过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广西北部湾海洋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存在以下问题:在资源建设方面,海洋信息信息资源总体数量少,种类不够丰富。与先进地区相比,海洋信息资源总量明显不足;数字化、标准化的程度低,资源建设缺乏系统性。在服务方面,重藏轻用,服务手段落后。重视对海洋类文献的采购,但还不能做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服务设施和手段相对落后。

5 广西北部湾海洋信息资源发展策略

5.1 拓宽海洋资源的收集途径

广西北部湾海洋信息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载体形式多样,有纸介质资源、磁介质、光介质、网络化信息资源等,因此,收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采用多渠道方式,全面开展工作。收集方式主要有传统的采集和网络采集两种。传统的采集方式有征订、现场选购、呈缴、交换、赠送等,网络采集包括网上书店与网络免费资源的采集。网上书店的采集的关键是选择口碑好的网上书店,如亚马逊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孔夫子网上书店、中国图书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免费网上资源采集需要经过捕获和严格筛选,再进行整合才能加以利用。不同的资源采用不同的收集方式,如地方志、民俗文献等资源多采用传统采集方式才能获取。地方志通常采用交换和赠送等方式取得,需要派出专人到地方志撰写部门去收集。文学历史方面的文献资源可以通过采购的方式获取,一些本地作家作品可通过与本地作家协会联系进行收集。一些历史人文方面的文献资源可通过网络免费取得,如钦州学院图书馆在建的“刘冯数据库”就指派专人采集网上资源,数据库中的部分资源就是从网络免费信息中采集出来的。海洋工业和渔业方面的文献资料可以通过选购和网购的方式取得。

5.2 实现海洋数字资源的建设

海洋文献数据建设主要在书目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书目数据库是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础数据库,也是图书馆实现网络化、自动化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联机编目及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

虚拟馆藏是现代图书馆的一个发展趋势。虚拟馆藏打破了实体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让图书馆的内涵得到扩大。传统的馆内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虚拟馆藏里海量的资源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虚拟馆藏主要有两大类:1)通过网络可以远程访问的数据库。2)网络信息资源。网上免费资源是虚拟馆藏的主体部分,地方网站是我们搜集和链接的重点,从地方网页上可以选择到相关的内容。为方便用户查询,可建立起网上资源的导航系统。通过下载和传递等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虚拟馆藏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图书馆与网络的链接,让用户足不出户便能利用图书馆资源,还可通过电子邮件和BBS与外界进行交流。虚拟馆藏还可以作为媒介,通过网络向用户介绍海洋文化知识,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5.3 创建海洋图书馆

创建专业性海洋图书馆的目的是为了完善海洋文献的藏书体系,保障海洋文献收藏整体性和连贯性。广西北部湾应建立起具有海洋专业特色的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钦州学院的办学定位是海洋性和地方性,设置有海洋学院和航海学院,开设了与海洋相关的课程。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创建了图书馆海洋分馆,海洋分馆内主要收藏了海洋食品与加工、航海机械制造、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文学、海洋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文献。

5.4 实施海洋信息资源共享

图书馆海洋信息资源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而单个图书馆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实质上就是图书馆间的合作与联盟,实现合作与联盟的途径主要有:1)合作组织采集网络资源。采集和组织网络资源是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和分类,对共同整理出来的网络资源进行共建共享,主要形式有共建网络信息导航库。2)文献传递。主要指网络间的文献传递,建立起联盟间图书馆的服务项目。

5.5 加强海洋文化传承与交流

首先,要普及海洋文化教育,增强海洋信息意识。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海洋文化乡土教材,对中小学生进行普及教育,建立乡土教育基地。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外,还要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艺术展厅、人文古迹参观学习,进行实践性教学。其次,要组织专家学者对海洋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与挖掘。如“喃字”是京族文化独有的文字表现形式,几乎失传,经有关专家对现存“喃字”资料的研究与挖掘,整理出哈族经书80多册。为了对京族海洋文化进行可持续的研究,2001年,广西大学与京岛风景名胜区联合建立了京族文化研究基地,开展了对京族海洋文化的长期深入研究工作。最后,要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海洋文化资源交流,促进海洋文化的发展。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共有的文化特质。中国与东盟各国有绵长的海岸线,有共同的海洋文化特征,感情上有共鸣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为北部湾海洋文化提供了广阔的交流与共享平台,有利于促进北部湾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钦州北部湾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秋季去钦州赏秋“海蚝”情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翠湖边上 吉人茶楼 轻奢器 钦州陶
钦州学院教师学生作品选
近观北部湾“南北钦防”的圆桌式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