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以公安工作为导向

2019-11-13 15:54赵慧
参花(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公文写作需求

摘要:为满足公安机关对写作人才的迫切需求,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应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公文写作 公安工作 需求

在公安工作中,公文既是工作正常开展与运作的载体,也是工作规范化的必然要求。目前几乎所有的公安院校都开设了公文写作课程,但是当我们在公安基层走访、调研时却得到反馈,公安民警(特别是近几年从公安院校毕业的年轻民警)写作能力普遍较弱,不仅对公文写作的格式、语体、用词还不能熟练掌握,而且写出来的公文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和独特性,在工作中缺乏运用公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以公安工作需求为导向,在公文写作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探索显得非常必要。

一、找准问题,确定教学重点

公安院校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往往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使学生熟悉公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能够制作格式规范、条理清楚、文字精炼、书写正确的文书。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以教授格式、要素、要求等体现文体规定性的内容为主。然而,根据调查反馈,来自工作一线的民警认为写不好公文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弄不清格式、规范,而是缺乏提炼、概括材料的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公文教学如果仅停留于格式、用语的细枝末节,缺乏大局意识、高度意识,认识不到公文作为一种来源于并最终作用于社会现实和工作实际的精神活动成果,是思想的体现、行动的依据、实践的指南, [1]那么学生即使学习了该门课程,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依旧会像用人单位反馈的那样——写起公文还是头绪不清甚至无从下手。

公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并不意味着在教学理念上重技术轻思想,恰恰相反,学生若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开阔的眼界、活跃的思维,是难以胜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公安工作的。因此,在公文写作教学中,要着力于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和运用公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反思传统教学模式,找准改革着力点

教学上的任何创新尝试都不应简单地迎合潮流,而应在客观地审视现有模式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符合规律的探索,从而扬长避短,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公文写作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基本上包含了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写作训练三个环节。讲授文种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求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例文,直观地展示该文种的格式与写法;写作训练环节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必须承认,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比较直接地掌握相关文种的基本知识,对于夯实公文写作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注意文种之间的比较,重视对案例的分析,注重对学生写作练习的指导,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把握公文的特点、掌握相关文种的基本知识和写法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理念,也可以使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数字化的教学平台探索“互联网+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是就公安文书写作这一学科的特点而言,传统教学方法的价值并不应该被全盘否定。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作用过程为何比较缓慢。格式、写作规范等知识性的内容是最容易掌握的,也是最容易遗忘的,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往往公文写作的课程一结束,这些知识就被抛诸脑后了。再加上课时较少、学生训练不够充分,知识难以转换为能力,教学服务于公安工作需求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而且,在网络时代学生难以静下心来进行深邃的思考和语言的推敲,对需要抽象思维的公文写作普遍兴趣不高,在这一趋势下若不充分激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就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观念,但是在公文写作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监督者,精心设计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并竭尽所能地创造条件,而且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在研究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应用新的教学手段,并以教学效果为目标不断改进。

(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起点”

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也會采取问题导入的方法,但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体会并不深,学习动机并未得到充分激发,而在教学中留出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话,他们先自学相关知识点,通过完成案例分析、病例改错、写作练习等任务,自己发现疑问及写作中存在的困难,之后由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找到解决困难的路径,最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之前完成的练习进行校正。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后由教师帮助其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

(二)围绕“工作任务”学公文

公安文书写作课程虽然立足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公文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各项工作的进程。因此,在教学中知识要与任务发生关联,提高学生“有效表述的能力”,认识到公安文书的写作必须是一种有效的写作,它们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够直接具体指导公安实践和执法行动的。[2]不做空洞无物、套话连篇的官样文章,不仅要从观念上引导学生求真务实,力避形式主义作风,还要在教学中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公文使用的情境。例如可以设置类似“就居留政策调整后外国人的居住管理这一问题,金华市人民政府向浙江省人民政府请示”“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公安厅答复”“省公安厅将相关意见告知金华市人民政府”这样的情境展开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公文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掌握不同文种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通过“工作体验”让学生将琢磨“事儿”与琢磨“字儿”相结合,使公文言之有物。

(三)培养学生搜集、利用资料的能力

写好公文考验的不仅是文字能力,更是一个人的思想深度、认识能力和工作水平。既要求写作者熟悉业务,又要求他具有较好的搜集、分析、理解、利用材料的能力。同时,在信息化社会,搜集、分析、理解、利用材料的过程体现的正是一个人学习的能力。例如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陶某涉嫌故意杀人案件合议庭和主审法官张海波顶住压力作出无罪判决受到表彰”的新闻报道去制作一篇通报,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无罪推定”在我国的适用和完善情况、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做出的工作部署、相似案例的情况、该案判决时的舆论反应等,在分析、归纳、提炼材料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写好一篇公文的路径。

(四)变“一言堂”为“多主体”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记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公安文书写作课程中,既可以设置一些讨论的话题,如“福州连江一幼儿疑被老师猥亵案”的警方通报、山西多地政府环保督察整改文件中照办照抄的现象等时效性强并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案例。同学们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反思错误。除了多开展讨论,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例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内容去搜集范例或反例,先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之后在课堂上派代表结合案例分析该文种的特点和写作时的注意事项。我们发现,因为要上台讲解,学生会下很大功夫去“吃透”案例,在小组讨论时互相学习、不断完善认识,将知识与实践有效融合。

四、结语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在其著作《教学中的视聽方法》中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Cone of Experience,又译为“经验之塔”),他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学习语言,两周后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得出了以下结论:通过阅读、听讲、看图的方式学习,分别可以记住10%、20%、30%的学习内容;通过参观、示范等方式学习,可以记住的内容达到50%;采用实际操作或是讨论的方式,可以记住70%的内容;采用边做边学的方式,可以记住的内容达到了90%。埃德加·戴尔将两周后记住的内容未达到50%的学习方式称为被动学习,50%以上的则是主动学习,他认为主动学习的效果要明显好于被动学习。[3]如今,教学手段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再加上各学科、各类课程内容的巨大差异,“学习金字塔”中涉及的学习方法及效果数据并不一定普遍适用。但是这一理论至少在两方面给我们以启示:第一,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第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视听手段、案例分析、讨论、实训等多种形式。就公文写作教学而言,采用何种形式、诸种手段如何相互配合,需要在明确行业需求的前提下,在综合考虑课程特点、课时分配、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等多个要素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管曙光.理念决定品质——关于创新公文理念的思考[J].写作,2017(05).

[2]刘伟民.公安文书写作能力训练的目标定位[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1).

[3]Jeffrey Anderson. Edgar Dales Cone of Experience[EB/OL]. http://ctl.mesacc.edu/blog/edgardales-cone-of-experience-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警察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公安工作需求导向的公文写作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70210)成果。

(作者简介:赵慧,女,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公安文书写作、公安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公文写作需求
浅析文学修养对公文写作主体的影响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对新形势下党校公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