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怀做农业,仁爱播撒校园
——访山东鼎益生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志

2019-11-14 01:36长江蔬菜杂志社杜佳晨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周绪元
长江蔬菜 2019年20期
关键词:园区基地农业

长江蔬菜杂志社 杜佳晨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周绪元

古诗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农业这条路悠远而苍茫,亦有这样一群人:因为一个想法,他们坚守了数十载;因为一份责任,他们奉献了半生心力;他们始终笃定最初的抉择,风雨兼程,为国家、为人民、为心中的一份情怀奉献着,遗世而独立,熠熠生辉。

为减少学校食堂采购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保障学校食堂食品生产安全,2009年教育部寻求社会共同探索解决途径,随后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其中,肩负着重大社会使命的山东鼎益生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鼎益),在临沂大学牵头、地方政府扶持下应运而生。从开始承包校园食堂发现农药残留问题到如今“农校对接”作为教育部重点示范推广模式向全国复制,鼎益成立6年来专注于为校园食堂打造绿色、健康食品,于黄土地上播撒希望,从源头解决学生餐桌安全。“当初做农业就是觉得这是件值得做的事,也是一件大爱的事。”提及当初转战农业、创建鼎益的初衷,王永志朴实地笑了,眼神中划过一丝微光。

初见王总,虽身材瘦高,但宽大有力的肩膀却仿佛能够挑起千斤担。谈及鼎益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从一个小小的发现到担起全市十几家高校学生的健康,从一个个体到带动周边前万余农户脱贫致富,他的一个决定无形中解读了“责任与担当”。“身为农业人,一定要有敢于担当,不折不扣的乡村振兴情怀;还有一点对于种植户来讲十分重要,那就是菜农要有抱团意识、发展意识和品质经济意识,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从选种、耕作、施肥、销售等环节做到统一化、标准化,互利互惠,共同进步。”临沂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张永涛如是评价。

立心:“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013年,教育部向社会各界统一招标,以校企合作为主路线,全面解决学生餐桌安全问题。当时,作为北京喜可多产业有限公司直供基地的鼎益,以其过硬的品质、严格的管理、到位的服务成为教育部认定的第一家在学校推广的绿色食品示范园区。鼎益的诞生始于一个想法,成于一项政策,却归于一份坚守。为打通生产的每一环节,鼎益构建出从土壤、肥料、生产资料、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生态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的“鼎益模式”。

所谓“鼎益模式”便是打造以农校对接模式为主导的质量可控型食品供应链。从园区建设起,王永志便对整个全区做了统一规划,依据生态模式将园区划分不同的板块,从土壤修复到肥料、种苗再到作物栽培,每一环节均依照绿色有机标准去做。每年公司会根据学校订单、市场调研情况下达生产计划,然后将计划分配到各个部门,部门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制定任务。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与模式,最终达成和谐统一。“我们一般是从从种苗、土壤阶段做准备,按照不同的作物对肥料进行配比,充分发酵后施用。农药则按照食品安全的要求,一般以生物药为主,辅助一些生物基础。种苗这块大部分是自己培育,一个棚2.5亩地左右,一般会选取8个品种试种,并考虑各品种间也的互补性。”园区管理员介绍道。

如管理员所述,我们走进鼎益,便感受到了基地的井然有序,基地分为温棚、大田、养殖、食用菌4个板块。沿着林荫小道一路向前,耳畔传来潺潺流水声,亭台轩榭旁是百亩荷塘,荷叶连连映衬着浓浓绿意,凋零的花瓣依偎在叶片间,显得格外诗意。继续往前,便是一排排冬暖式大棚。“虽然近日山东地区遭遇台风侵袭,但我们基地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全靠着这棚了!”话毕,王总经理顺手从藤架上摘下一棵红透了的番茄,“尝尝看!生态种植的番茄,好吃哩!”的确,这番茄带着一股淡淡的甜,轻咬一口,满满的汁液从舌尖迸溅出,甜中沁着一丝酸,令人不禁想起小时候的味道。紧接着,我们一行人从林荫小路到了亭台楼阁,从日光温室到露地,基地蔬菜品种整齐地分布于两旁,品类繁多。期间穿过池塘,听闻这塘内的鱼便是吃番茄长大的。园区虽不算大,仅仅是鼎益的一隅,但却是五脏俱全。

目前该园区已经被山东省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新旧功能转换入库项目,实践证明以订单式生产为驱动力的学校绿色食品供应链模式可以有效激活农业生产标准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卫生动力,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有效管控。

立命:“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心怀众人、心系国家便是每位有识之士的内心独白。以乡村精准扶贫为重点,鼎益自建立以来,带动区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3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150万亩合作社致富增收,解决周边200余名散户就业难题。

现如今,基地用工难问题普遍存在,留守劳动力大多为老人和妇女,青壮年相对较少。可鼎益的基地内却人力充足,员工们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在这里干活的农户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离家近且方便照看家中田地。另外我们每年种植40多个品种,根据季节安排茬口,实行周年供应和生产。此外,我们会结合劳动力特点和岗位性质进行人员分工,比如,年轻劳动力安排到细致的岗位,年龄较大的则分配到种植岗位,以发挥最大效益。”不仅如此,为全面调动农户积极性,鼎益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考核模式,其中绩效工资与产量、质量挂钩。园区管理员介绍:“我们给每个人划分了责任区域,对区域采取跟踪管理,一级果占比越多,拿的绩效工资越高,每月基本工资大概2000元,而绩效工资无上限,做得好的最高每月工资可达6000元。另外,我们还拥有约10万亩的合作基地,主要是为了扶贫带动当地农户发展,解决其销路问题,其符合验收标准的产品我们会按照市场价格单独结算。”合理的用工制度、良好的用工策略、有效的考核机制,彰显了鼎益管理层的智慧,既保障了园区产品质量,又留住了人才。

始于情怀,立于足下,是每位新农人的真情写照。人生苦短,在现有的生命里做一些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想必是诸多如同鼎益一样新兴主体们的奋斗目标。而此刻,农业已不再是一个个体的存在,而是集结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与希望。

猜你喜欢
园区基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我的基地我的连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