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法与酶活法检测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比较

2019-11-15 05:04宋来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0期
关键词:活法脂蛋白斑块

宋来春

(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检验科, 山东 聊城, 252000)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因。研究[1-2]表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与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生呈显著相关性。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血管超声(IVUS)、血管造影和颈动脉核磁共振(MRI)等方法评估斑块成分和血管狭窄程度,采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判断中高危人群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的发生风险[3-4]。但这些项目同样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如影像学方法在诊断效力上高于血清学指标,但往往具有侵入性、检测费用高的限制,不适合普遍检测[5]。hs-CRP对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心血管疾病和炎症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其特异性较差,故在临床上多作为一种辅助性指标,且多用于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等)的鉴别诊断[6]。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血管炎症标志物,主要有2种存在形式(胞浆内和血液循环中Lp-PLA2)[7]。循环中的Lp-PLA2主要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合,少部分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结合[4]。此外,由于Lp-PLA2可以使血小板活化因子水解,因此也被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Lp-PLA2可水解斑块中的氧化磷脂质产生溶血卵磷脂和氧化游离脂肪酸,使血管中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3, 8]。因此, Lp-PLA2不仅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并且与斑块稳定性丧失以及最终破裂相关。Lp-PLA2是动脉血管炎症的特异性标志物,存在于巨噬细胞大量聚集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存在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大多有斑块或血栓存在[9]。Kolodgie F等[10]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的不同时期斑块的病理切片进行染色,并检测患者血液中Lp-PLA2水平,探讨了Lp-PLA2与斑块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染色结果发现Lp-PLA2水平会随着斑块的发展而增加。

目前, Lp-PLA2的检验方法有质量法和酶活法[11-12], 质量法是利用免疫法检测血液中Lp-PLA2的浓度或质量,而酶活法则是检测Lp-PLA2酶的活性。由于方法学原理不同,质量法和酶活法在检测结果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关于Lp-PLA2预测心肌梗死和脑梗死风险的相关研究一直颇有争议[11, 13-15]。本研究探讨了质量法和酶活法检测Lp-PLA2在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效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行血管造影术(CAG)并确诊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急性心肌梗死组,男24例(63.16%), 女14例(36.84%), 年龄39~63岁,平均(51.22±11.38)岁。将29例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急性脑梗死组,男17例(58.62%), 女12例(41.38%), 年龄50~70岁,平均(60.14±9.86)岁。将体检中心76例健康者纳入健康组,男45例(59.21%), 女31例(40.79%), 年龄17~58岁,平均(50.45±10.95)岁。所有受试对象接受心电图、超声心动图、MRI、血脂指标等检查。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 ① 有心肌炎、心房纤颤、瓣膜性心脏病等; ② 出血性脑梗死、血管畸形、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其他来源的脑栓塞等; ③ 严重合并症(如心、肺、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等); ④ 正服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等降脂溶栓类药物; ⑤ 有研究者认为存在不适合参加本临床研究的其他情况; ⑥ 3个月内或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2 方法

1.2.1 样本收集方法: 所有受试对象应避免高脂饮食和饮酒,入院前未服用降脂药等影响Lp-PLA2浓度的药物。收集所有入组对象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的静脉血, 3 000转/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并分装保存于-40 ℃冰箱待用。

1.2.2 检测方法: 主要试剂为Lp-PLA2检测试剂盒(质量法), Lp-PLA2检测试剂盒(酶活法)。生产厂家均保密,在试剂有效期内进行检测,操作步骤按照说明书严格执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的诊断性能以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3组受试对象的性别、年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质量法检测Lp-PLA2水平和酶活法检测Lp-PLA2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急性脑梗死组仅质量法检测Lp-PLA2水平与健康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2种检测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中的检测结果和诊断评价

急性心梗组38例中,质量法检测结果为阳性36例、阴性2例,阳性率94.74%, 酶活法检测结果为阳性35例、阴性3例,阳性率92.11%。健康组76例受试对象的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种Lp-PLA2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相当,质量法和酶活法诊断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95%CI为0.810~0.910)、0.846(95%CI为0.786~0.893)。2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组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TC: 总胆固醇; TG: 甘油三酯。与健康组比较, *P<0.05。

2.3 2种检测方法在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中的检测结果和诊断评价

急性脑梗死组29例中,质量法检测结果为阳性24例,阴性5例,阳性率为82.76%; 而酶活法检测结果阳性2例,阴性27例,阳性率为6.90%。健康组76例受试对象采用2种方法检测Lp-PLA2水平,结果显示均为阴性。质量法和酶活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95%CI为0.750~0.850)、0.101(95%CI为0.001~0.200)。2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质量法检测急性脑梗死的效力优于酶活法。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法和酶活法检测Lp-PLA2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测阳性率均在90%以上,但酶活法检测Lp-PLA2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力远远低于质量法检测。因此,在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诊治中, 2种方法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高危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而在脑梗死的诊治过程中,建议采用质量法检测Lp-PLA2, 而酶活法检测假阴性率过高,造成漏诊的概率更大。关于酶活法诊治急性脑梗患者阴性率过高的问题,可能与亚洲人群中存在较多的Lp-PLA2活力突变相关。有研究[16]显示,约25%亚洲人群的Lp-PLA2活力下降或完全丧失,而这些Lp-PLA2活力丧失或降低的人群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与不携带突变的人群类似,这就导致检测Lp-PLA2酶的活力无法准确预测部分人群的发病风险。

实际上,质量法检测Lp-PLA2同样存在一些问题[17-19]。比如,目前质量法检测Lp-PLA2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沉淀进行检测,但在人体血液循环中, Lp-PLA2 以与脂蛋白颗粒结合形式存在,其中约2/3 的Lp-PLA2与LDL-C结合, 1/3与HDL-C和VLDL-C结合,也正是由于Lp-PLA2与不同脂蛋白(尤其是LDL-C)的结合,对LP-PLA2蛋白的检出造成了干扰,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偏差[4, 7]。因此,筛选出耐脂蛋白干扰能力的抗体对于提高质量法检测Lp-PLA2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20-21]。

综上所述, Lp-PLA2作为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预警的新指标,虽然在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疾病中得到推广,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相关研究来看, Lp-PLA2的研究成果众多,均已证实Lp-PLA2在预测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相关生产厂家较多,所用的方法学或检测平台更是多样,对于Lp-PLA2的检测标准来说,使用各种检测平台所得出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仍然值得商榷,而这也是各大医院将Lp-PLA2引入临床前应考虑的首要因素。质量法检测血清Lp-PLA2在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与准确率,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方法,弥补了心血管造影的局限性。

猜你喜欢
活法脂蛋白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换一种活法活吧
活法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把孤独变成一种活法(组诗)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