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2019-11-16 09:01王兰英殷德年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支数稳定型心绞痛

王兰英 殷德年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重要参数,相关研究已证实,RDW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预测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但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如病变支数、狭窄程度)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1]。 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使患冠心病的风险提高2 ~3倍。 有研究发现,冠心病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关系密切,血液中HbA1c水平每上升1%,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即增加25%左右[2]。 但是,目前关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RDW、HbA1c 与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探讨血清RDW、HbA1c 水平与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联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4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指南更新》[3]中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排除周围血管栓塞性疾病者、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或肿瘤者、具有多发性大动脉炎或血管炎等其他可能引发血管狭窄病变者。 女48 例,男36 例;年龄36~81 岁,平均(56.12±5.24)岁;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发现血管病变支数为:单支19 例,双支39 例,三支及以上者26 例。

1.2 血清RDW、HbA1c 水平检测方法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用低压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HbA1c 水平,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RDW 水平。

1.3 观察指标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血清RDW、HbA1c 水平。 用计算机密度测定法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完全阻塞记为100%,狭窄率76%~99%为重度狭窄,50%~75%为中度狭窄,≤49%为轻度狭窄,0 为无狭窄。 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严重程度与血清RDW、HbA1c 水平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较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RDW、HbA1c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患者血清RDW、HbA1c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 见表1。

表1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较(±s,%)

表1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较(±s,%)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例数 RDW HbA1c单支 19 13.38±0.94 4.62±0双支 39 14.23±0.83 6.37±1三支及以上 26 14.92±0.79 7.83±2 F 值 18.302 20.837 P 值 <0.001 <0.001.51.64.13

2.2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较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RDW、HbA1c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 见表2。

表2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较(±s,%)

表2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较(±s,%)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例数 RDW HbA1c轻度 23 12.73±0.72 4.15±0中度 19 13.42±0.31 5.82±0重度 35 15.83±0.84 6.63±0完全阻塞 7 16.23±0.31 8.13±0 F 值 125.195 95.592 P 值 <0.001 <0.001.52.43.82.64

2.3 冠脉狭窄病情与血清RDW、HbA1c 水平的相关性

血清RDW、HbA1c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43、0.746,均P<0.05);血清RDW、HbA1c 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72、0.641,均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冠状动脉狭窄、闭塞为病理基础,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碎裂、脱落引起,而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就是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多种炎症因子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寻求一种简单可靠、方便快捷的方法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近些年,随着细胞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疾病发生、进展过程中的一些血清因子水平变化逐渐受到临床关注。 相关研究已经证实,RDW 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认为炎症因子可通过以下作用机制或途径影响RDW 水平:炎症因子可影响红细胞生成及细胞膜的可塑性,进而增加红细胞的可塑性;炎症因子可影响细胞内铁代谢及促红素生成而影响RDW;炎症因子能影响骨髓幼稚红细胞的合成及释放而影响RDW[4]。 RDW水平高低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过程也是炎症反应过程,因此血清RDW 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本研究通过观察发现,随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及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RDW 水平逐渐升高(P<0.05),说明血清RDW 水平对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血糖异常的患者比例较高,HbA1c 是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较为客观的指标。 有学者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HbA1c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患者血清HbA1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上升,这可能与冠心病患者高代谢状况及糖代谢异常有关[5]。 但是,HbA1c 如何在冠状动脉病变过程中发挥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因为HbA1c 可增强血管内皮素活性,激活内皮素-A 受体,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促使血管痉挛收缩,激活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迁徙至血管壁,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最终转化为泡沫细胞生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清HbA1c 水平升高,可促使血清IL-1、CRP、TNF-α 水平也上升,参与冠状动脉病变早期内膜增生过程。 本研究发现,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增加, 血清 HbA1c 水平也逐渐升高(P<0.05),说明血清HbA1c 水平对判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意义。 本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严重程度与血清RDW、HbA1c 水平呈正相关,说明血清RDW、HbA1c 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可指导临床诊治。

综上所述,血清RDW、HbA1c 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检测其水平,可指导临床诊治。

猜你喜欢
支数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心绞痛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企业债与信用债市场下的担保增信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乌斯特让检验纱线支数测量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