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在远方的家里诗意地团圆

2019-11-17 09:43刘显刚
民主与法制 2019年5期
关键词:陶然佳节异乡

刘显刚

又是一年新春到,佳节团圆无限好。团圆,是一首中国人传唱了千年的美妙诗歌。然而在这个时代,我们所魂牵梦萦的那个“家”却多在远方。所以此时此刻,我对你的祝福,简约如是:愿你在远方的家里诗意地团圆。

少年时,看惯了家乡的日出日暮、花谢花开,听烦了父母的唠叨、师长的叮咛,一颗心终于不安分起来,开始向往山的那一头、水的那一边,隐秘却热烈地期待着诗意的远方和远方的诗意。家的温暖不敌胸中奔腾涌动的“远意”,这大约是所有少年人都曾拥有的一段心路。

终于有一天,你怀了一份决绝的心情,简单收拾了行囊,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熟悉的故乡和亲人,奔向你一直向往的远方,一头扎进了陌生的城市,从此山遥水远,步履匆忙。直到某一个午夜的梦醒时分,满身疲惫的你,在万家灯火的城中感到了独在异乡的凄苦。你翻身回顾,才惊觉来路渐远,故乡和家园在不经意间已是千山万水外一个遥远的所在。从此,家和远方的镜像合二为一,而过往被你赋予无限想象的诗意生活,亦切换成了团圆时那一声声热烈的呼唤、拥抱和天伦之乐的陶然。

天道好还。曾经无比地向往诗和远方,等到我们真的成了异乡人,习惯了在异乡的城中讨生活时,少小离开的那个家却成了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与远方亲友的团圆相聚也成了我们所念兹在兹的诗意时刻。生如逆旅,不外如是。

自然,家和远方的场景互换、团圆和诗意的同气相连,以更为宏阔的大历史视角审视,不仅仅是一代人或数代人“长大后的烦恼”,更反映出在当下的中国,候鸟式往返已然成为国人春节相聚团圆的代表性姿势。这种姿势选择的背后,是无数个体背井的无奈和离乡的心酸。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形态的转型。城市化加剧了传统乡村和熟人社会的衰落,继而在水泥森林的城市中构建起全新的陌生人社会。对于怀恋故土、牵挂远方家乡的人来说,田园的即将荒芜或者已经荒芜,当然是个伤感的消息。更为伤感的是,这是历史大势,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谈论历史大势往往就演变成了宏大叙事,寥寥数句不带感情色彩的学术化表达,便足以将数代人的悲欢情愁轻轻地一笔带过,无数人的无数个故事也将因此湮没无痕,难觅踪迹。此时此刻,我对这种冷冰冰的宏大叙事并不“感冒”——说真的,我不关心GDP成长了多少、CPI是涨是落,不关心春运期间出行的人数是不是又创了历史新高,不关心一切的大数据。我唯一关心的只是你,作为个体的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你。

这是一年一度的团圆时分,也是一年一回的诗意时刻。所以,你还好吗?旧岁已然经年,这一刻的你是否已回到家中,惬意地享受一家人在一起时的美好团圆?

无论如何,愿你在远方的家里诗意地团圆——即使因为种种原因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也总是好的。因为,不在场并不一定就是缺席,所谓的“团圆”,重要的也许不是形式本身,而是彼此的相契、心灵的互通与精神的共鸣。

无论如何,愿你在远方的家里诗意地团圆——回到家里,就返璞归真,卸下面具,勇敢地做回自己——远离水泥森林中人事的龃龉,告别无谓的攀比,不用忍受炎凉的世态,也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里是否有嫌弃和鄙夷。

无论如何,愿你在远方的家里诗意地团圆——给父母亲人一个热烈温暖的拥抱,给孩子一个大大惊喜的红包,给爱人一个感激涕零的微笑,就这样徜徉于天伦之乐,陶然忘忧,也是极好……如果可能,还可以去找回儿时的发小儿玩伴,看望曾经陪伴自己成长的师友,三杯薄酒,两行热泪,且尽兴,同开怀,共温暖!

无论如何,愿你在远方的家里诗意地团圆——“此时语笑得人意,此时歌舞动人情”,既如此,当此佳节时刻,就暂且抛开肉身的诸般沉重,回归心灵的宁静与释然吧!当家与远方的场景再次互换,从残酷的分离到诗意的团圆,我们才终于发现,原来所谓的幸福,没有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幸福来自爱的陪伴,幸福系于家的团圆。就是这么简单!

猜你喜欢
陶然佳节异乡
每逢佳节胖三斤
元宵佳节醋飘香
异乡的植文字士
异乡的植文字士
异乡的植文字士
每逢佳节胖三斤
A Joyful Park in Beijing
彗星听过她的愿望
雨神被我泡到了
转型发展 贴近民生陶然居坚定走大众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