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经济新闻有“温度”

2019-11-18 05:41◎张
新闻前哨 2019年9期
关键词:深度受众数字

◎张 茜

经济新闻主要是报道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关注的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在受众的感觉里,经济新闻报道专业性强,有的在读者眼里竟类似“学术论文”,要体现温度谈何容易?

鉴于经济学知识天然的高冷,事关经济的政策难免宏观、“高大上”,经济现象和活动经常“表里不一”,经济政策和活动常常给广泛的群体带来影响,笔者以为,为经济新闻报道加温度,可以从“高处不寒”“深处不黑”“近处不乱”三个方面来思考和实践。

一、“高处不寒”

所谓“高处不寒”就是着力解决经济新闻“高处不胜寒”的问题。现实中,经济新闻很容易给人高高在上或者让人觉得云里雾里的感觉,可读性不强,激不起受众的阅读欲望。分析其原因,有受众知识结构、关注重点、阅读习惯等“需求侧”的原因,也有过于专业、传达政策过于生硬、反映成果方法简单等“供给侧”的原因。让高处不寒冷,增加经济新闻的温度,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明思路找出路。

1.高深理论通俗化。经济报道中,使用经济学的术语不可避免,对于大家普遍了解的术语,可以恰当运用,但一定要注意,对于一些生僻的经济学术语,则要尽可能地使之通俗化。还有一些企业、行业内部通用的简化提法,字母代替法,给人以“密码电报”的感觉,最好规避或者进行通俗的说明。《湖北日报》探秘新奇生产线系列中,对VR摇控地下采矿进行报道,文中专门对VR进行了解释。还有一些经济报道中,要通过采访行业内专家来增强权威性,但专家语系明显与众不同,一般读者很难看懂。媒体毕竟是大众传媒,不是专业化的内部资料,所以遇到非使用专业术语不可时,也要尽可能注以简明的解释。

2.高层决策接地气。经济报道经常会传达大政方针。这些政策通常以文件、实施办法等形式出现,经济新闻要把大政方针传导到受众,要学会接地气。要将政策与经济生活关联起来,透过经济生活来反映政策带来的变化,让人们从中能看到宏观政策的缩影,让硬新闻实现软着陆。《湖北日报》近期策划的“湖北自贸区两周年看变化”,选题的目的是要表达“自贸区设立,相关政策给湖北带来红利”这样的主题,但都通过选取不同的侧面,用政策在各行各业的落地来表现,如《新产业新业态风起自贸区》是对自贸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导向的生动回应、《0.065%国土上创造全省三成外贸》是自贸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动力策略的成效,都是以“一管窥全豹”,引导受众增加对政策的“体验”,从而让新闻报道有了“体感温度”。

3.高端技术讲应用。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发明,都是经济新闻关注的内容。党报记者要将新技术、新发明和新产品在报纸上作为新闻推介,写说明文不行,做广告文案更不允许。讲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新产品带来的变化是可行之法。《湖北日报》近期专题“探秘新奇生产线”,就是这样一个性质的专栏。其中《5G让生产线“活”起来》,以5G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为手段,向受众介绍5G给工业制造带来的深刻变革,这些变化与企业家息息相关,也与产业工人紧密相连,有了接近性,也便有了温度。

二、“深处不黑”

新媒体时代,注意力依然是稀缺品,深度阅读的价值毋庸置疑。在围绕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工作做报道时,做深做透,是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方法。然而,就像在地下挖掘和开采一样,因为进入得深,很容易陷入“地下的黑暗”读者在大量的材料里无法看清事实,更无从明白道理。窃以为做经济深度报道时,记者一定要思路清晰,时刻记得“点亮”读者,有光不黑暗,也才会温暖。

1.明灯般的观点。思想性是深度报道的灵魂。深度报道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才能引导舆论和潮流。作为党报记者,要能敏锐地捕捉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向,正如采矿,首先得找到“富矿”所在地。把经济新闻做深做透,能否从宏观上把握好经济报道的主方向十分关键,找准经济的拐点、痛点、关键点、围绕百姓关注的焦点,才能形成一个持续发亮的导航灯塔,吸引人们的视线。

2.探照灯般的预测。深度报道水平之高下,关键看有没有前瞻性。一位法国女记者曾经说过:一个好记者就是一个预言家。深度报道追根究底,对政策、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析,自然而然会在一个问题上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往往是对前景的预测,这种预测的结论在几天、几月、甚至若干年后,被事实所证明,或者这种预测在当时就被很多人认同,受众站在记者立场一起等待结果,这样的报道就与读者达成了心理上的一致,自然更能赢得读者的认同。

3.头顶灯般的观照。一篇深度报道,有大量的背景材料、事实材料、链接资料,着力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多角度的呈现,这种呈现方式对于受众的阅读来说,也是一种很艰苦的过程,不亚于在黑暗中摸索前进,这就需要记者高度注意表述技巧,要有耐心细心,抽丝剥茧,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譬如矿井下掘进者头顶上的那盏灯,能时时让他感到光明和亮光,在众多的事实中始终朝着记者想给予的结论向前。

三、“近处不大”

让经济新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让受众感到经济新闻在近处不在远处,是增加经济新闻接近性和温度的有效方法。近观物则物大,经济新闻贴近受众,走近百姓生活,则往往更要关注小。

1.小到盯住一个人。经济新闻所反映的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人学的角度去思考经济新闻的写作,就应该把其关注的基点定位到社会实践的主体——人身上去,使经济新闻具有人性化的理性色彩,充满人文精神。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编著的《新闻写作教程》指出:“纵然,斯大林没有谈论过文学的写作方法,但是他说过:‘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去,可以写成悲剧。’他总结了集中描绘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人能起的巨大作用。”在当下的经济新闻写作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就事论事,见物不见人,忽视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等,表现形式呆板、生硬,于是落入了“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的巢臼,没有人的参与,温度更是无从谈起。

2.小到解剖一件事。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当下的经济新闻中还普遍存在着“概念+数字+例子”或者“过程+措施+效益”的做法,缺少生活化、人性化的内容和情节,缺乏人情味,读来毫无味道可言。真正受群众欢迎的经济新闻应该是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且对群众的衣食住行乃至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贴近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的。把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所欲所思用讲“故事”的形式原汁原味的反映出来,使读者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中轻松接受经济报道传达的信息,从而揭示出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报道就会脱离枯燥乏味,而富有鲜明的形象,也更能吸引读者、与读者产生共鸣。

3.小到研究一个数字。长期以来,似乎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认识:经济新闻中必须要有数字才能说明问题。于是,很多经济新闻往往采用这一套路,否则便感觉到所写新闻“看上去不像经济新闻,或是觉着没有说服力”。但很多罗列数字的报道最后达到的效果是拒人以千里之外,枯燥沉闷的数字拥挤在消息中,让受众味同嚼蜡,难以卒读。怎样才能用好、用活数字?从技术层面上来讨论,就是要运用多种手段,尽可能把抽象的数字形象化,让它以一种可感知的形式出现,赋予数字以生命,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引起受众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一种审美的感受。如乐山大佛修复工程竣工对游客开放,修复后的大佛身高71米、宽10米,头长14.7米。《四川日报》在报道时是这样描述的:“大佛有25层楼高,相当于32个篮球巨人穆铁柱的身高。它的每个脚背上可以停5辆解放牌汽车,脚的大拇指甲上,可以摆上一桌酒席。”数字活化为人和物,增强了消息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应该说为大多数受众所理解、接受。

让经济新闻报道不“高冷”,经济类深度报道更“通透”,百姓身边的新闻更“贴心”,经济新闻要增加温度,让更多读者接近、接受,是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猜你喜欢
深度受众数字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深度观察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