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省体育民俗的数字化保护*

2019-11-25 01:23许瑞琦
体育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山西省

许 磊 白 宁 许瑞琦

(1.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2.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山西传统体育民俗的保护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数字化保护的发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体育民俗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民俗体育传承发展与博物馆行业相结合分析研究,梳理山西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与价值取向,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 山西体育民俗的保护现状

1.1 山西体育民俗保护取得的成绩

山西的历史文化悠久,目前体育类民俗有104项,不同的体育民俗,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的民俗文化发展和地域风情。俗话说“百里而异俗,千里而殊俗”,例如:秧歌在临汾、长治、大同、晋中等地都有开展,但是各地的秧歌又独具特色。目前,山西体育民俗的保护模式主要是编写书籍、媒体的宣传、设立比赛项目、成立保护及研究机构等。虽然采取的都是较传统的保护方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山西各具特色的体育民俗项目。此外,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也是当下体育类民俗比较主流和有效的保护方式。各地对其当地的体育民俗的重视程度的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比如长治将山西体育民俗融入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去;阳泉则是与学校联合,成立保护机构,培养传承人,使得我们的体育民俗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1]。

1.2 山西体育民俗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一,山西省对于体育民俗项目的保护,没有突出性和重点性,分类也较模糊,使得一些文化价值高的体育类传统民俗很容易丢失。第二,山西省体育民俗项目传承人的年龄结构不均衡,年龄大的人数偏多,大多数项目却迟迟没有传承之人,严重影响到体育民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第三,保护机构、机制的不完善,虽然各个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对于体育民俗项目都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没有明确的说明和完善的体系,导致各地的保护工作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短缺的状况也是普遍存在现象,使得保护工作的开展难上加难。第四,开展保护工作时,对民俗的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忽略。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民俗的多样性,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只是保护体育民俗项目,更应该保护其背后原生态的生长环境。第五,山西省体育民俗的保护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而更多的资金,可以更好的对山西各地的体育民俗进行普查、保存、传承和发展,可以更好的运用在相关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投入,使得山西省的体育民俗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1.3 山西体育民俗保护新思路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体育民俗的保护也不能仅着眼于当下已有的传统的保护方式,更应该将传统的保护模式进行转型,升级为数字化保护模式。

现如今,无论是各大商场随处可见的VR体验游戏馆,还是各个节目上全息投影的应用,都可以看到我国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如果我们将已经在市场上较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山西省的体育民俗保护措施中去,不仅可以突破传统保护方式的局限性,还可以用最少的资源起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效果。对于山西省的体育民俗的保护,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简单传统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还要注意影像的保存,一方面对老一辈的标准示范进行三维信息的虚拟现实的录影,建立成相关数字库,可以为将来建立数字博物馆提供珍贵的资料,另一方面,使山西省体育民俗的保护变得更生动、更有效。

2 山西体育民俗数字化保护的价值取向和趋势

2.1 非物质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面临问题

对于承载着不止某种文化形态,还承载着一方人的精神血脉和宝贵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2011年我国就正式颁布了相关法律,并且各地对于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保护的工作也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当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普遍的保护方式是运用文字和录音录像,建立该遗产系统的数据库。在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和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2]。

首先,已经真正进行数字化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比重少。尽管全国各地都拥有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来保护当地民俗的意识,由于受到时间、财力、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尚且无法对所有的项目进行数字化的基本录取和存储。第二,现有的数字化保护的工作成果中,只是存在于表象的存储工作的现象居多,难以有针对性的建立数据库,无法为更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素材。第三,当前的数字化保护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规划,尽管各地有自己的数据库,但是没有数据共享,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

2.2 体育民俗数字化保护的价值取向

体育民俗的数字化,可以更好的为体育民俗的教育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体育民俗就具有非常浓重的娱乐色彩,因此,很容易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及时有效的开展体育民俗的教育传承工作,数字化的保护不仅可以展现前辈们对于体育民俗的标准示范,更可以使得后辈们对传统体育民俗有一个系统规范的学习。数字化保护提供的学习场景更加逼真,更加动人,使得体育民俗文化的教育开展将会更加到位。

与此同时,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除了基本的温饱需求,美好生活是人民现当代的主要需求。在物质条件日益满足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更好的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之一。而体育民俗的数字化保护,就可以为现在的人们提供良好的资源平台和资源支撑[4]。

不仅如此,体育民俗的数字化保护为日后的深入研究也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平台。山西省体育民俗的发展历史悠久,数字化的保护不仅将单独的民俗项目进行记录和保护,还可以将各个独立的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山西省的体育民俗项目的研究更加立体,更加系统化和深入。

3 山西体育民俗数字化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3.1 山西体育民俗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1)山西省的体育民俗项目项多类杂,对其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专题分类会使后期的研究工作清晰而明确,不再盲目的将各个项目单独研究学习,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共同组成山西的体育民俗文化。

(2)体育民俗是劳动人民群众的智慧,而进行数字化保护的主要是人民政府和各级研究学者,应从多个角度的文化主角来进行体育民俗的数字化保护,使之更加生动立体。

(3)不能过分注重技术,而轻视了民俗项目背后的理念。数字化保护体育民俗项目,更重要的是保护体育民俗项目背后的精神和文化背景,是保护劳动人民的文化结晶,不可以一味的过分偏向数字化技术,应该让技术更好的去服务体育民俗的保护与传承。

3.2 山西体育民俗数字化保护对应的对策

(1)完善相关数字化保护标准,明确其中的工作人员。专题专项,专人专题,可以更好的为体育民俗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和标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加大资金的投入。山西省体育民俗发展各不相同,只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才可以将各个市级的体育民俗项目的研究更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跨地区的合作。

(3)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无论是体育民俗项目标准的制定者还是研究者,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开发者,深入一线了解和调查民俗项目的工作者,都需要有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库的支撑,因此,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山西省体育民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前行[5]。

4 结语

体育民俗文化是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一定的山西人民的文化精神,标志着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而数字化保护对于传统保护的突破,不仅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更翻越了空间的藩篱,使得山西的体育民俗文化能在未来得以保护和传承。因此,数字化的保护方式,是山西体育民俗文化保护的一大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山西省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正式施行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中的“牛”
初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探究
漫画民俗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