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9-11-29 07:10李春伶
时代经贸 2019年33期
关键词:体系财务管理素养

李春伶

财务管理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时刻需要的专业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推进和发展,财务管理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策略的影响,实践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在此提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以改善当下的教学状况。

一、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与作用

一体化实践教学是所有基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活动总和,以深化和巩固理论知识为基本目标,考虑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而产生出的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素质培养措施。实践教学体系宏观上讲包含了目标、内容、管理、评价与保障五大体系分支,是在真实背景下感知理论知识,促进各环节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庞大,教学问题突出,教学改革需求迫切,因此需要一个专业、科学的教学体系,来解决专业人才的供需错位问题。通过“高起点就业”的理念指导,建设注重需求、注重实践、互补发展的教学体系,实现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不系统、不完善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存在严重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脱节,且课程设置上不注重课程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缺乏支撑,存在衔接漏洞。根本上来看是实践教学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进而导致了实践教学设计和规划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限制,也对学生实践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表现在实践教学的课时不足,教学内容片面化、或重复或遗漏,课内外实践教学缺乏结合,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还表现在专业人才与师资力量的匮乏,教师对高职学校学生的影响格外深远,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不仅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除此以外,实践教学内容和企业财务管理之间存在脱节,即校内实习与企业实践的模式不当,实践教学所包含的操作性、应用和实践性无从体现,这也加剧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实习和实践活动中要强调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强调因其专业特殊性所产生的职业道德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是企业的财务部门,从事一般的会计工作,学生实习的平台很大程度集中在企业单位,统计结果也表明很少有学生在银行与事业单位从事实习。与企业单位不同,事业单位对学生有着更多的职业道德要求,更注重规范性,当下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表现出重视业务能enen 力,忽视职业道德教育,这与社会需要不符。财务管理专业包含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内容复杂而各有侧重,为此需要分别建立各自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具有与学科特点相一致、特点鲜明,达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的高度重合。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

实践教学管理的任务目前来讲由各部门分别负责一部分,很少有学校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这就导致了实践教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经费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实践教学场地的利用率低、学生反馈结果不乐观。实践教学效率低下、问题得不到解决,都是缺少专门管理组织的必然结果。没有专业的管理机构意味着运行制度的不完善,表现在实践教学的监督和考核制度不完善。针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不够,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况反馈不真实,具有较大的偶然因素。且进行实践教学评价的方式落后,传统的以实践报告和学习体会为主的评价模式,给了许多学生流于形式、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不良引导,不符合现在的教学目标,也不符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

三、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实践教学体系基础构建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以学生发展需要为根本目标,以人为本,立足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建立相符合的实践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使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市场导向也十分必要,以市场为引导,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期达到高素质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解决当下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保证基础工作有效展开是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一体化强调部门之间的联动和互助,对学生而言有利于更真实的接近工作环境,对学校来说是突破实践教学缺乏连贯性、系统性而造成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综合来看需要紧密围绕“高起点就业”的建设目标和“一体化”的特色,达到基层服务与管理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培养,通过实验、实践、学习的三方面学习提高学生“高起点就业”要求下的三个层次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由学生向企业管理者的良好过渡。

(二)三位一体化的具体应用

一体化实践教学依赖“三位一体化”的几个具体应用:能力培养、教学设计、实践模式三方面的三位一体。能力培养主要指的是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职业素养三层次的一体化,这三种能力要求具有明显的螺旋上升特征、层层递进。通识能力依靠专业课程教育,专业基础技能主要在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至于职业素养,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渗透于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设计的一体化指实践教学中对于模拟实验、专项实训、专业实习三方面的科学结合,注意三方面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关联,考虑各环节的优劣势,达到互补互助,弥补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实践模式作为事关全局的核心因素,更需要加强各环节的联动性,需要学校给予坚实的理论基础、市场提供明确的培养目标、企业提供及时的行业动态和工作岗位。也离不开政府的经费资助和政策支持,实现学校、市场、企业的三位一体是一体化教学实践体系的最终体现。

(三)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

综合素养是知识、技能与素质的结合,本着校内外实践并重和兼顾通识性和层次性的原则,综合素养理论上可以分解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课外素质拓展五大模块。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理论进行实验的跟进训练,强化专业基础和综合实验,如项目投资管理实验、财务分析实验、企业ERP实训等。企业实习实训是通过安排学生去企业、教学实践基地完成实习、课程论文以及实践报告的学习流程,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建设。毕业设计对于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考察要求很高,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良好基础。课外实践拓展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性品质形成有紧密的联系,包括认知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综合素养的养成也离不开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其中社会实践调研、专业讲座、学科竞赛、专业证书都是有效的途径。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优化

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既包括校内实践教室,也有校外实践基地,为了提高实践教学平台的利用率,应当提高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的课余实践实训操作有更多的选择,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也是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一体化教室也是不可或缺的,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是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要求,是对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

以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五大模块为主体,立足于一体化、开放化实践教室的教学模式,既需要良好的理论指导,也离不开科学的评价管理体系作保障。正确认识评价制度的重要性,一系列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对效果反馈和模式优化必不可少。

四、小结

实践教学以培养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为主要任务,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备的内容,以一体化为指导思想,注重教学中一体化的体现,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下的教学模式创新。财务管理专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长期的工作,一套科学高效的指导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猜你喜欢
体系财务管理素养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