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探索

2019-11-29 07:10
时代经贸 2019年33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科研单位国库

李 劼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的,将所有的财政性质资金都纳入其中一种的统一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国库以及财政专户缴纳,支出则暗示通过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以及预算单位上进行覆盖,以此来增强国库集中支付的集中性。其中国库集中制度能够有效强化农业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再像以往直接进行拨款,而是在众多的部门中,地方财政对农业科研单位进行审核、批复,以此增强农业科研,这种方式增强了农业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促进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开支。同时该方式有效规范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作流程,严格的政府采编编制让当前的农业科研采编支出受到很大的保障,并且在采购工作中进行常态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国库集中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科研单位资金使用的效果,由于施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导致了当前的农业财政资金需要到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进行支取,这个账户必须是零余额的存款账户,这样就能够有效保证财政的使用,确保农业科研单位财务方面的使用。最后则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由于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同时增强了预算使用过程中的透明度,这就让当前的农业科研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更好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国库支付中心财政信息一体化平台的直接连接,从而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困难

(一)项目支出预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存在脱节现象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想要对国库进行支付管理进行有效控制,必须要在单位实际支出与项目预算方面进行必要的监督,但是在实际的使用情况中,由于缺乏监督,导致实际的财务使用方面会存在滥用资金的现象。其次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单位需要对其可靠性以及合理性进行审核,在实际的工作中,这样的审核制度往往是形式大于实际,上述种种问题导致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和现实脱节的问题。

(二)项目支出预算下达后,影响项目实际运行

在项目的实际运行中,一般需要农业科研单位对项目支出进行预算,随后传达到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进行审核,对项目作出批示,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这样的流程需要等待的时间非常长,一般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一些需要进行细化的项目,更是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审批时间过长直接就会导致实际资金拨款不到位,农业研究陷入困难。并且国库支付中心零余额账户财政资金导致了在项目支出的过程中,垫付以及代付的现象直接被杜绝,因此很多的项目到了关键部分时,资金短缺,但短期内无法解决,科研部门陷入窘境。在项目预算下达后,又会存在赶进度的现象,导致项目资金的使用缺乏合理性,最终影响整体项目的质量。

(三)农业科研项目预算难题执行,造成项目经费变相浪费

农业科研一般需要对农作物进行一周期的种植,由于农作物成熟的时间较长,所以在科研的过程中,影响科研结果的因素也非常多。在国库集中支付施行后,项目立项时间较长,农业受到自然条件影响巨大,一旦耽误了有效的时间,就会造成科研的结果不够准确,项目执行进度受到影响。同时在科研的过程中,很多的项目工作人员对项目预算不能够编制合理的使用方案,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浪费或者过于节省的现象,造成最终的科研效果达不到预期。

(四)农业科研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管理,与项目实际支出存在差异

当前的农业科研单位在结算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但是很多的科研项目是和农村人员进行经济来往的,这就造成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金支付的比例远远大于当前的公务卡支付,随着当前移动支付的普及,很多的当地人员在支付中选择网络支付的方式,这也对公务卡结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当前项目资金的使用中,无法进行公务卡结算给农业科研单位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三、加强农业科研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管理观念,促进财务预算支出管理制度建设

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资金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统一的管理,尤其是在部门预算完成后,单位需要对预算的指标进行管理,并且建立管理的制度,由于国库支付管理是由国家上级部门进行负责,因此农业科研单位在这个过程应该重视的是自身单位的财务管控,只有建立了合适的制度,才能够对科研单位领导、会计以及工作人员进行约束,有助于该人群的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更需要财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此提升财务管理的能力,适应不断发生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二)严格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农业科研的预算编制一般是需要政府预算进行指导,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科研单位内外情况,并且根据这些标准作出预算的编制,依照预算编制作出脉络清晰、直观反映经费需求的申报,这样才能够发挥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牵动性以及基础性。而农业科研单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单位发展历程,客观科学对财务进行分析,从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预测,科学合理地对财务预算进行编制,严格遵守预算相关的法律规定,预算一旦制定完成后,不能够轻易对其进行更改。同时制定好预算编制后,需要将责任落实到位,需要转变人们的观念,对预算的管理向着更透明、全过程的方向发展,以此保证资金在运行时的安全,同时财务部门定期对各部门进行科学理财观的普及,让各部门都能够建立科学的理财观念,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预算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安全有效性。

(三)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农业科研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财务管理特点,对财务管理的模式进行探索,结合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将其中管理制度进行普及,同时对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项目采购、风险控制等都归纳在制度办法之内,同时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严格规定制度界线,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增强制度的公信力,让制度能够达到约束人,改造思想的程度,从而促进自身对于预算的使用,保证农业科研单位各项事业健康有效的发展。

(四)加快网络支付平台建设

网络支付已经成为了人们常见的支付手段之一,网络支付有着便捷,管理方便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搭建网络支付平台成为了非常好的一种支付手段,想要搭建网络支付平台,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科研经费涉及金额较大,因此网络平台的搭建需要对金额的安全有着充分的保证。除此之外,在网络的建设中,需要有配套的信息整理功能,这样一方面能够对账目进行统计,一方面也能够作为数据资料,对后续的科研经费申报或者预算评估等起到参考的作用。同时,网络支付平台更需要对网络平台的资金进行监督,因此透明的资金流动过程也是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方便科研支付的同时,提升科研的安全性。

(五)提高财务人员实际操作能力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依靠完备的信息技术进行支撑的,该支付手段的智能性以及信息化程度都非常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仅需要了解国库支付制度,同时需要对信息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都有着足够的了解,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需要加强业务的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的水平,在工作中建立合理的鼓励制度,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将财务管理与经费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研究企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库支付制度是上级部门为了降低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作量,优化农业科研审核才实施的一种策略,对当前的农业科研工作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的科研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该制度也有非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对这些都有着充分的认识,针对性的做出改动,才能够满足农业科研的使用,才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科研单位国库
军工科研单位民用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研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县级国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考
基层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银子去哪了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初探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浅析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