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9-12-02 09:29刘逢逢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骨组织股骨头磁共振

刘逢逢

(阜新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近年来,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股骨头之所以坏死发生率最高,其原因还是在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特殊性。疾病在发病初期时,由于病情尚不严重,导致症状都不太明显,容易让患者察觉不到,所以需要提前了解症状。股骨头坏死的危害很大,股骨头的供血血管特殊,血供就容易受阻。股骨头坏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股骨头旋股内侧动脉分支角度大,易受血流冲击,引起血管内膜损伤。血管较长且供血范围较大,当一支血管受到损害时,容易导致其供应部位组织的供血障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案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来能更好的采取治疗措施[1]。临床上一般采取CT和磁共振进行诊断,但2种诊断方式的效果有所不同[2-3],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确诊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分组对比分析的方式来探究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此次实验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确诊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50例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检查为观察组;50例患者予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经过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2)年龄18岁以上的成人患者;(3)自愿参与到本次试验观察中的患者。排除标准:(1)中途转院或出院的患者;(2)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3)合并有严重疾病(冠心病、冠心病等)的患者;(4)不能配合此次实验观察的患者。将选取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5例患者。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最小的22岁,年龄最大的64岁,平均(42.3±2.8)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最小的21岁,年龄最大的66岁,平均(42.8±2.7)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可行。

2 方法:(1)磁共振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siemens MAGNETOM Symphony syngo MR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设置参数:层间距1.0mm,层厚4.0mm。患者取仰卧位,对不同部位进行以下扫查:①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获取矢状位T1WI,TR=300ms,TE=20ms;②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获取矢状位T2WI,TR=3500ms,TE=120ms;③ SPIR序列行矢状位扫描T1=100ms,TR=1600ms;④ 静脉注射0.1mmol/kg增强剂欧乃影行增强扫描。观察了解患者的股骨头坏死情况。(2)CT检查。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排螺旋CT机,各项参数设置:管电压120kV,管电流600mA,层厚0.625mm,螺距0.516:1。患者取仰卧位,依次对股骨头进行扫描观察,分析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病情检出率情况与影像学表现。

5 结果

5.1 2组诊断准确率对比: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明显高于观察的81.11%的诊断准确率(P<0.05)。

表1 MRI与CT诊断准确性比较(n,%)

5.2 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中,诊断的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86.0%(43/50),对照组中,诊断的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0.0%(45/50),对照组的定性准确率要高于观察组,但二者之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无显著意义(x2=1.667;P>0.05);MRI诊断的准确率更加高,但CT诊断的速度更快,对损伤情况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二者结合使用的诊断效果较好,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n,%)

讨 论

股骨头坏死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都会造成较大影响,股骨头坏死的典型症状是[4]:(1)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2)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3)疼痛。股骨头坏死最先出现的症状为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股骨头坏死,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应提前了解发病的症状,并且早发现早治疗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能够避免病情加重。

股骨头坏死一般分为3期。1期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坏死和骨髓细胞坏死时期,股骨头缺血数个小时之后就会出现骨髓强造血细胞坏死的现象,细胞轮廓清晰及核固缩,还可见到颗粒状嗜酸性核,少见碱性碎片,静脉窦充血,血浆渗血,间质出血,出现坏死的红细胞和含铁血红素,说明有陈旧性出血,间质有水肿,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表现为松嫩的纤维组织[5]。2期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上表现为坏死骨组织吸收和早期修复,此时的坏死区域呈现灰白色,骨质又脆又软,而关节软骨有关节液的营养尚未发生坏死。镜下可见各种坏死组织成分,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由于坏死灶周围活骨组织反应性充血,而出现局部骨组织吸收,该期开始出现骨组织的修复性反应,在坏死灶周围出现原始的间叶细胞和毛细血管及一些胶原纤维——肉芽组织。3期股骨头坏死,表现为坏死骨组织的修复和重建,这个时期的股骨头病变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到,关节软骨没有光泽,呈现棕色或黄色,表面有皱纹。有时软骨表面覆盖一层绒毛组织[6]。在股骨头负重区可见关节软骨增厚。切面观坏死骨区呈灰白色,常见软骨下方有清楚的骨折裂缝,使软骨与下面骨质分离。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工作非常重要,通过一些比较常见的身体症状来判断是否是股骨头坏死的迹象,这个时候医生是可以通过观察步态,检查髋关节运动范围,做双下肢的4字试验,托马氏征、艾利斯征和叩击试验[7]。还有的医院进行体测、医学影像等辅助仪器详细进行股骨头坏死诊断检查[8]。由于螺旋CT属于持续性容积式扫描,其扫描速度较快,覆盖范围较大,配合多期增强技术,可对股骨头坏死部分不明显的特征性表现有效捕捉,伴随医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推广,这种方式在医学界与患者中被慢慢接受,成为临床对股骨头坏死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9-10]。但最近几年核磁共振技术得到了持续发展,此种技术的成像速度较快,对比噪声较高,运动伪影比较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多层成像,核磁共振在肝癌肿瘤的诊断中慢慢被应用,且优势逐步显现[11]。MRI采用全方位、多序列的扫描成像方式,对全身各部位的疾病情况进行扫描检查,在扫描成像完成后对所显示出的游离组织的重叠成像特点进行分析,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等特点,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能够很好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12]。在诊断的过程中还要询问患者病史,误诊是我们应该避免的一种情况,很多股骨头坏死患者都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这对于我们身体是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一般股骨头坏死也多是由于其他的疾病所导致,例如一些常见的外部创伤、不良的习惯等等。所以对于第一次来医院的患者,我们首先要询问病史,询问病史包括:疼痛发生时间、性质、程度、部位等。有无外伤史、服用激素史、饮酒史等,并了解过去史、职业史、嗜好史和家族史[13-14]。本次研究中,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分组对比分析的方式来探究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实验观察的结果,磁共振诊断准确率为96.0%,明显高于CT的80.0%的诊断准确率(P<0.05)。研究结果与王丽萍[15]报道具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均较好,但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更准确,检出率高,能够更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有益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预后治疗。

猜你喜欢
骨组织股骨头磁共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基台角度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一种小鼠骨组织中RNA的提取方法
中药(赶黄草+波棱瓜子)提取物对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早期的治疗效果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