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年画博物馆游记

2019-12-03 06:39钟露
中学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桃花坞杨柳青墨汁

■钟露

我们的大巴车在一个小巷子里停下了,周围显得有些安静,没有人来人往的喧嚣声,只有蝉声在耳边响着。我有些疑惑,心想:难道这就是杨柳青年画博物馆所在地?

阳光穿透了云的束缚,地上显现出了我们这一行游人的影子,显得有些空寂。我跟着导游的旗子走,刚迈进杨柳青年画博物馆的大门,就看到前方是一块迎门墙,墙壁上的画也耐不住风吹雨侵,褪了色。走进里面,不见游人,只有一个保安正悠闲地喝茶。我眉头紧锁,失望地垂下了头。大厅也显得很空旷,不见一个游人。导游带领我们先去年画展览馆,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惊喜等着我们吧。

一进门,给我的感觉却恰恰相反。一股墨香味飘出,里面挂着大大小小的年画,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游人们密密麻麻地围在一起。我顿时来了兴致,两眼放光,使劲拽着同学的手臂,迈着轻盈的步伐快速走进里面,并钻进了最为热闹的人群中。

人群围着一张桌子,桌上摆着一把黑色的刷子,一个黑色的砚台里盛着一些墨汁,还有一个看上去凹凸不平的“石板”——后来,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才知道那个所谓的“石板”,是制作年画的木雕版。只见一位工作人员像变戏法似的,先用墨刷在砚台里蘸一些墨汁,在铺着宣纸的木雕版上来回刷了几下,让木雕版凸起部位沾满了墨后,拿起一张洁白的宣纸铺在木雕版上,再用木板压一压,一幅“年年有余”的年画便印出来了。宣纸上的图案平整,色泽均匀,十分清晰。我用手摸了一下,手上也没有墨汁,真是神奇。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年画的木雕版拓本,你刷一点点墨,就能印出年画。不过这是最新做的,旧的更好用。”他边说边给我们再次演示,并邀请感兴趣的游客尝试,自己制作出来的年画可以带走,博物馆免费赠送。我一听就来了精神,赶紧排上队。

终于轮到我了,我拿墨刷的手激动得有些发抖,一下,两下,三下,直到工作人员提醒我可以了,我放下墨刷,接过一张宣纸,铺在木雕版上,一铺一压,一张“新鲜”的年画便出“炉”了。我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精美绝伦的年画,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我要把它带回去,好好珍藏。

接着,我们来到了杨柳青年画收藏馆,这里保存着很多完好无损的历代年画。《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新,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观音像气势宏伟,受万人瞩目;仕女图中的仕女身材婀娜,万里挑一……

不过最出名的还是那幅《年年有鱼》:一个胖嘟嘟的娃娃身伴莲花、手抓鲤鱼,这是杨柳青最为流传的年画。画面和谐美好,画上的娃娃既像女娃娃又像男娃娃,象征着多子多孙,鱼同“余”,莲同“年”,所以才会有“年年有余”的寓意。最为神奇的是,不管你在什么位置看这幅年画,年画中的娃娃的视线好像跟着你走,始终跟你对视着,真有巧夺天工之妙。

在我国四大传统年画中,天津杨柳青年画和苏州桃花坞年画最为出众;而天津杨柳青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相比,前者显得更加色彩绚丽。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我们应该珍惜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

猜你喜欢
桃花坞杨柳青墨汁
墨汁里的小学问
Politeness in Language
墨鱼喷的墨汁能吃吗
喜气吉祥的杨柳青年画
苏州桃花坞与日本浮世绘比较研究
摩登姑苏:被低估的“桃花坞”
墨汁的故事
互联网时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毛笔和墨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