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军队后勤保障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9-12-07 13:35段志云陈锦华
国防 2019年7期
关键词:联勤编组后勤保障

段志云 彭 嘉 陈锦华

内容提要:军队后勤,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新时代军队后勤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保障打赢的根本方向,采用模块化的后勤力量编组模式,发展与作战任务相匹配的战时联勤保障力量,构建支撑全域作战的后勤装备体系,确保新时代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与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要求相适应。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打仗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打保障。军队后勤从来都是建军之必要、打仗之必争。新的时代条件下,后勤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军队后勤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保障打赢的根本方向,着力提高核心保障能力,确保新时代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与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要求相适应。

一、采用模块化的后勤力量编组模式

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的需要,后勤力量编组必须针对传统编组模式中存在的编成较为固定、战场指挥幅度过长、机动灵活性不足等问题进行优化重构,采用模块化的编组模式。我军新一轮的改革中,已将“后勤部队”改建为联勤保障部队,其运作模式已初步具备模块化保障的能力。模块化后勤力量编组,突出了保障功能模块化、指挥层级一体化、后勤摊子小型化的特点,使得后勤保障部队像拼组“积木”一样,能够基于任务和能力需要进行快速灵活拆分组合,保障力量可以分阶段、分区域投入战斗,从而形成“刚好够用”的保障能力。

指挥层级一体化,是指信息化条件下的指挥系统合成化、指挥手段网络化、指挥决策科学化。合成化,是基于信息合成下的系统指挥,且是建立在作战全局的维度上对后勤保障的综合把握;网络化,就是要通过“网状”的指挥控制系统,达成实时互动的后勤指挥控制,不断拓展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在作战指挥领域的应用,使得战场信息在后勤指挥的各个层次可以进行高速传递和实时共享,以构建一种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网状”指挥结构,实现指挥信息流的快速流通、后勤力量的快速反应;科学化,就是要建立基于后勤保障方案的指挥决策系统,借助仿真技术、兵棋推演等方式模拟战时后勤保障全过程,来帮助后勤指挥员进行科学判断与决策。

小型化,是指后勤摊子铺开要小。信息化条件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作战行动多为机动作战,而一支部队的整体机动能力取决于整个部队中“最慢的那一部分”。如果部队拖着一条“大尾巴”,则难以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灵活机动。后勤力量编组,是战时后勤体制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全频谱行动在对手、样式、地域和环境等方面将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对手既有可能是具有“区域拒止”能力的强劲对手,也有可能是以非传统方式制造威胁的恐怖势力;冲突既可能发生在交通便利的城市街巷,也可能爆发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荒漠。各种非常规战斗样式对后勤力量的反应力、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战争中,模块化编组的后勤力量更有利于在复杂陌生的环境下遂行多样化后勤保障行动。

二、发展与作战任务相匹配的战时联勤保障力量

联勤保障力量,主要包括军需保障、营房保障、卫勤保障和采购保障等一系列保障业务。当前,部队开展跨区域实兵对抗训练、实弹综合演练等贴近实战的高强度训练已经成为常态,但打仗意识不强,保障水平较低,仍是后勤保障在实战化训练中的通病。后勤保障力量,必须紧盯“一切为了打仗”这一核心目标,彻底清除“不会打仗、不想打仗、轮不到我打仗”的错误思想,强化现代战争不分前方后方、联勤部队是战斗队的理念。按照紧贴实战、紧贴任务、紧贴需求的要求,对参战参训部队实施全维度、可持续、精确化保障。

军需、营房、卫勤作为部队基础后勤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融入实战化训练当中。但是,战时采购力量却一直不能有效地融入联战联训联保体系,主要表现为:难以顺畅衔接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缺少具体可操作的战备工作标准,战备方案预案不够完善、针对性不强等。战时采购保障在主观认识、情况处置、装备配备等方面,距离实战化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必须深入研究采购保障聚焦作战、支撑作战、服务作战措施办法,在联勤保障模式下,重点建设与作战任务相匹配的战时采购保障力量和制度。

建设与作战任务相匹配的战时采购力量和制度,必须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根本标准,紧贴使命任务,提升战时采购保障能力。随着联勤保障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落地,作为军种单位独立出来的联勤保障部队也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基本具备了全域联勤采购保障的能力基础,必须以联合作战不可或缺的成员积极投身部队实战化训练中。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市场资源为依托,建立健全军队主导、政府协同、企业落实的应急采购机制,探索军民融合、应急生产、快速配送的保障路子,真正实现实战化条件下的军地联动采购。相对于平时采购活动更强调规范性和军事经济效益,战时应急采购保障主要表现出任务的突然性、时间的紧迫性、保障时机的先行性、组织协调的复杂性和需求的精确性等特点。因此,实战、实训条件下,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战时采购力量在规定的时间,将合格的物资通过精确采购和精确配送,准时送达指定地点,实现物资的精确保障。

三、构建支撑全域作战的后勤装备体系

全域作战,是新时代适应国家利益和军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客观要求,而后勤装备体系是支撑部队全域作战的重要基础。后勤装备体系,主要由战略投送装备、战役支援装备、战术伴随保障装备三大类后勤装备构成。其中,战略投送装备,是我军实施全域作战以及遂行海外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的重要支柱,战役支援装备、战术伴随保障装备,都是以战略投送装备为基点进行细分的产物。欲全面履行新时代全域作战使命,就必须着力构建现代化战略投送装备体系。早在2000年5月30日,美军就在《联合构想2020》中提出,4天把1个旅、5天把1个师、30天把5个师部署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战略投送能力,作为领先全球军力最基本的前提之一。

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是提高作战效能的重要前提,是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夺取和保持军队行动自由权的基础。从近年来历次局部战争的情况看,西方军事强国都把战略投送能力作为发挥军队效能的重要支柱能力,不断加强战略空运和战略海运能力的建设,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将作战力量和装备物资投送到作战地区,实施可靠的后勤保障。在大幅压缩保障力量规模的同时,美军正在努力建设轻型、合成、快速、高效的保障力量,并使其具备6种能力,即:战略投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独立保障能力、综合保障能力、战场机动与生存能力、后续补给能力。我军后勤力量正处在转型重塑的关键阶段,精兵却不能减力,这就需要强大的运输投送能力作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多方向、多区域的复杂安全环境,实现全域作战,才能实现由“屯兵驻防”向“兵力投送”跨越发展的转型重塑。

当前,我军必须以海空投送力量为建设核心,着眼于陆路、水路投送的衔接转换,提高综合运输能力。空中运输投送力量,主要依靠大型运输机。我军目前服役的先进运输机主要是运-20,已经具有不俗的投送能力,但同世界先进运输装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亟须加大发展新型航空运输装备力度。海上投送力量,是远程投送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靠海外保障基地预置力量和海上运输力量;海军作为我军主力发展军种,随着航母和大型运输舰的服役,运输能力呈几何式上升,但防护能力还须强力提升。铁路运输,既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也是我国国防建设的生命线和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截至2018年底,我国铁路总里程已经突破13万公里,高铁总里程占世界的2/3,随着铁路进入高铁时代,其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但就当前部队实战演习机动方案实施情况来看,仍然以选择传统的“绿皮车”机动为主,除经济因素以外,动车组不具备运输军事特种装备的能力,是限制其军事价值的重要“瓶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猜你喜欢
联勤编组后勤保障
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轨道交通灵活编组运营模式能耗仿真方法研究
灵活编组动车组网络实时显示系统设计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多编组智轨电车高速工况下的稳定性能研究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一种自动生成某型部队编组ID的方法
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研究
习近平授旗并致训词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
学联勤有益 参赛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