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及体会

2019-12-08 22:16冯娟萍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6期
关键词:垫料琼脂桂花树

冯娟萍

(福建省浦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南平353400)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追求畜产品风味和高品质的绿色生态消费理念,林下饲养土鸡数量明显增多,而饲养管理技术未能及时更新,导致雏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升高,引起雏鸡大量死亡,给养鸡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于2019 年2 月接诊一例雏鸡大肠杆菌病病例,通过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诊治情况阐述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9 年2 月,浦城县临江镇锦城村的土来香农业生态养殖场唐某在桂花树林下饲养600 多羽30 日龄的珍珠鸡,雏鸡出现咳嗽、甩鼻、排白绿色稀粪,相继死亡48 羽,病死率达8%。唐某认为该群雏鸡发生慢性呼吸道病,曾用泰乐菌素拌料饲喂雏鸡,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未能得以控制,遂来求诊。笔者接诊后至现场观察得知,低矮的育雏舍搭建在桂花树下,育雏舍内弥漫着浓重刺鼻的氨气味,粪便和垫料未曾清理,舍内阴冷潮湿,舍外桂花树下堆积大量的鸡粪和垫料,散发出刺鼻气味。

2 临床症状

患病雏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饮欲增加,有的雏鸡伸颈张嘴,鼻腔分泌物增多,鸡冠呈暗紫红色,离群呆立,羽毛蓬松,翅膀下垂,排出黄白色稀粪并粘附于肛门周围及腹下羽毛,关节肿胀,触摸时关节发热,有的患病雏鸡突然死亡。

3 病理剖检

剖检6 羽濒死雏鸡,可见患病雏鸡肌肉苍白、消瘦,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干酪样渗出物,心包积液,包膜增厚、浑浊、纤维素性和干酪样渗出物混合在一起附着心包膜表面;肝脏肿大,表面淤血,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可见肝脏有大小不等的坏死斑,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稀薄并含有带血的黏液,肺淤血水肿,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病变。

4 实验室检查

4.1 染色镜检

细菌分离培养,按无菌操作,采集病死雏鸡的肝脏,心包液分别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置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 后观察,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形成红色、圆形隆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直径为1.5~2.5mm 的小菌落。

4.2 涂片镜检

用无菌接种环沾取少量麦康凯琼脂培养的菌落,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进行常规的革兰氏染色、置4×100 倍油镜下检查,可见单个或成对的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粉红色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5 诊断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鸡大肠杆菌病。

6 防治措施

6.1 治疗

将患病雏鸡挑出,单独隔离到已消毒、干燥、温度适宜的育雏舍进行治疗。对有临床症状的患病雏鸡用痢复康(主要成分是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0.2~0.5g 加水1L、尼达康(主要成分是氟苯尼考粉)0.2~0.5g/(kg·bw)和芪贞增免颗粒(主要成分是黄芪、淫羊藿、女贞子)1g 加水1L,三者混合兑水混饮,2 次/d,连用3~5d;对症状严重无治疗价值的患病雏鸡实行淘汰,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细菌传播扩散。

6.2 综合防控

清除育雏舍内粪便及垫料,堆积发酵,并将病死雏鸡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用二氯异氰脲酸钠粉兑水将育雏舍、料槽、饮水器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全面喷洒消毒;改善育雏舍的通风状况,调节舍内温度达到适宜温度;提供营养均衡的雏鸡配合饲料。

经过上述综合治疗,雏鸡病情迅速得以控制,第2d,鸡群食欲开始恢复;一周后,全群雏鸡基本痊愈。

7 体会

大肠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与健康鸡的肠道中,属条件性致病菌,鸡群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因卫生状况差、通风不良、外界环境突变和饲养管理粗放等应激因素引起感染发病。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理育雏舍的粪便和垫料、集中堆积发酵,定期对育雏舍、饮水器、料槽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育雏舍应通风和保温、保持空气清新(不刺鼻、人感觉呼吸顺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饲喂营养均衡的配合饲料,在饮水中定期添加电解多维和抗生素,增强雏鸡体质和抗病力。

3)可以采用网上平养育雏,减少雏鸡与粪便的直接接触,降低 大肠杆菌感染几率。█

猜你喜欢
垫料琼脂桂花树
琼脂基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木屑垫料和牛粪垫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缅桂花树下的校园生活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桂花树的诺言
桂花树
桂花树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