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休诉》中看道具如何协助身体语言

2019-12-12 10:02张欣茹
青年时代 2019年30期
关键词:道具身体语言舞蹈

张欣茹

摘 要:舞蹈是由深刻情感意识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其本质是利用身体语言来完成表达主题情感的任务。道具作为一种符号可以协助身体语言,在强化承载情感等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道具是舞蹈编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通过道具的运用,营造出更丰富的内涵,开拓更为广泛的身体语言。但是,道具的各种功能都离不开与舞者身体语言的配合,道具不应该孤立地作为个体而存在,需融入身体语汇中,成为其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所以,使用道具的作品,创作时应重点强调身体与道具的结合,让道具更好的协助身体语言,以增强道具的使用价值,使之成为完美表达作品主题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舞蹈;编创;道具;身体语言

一、在舞蹈编创中道具与身体语言的关系

在舞蹈编创中道具与身体语言是密不可分的,道具作为一种抽象的力量而存在,不再单纯地为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而为身体语言提供必要的舞蹈条件,而是用道具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及传递的思想和感情,更直接、更强烈地与身体语言对话。

道具一词移植自日本,源自佛家语。佛家称一切可以帮助修道的什物为道具。广义的道具指一切表演艺术中用以表演的器物,如屋里摆放的桌子、椅子,墙上挂着的剑、猎枪,人物手上拿着的香烟、水果等。舞蹈道具与其他表演艺术门类的道具在运用上是有区别的,如戏剧、电视、电影中的道具是营造艺术环境的必需品,是生活的真实再现,它们常常是静止的,它的运动也与生活中的真实运动相一致。而舞蹈道具则不同,它是为丰富舞蹈语汇,协助身体语言,加强舞蹈作品表现力而存在的,它的运动是有节奏的,有美感的运动,是舞蹈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例如舞蹈《休诉》中,道具是手绢,在作品中的表达却不仅仅是手绢,它与身体语言配合表现出各种情态,所以道具协助身体语言来表达其存在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道具是舞蹈编创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身体语言与物体的造型与流动艺术。道具不可能单独作为艺术品摆在舞台上让观众欣赏,它自身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与舞者的身体语言共同产生出其重要的存在价值,是舞蹈编创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身体语言作为一种语言通过舞蹈动作进行表达,它不仅表现自身,还可解释或传达其他更多的内容与含义。舞蹈艺术在产生之初就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发泄方式,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外化。而身体语言也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以人类的肢体为媒介的。这样,从身体语言的角度来讲,人体有节律的表情性运动的主要构成材料就是“运动着的人体”,即舞蹈者以自己的身体为工具来表现对外界的认识,来塑造美的形象,完成艺术的创造。但是,借助一些舞蹈道具来丰富舞蹈的视觉形象,展示舞蹈的动态美,是舞蹈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道具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舞蹈者身体语言的表现力与动态美,它在某些条件下突破了人体表现的局限,拓展了人的身体语言的表现空间,延展了人体运动的轨迹,从而成为运动人体的自然延伸。身体语言借助道具的使用强化了视觉艺术的视觉效果和表现手段,在身体语言中道具独特的使用方式,会产生特有的运动线路和规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和周围世界发生聯系的“叙事”手段。

每个人对物体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正由于存在不同的感受才会出现多种语言结构的表达方式。人们也可以从观察不同物体的性质开始,进而去感受物体的差异带给身体语言的反映。道具的各种功能都离不开身体语言的配合,因此使用道具的作品创作重点应强调从身体语言与道具的结合出发来探索道具的形式语言,以增强道具的使用价值。

二、从舞蹈作品《休诉》中看道具如何协助身体语言

外在表现形式的道具协助身体语言,是人们按照舞蹈的内在需要与美的规律进行改造和展现的。舞者执掌道具而舞时,必然要将内心的“情”融入于手中的“物”。由此可见,巧妙地运用道具协助身体语言,不仅可以大大增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拓展舞蹈动作之外的表现内容,也能更直接的给观众传递信息,更能丰富运动人体的动态表现。下面从舞蹈作品《休诉》中举例说明。

(一)强化承载感情

在创作舞蹈作品时,创作者经常出现凭借某一物品寄托某种精神追求的情况——对心爱人表达情意、对牵挂的人表达思念、对幸福生活表达渴望。此时,舞蹈道具就成了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道具作为个人情感的表现工具,能恰到好处的显示人物的喜、怒、羞、急等种种情态,使许多单凭身体语言很难完美体现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个人情感得到充分发挥与强化。这个“道具”将与身体共同完成对人物的塑造,而这个“道具”一定被包含在抒发情感的空间中。

在作品《休诉》中,一开始,女子已经被休掉了,所以音乐一起就是凄凉缓慢的调子,女子的动作也是迟缓的。手绢变成了一份休书,动作中有把休书扔下又捡起、又吹落等,仿佛明明心情已十分低落,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然后突然变大的动作幅度和大量翻滚、旋转动作,围绕着那份休书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悲伤、煎熬、挣扎与痛苦,代表休书的手帕始终如影随形,令女子想躲也躲不开,想不相信也不行,所以更加痛苦。

(二)营造出更丰富的内涵

舞蹈创作中,身体作为一种语言通过舞蹈动作进行表达,其语言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注重用身体语言去表达主人公性格与情感,而道具的协助能让舞蹈情节更加直接与丰富。人们可以根据某件被符号化的舞蹈道具的形制、材质,作为判断作品地域、民族、时代、人物等属性的依据,这也是道具所具备的认定作品背景及人物特征的基本功能。舞蹈道具还具有另一个特性,即象征性,这一特性能达到增加舞蹈作品文化内涵的作用。同一种道具在不同舞蹈中,编导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所表现的人文精神也会不一样。

在舞蹈《休诉》中,手绢不只代表了一封休书,它还代表了那个给主人公休书、让她又爱又恨的那个男人。在舞蹈中,人们看不到故事情节的演绎或展现,却能感受到一种情绪的宣泄和意念的舞动。那些用现代技法变化后所呈现的手绢的动态,看后会让人觉出几许不同。舞者拿着手绢的一角,将它扛在肩上,伴随各种的舞步,显出几分爱恋、几分淡漠、几分傲然、几分憎恨。而那手绢随着舞蹈演员舞动和舞蹈动作的一张一弛、一起一落,带出几分灵动,让观众看见一个少妇在封建思想束缚下的无助与无奈。

(三)开拓更为广泛的身体语言

道具的运用融入到身体语言当中成为其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承载着动作的发展,而非单纯作为一个文本意象而存在。这种道具的运用方式,可以视为身体语言的延伸与拓展。为了拓展身体语言与道具间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人们可以尝试避开繁重的情节概念跨越道具符号与身体语言的限制,仅把它们当成不同形状、材质、重量的物体与身体语言发生关系。例如面对一把榔头时,可以“遗忘”它的使用功能,只感受它的重量,使身体在榔头重量的压迫下而呈现出某种弯曲内敛的形态,在时空中呈现道具与身体语言的有机结合,使道具具有情感表达的“人性”。

在舞蹈作品《休诉》中,如果没有道具的运用,那么舞蹈演员将会自如很多,没有道具的束缚,可以随意舞动。但有了手绢这个道具,虽然动作会受到框限,但编导会开发出更多与众不同的舞蹈语汇,使道具更充分的融入舞者的身体语言。在手绢和舞者的互动关系中,编导借此表达出旧式妇女被束缚的情态。因此,物体不应该孤立地作为个体而存在,而需融入身体语言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起到传递信息并承载动作发展的职责。

最后,在舞蹈编创中,道具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强烈、更直接的感受。道具表现情感的能力较之身体语言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来的更直接,而这种直接往往能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在身体语言与道具的结合中寻找“语言”。道具作为“信息传递者”的身份为越来越多的舞蹈编创者所重视和运用。它们不仅延伸了人体的线条,使本体的表现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夸张和延展,而且能更加有效地凸显编创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拓展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张力,更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而在舞蹈《休诉》中,当观众看到拿着“休书”的舞蹈演員,就能在脑中浮现舞蹈中所要表现的年代和背景,所以人们可以根据某件被符号化的舞蹈道具的形状、材质,作为判断作品地域、民族、时代、人物等属性的依据,这也是道具所具备的认定作品背景及人物特征的基本功能。根据这些功能传递的信息与情感能让观众更快融入到作品中,领会到编导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编创中道具协助身体语言的运用与表现,不仅是用来传情达意,抒发感情,而且能够丰富和延伸身体语言。道具在作品中的运用,或是强调舞者身份,或是强调舞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或是强调某事件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能使舞蹈作品的表意更为准确,为编导说话、为舞者说话、为作品说话,让观众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作品。例如,一个手绢即可完整解释舞者的身份、地位与所处的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在一个好的作品中,道具的运用具有延伸舞者身体语言表演的动态、丰富舞者表意的作用,它在强化舞蹈表演技巧的同时,更构成了舞蹈作品的表演风格。无论怎样去探索道具与身体语言的运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拓展舞蹈新的可能,也就是将舞蹈道具“编”到舞者的身体语言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融关系。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为舞蹈服务,发挥其特有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青戈.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法]卡琳娜·伐纳.舞蹈编创法[M].郑慧慧,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刘青戈.中外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道具身体语言舞蹈
身体语言
冰上舞蹈搭档
论审讯中身体语言的运用与利用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