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在血液肿瘤化疗儿童中的应用探究

2019-12-18 02:27曾凡娟周一鸣张银花施瑞李彩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11期
关键词:黄芪白血病注射液

曾凡娟,周一鸣,张银花,施瑞,李彩霞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常见的血液肿瘤疾病,约占儿童白血病的70%[1]。该病发病高峰期在0~9岁,预后尚可,约80%的患儿通过化疗、造血干细胞治疗等获得长期无病生存。化疗具有较多的副反应和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如何减轻儿童化疗过程的副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文献报道,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白血病及减轻化疗副反应具有一定的效果[2],但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加以验证。本研究探讨黄芪注射液在血液肿瘤儿童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于我院化疗的血液肿瘤患儿96例。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血液肿瘤患儿;②首次发病且未进行相关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③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肿瘤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以及肝、肾、肺等实质性脏器组织疾病的患儿;③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会批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6.61±2.72)岁;FAB分型:L118例,L213例,L317例;。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3±3.17)岁;FAB分型:L120例,L215例,L313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依据FAB分型采用相应化疗方案,且同种类型ALL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具体参照2006年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修订草案)》。观察组患儿在化疗基础上,于化疗期间给予黄芪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179,规格:10 mL/支)静脉滴注,剂量为0.5~1.0 mL/kg,qd,连续用药至诱导缓解治疗阶段结束。所有患儿均给予适当的对症支持治疗,当出现以下情况应给予输血: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09/L,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至白细胞计数>1×109/L;②血红蛋白<60 g/L,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③血小板计数<10×109/L或有严重出血时,给予输注机采血小板。

1.3 观察指标

①化疗总有效率;②治疗前后用贝克曼流式细胞仪(CytoFLEX,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检测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水平;③不良应发生情况。

1.4 评价指标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血象检查等将化疗疗效分为:①完全缓解(Complete Relief,CR):患儿腹泻、恶心呕吐、发热、食欲降低等临床症状均消失,血象检查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②部分缓解(Partial Relief,PR):患儿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显著好转,血象检查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恢复;③无效(None Relief,NR):患儿临床症状未见显著好转甚至加重,血象检查指标未见改善。

总缓解率=(CR+PR)/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化疗总缓解率比较

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7.50%,对照组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化疗总缓解率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 讨论

化疗药物对人体细胞无选择性,不仅杀伤肿瘤细胞,也杀伤人体正常细胞,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可对儿童造血微环境造成严重损伤,进而影响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3]。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中性粒细胞缺乏、造成严重感染包括重症肺部感染、败血症、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等,进而导致患儿化疗进程被迫中断;另外,儿童化疗方案一般包含多种化疗药物,药性较强,且药物毒性较大,对于机体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儿童来说,耐受性较差[4]。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和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化疗的疗效,也是导致患儿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因此,更加优化的临床化疗方案是提高血液肿瘤儿童临床疗效和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近年来,联合中药治疗在白血病化疗中疗效较好,得到临床广泛认可。中医认为,血液肿瘤患儿本身存在正气虚弱,邪气内侵,而化疗药物可进一步损伤正气,造成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在化疗过程中辅以中药提升正气、补益气血有利于减轻化疗的副作用。黄芪为常用的补气之药,具有补肺益脾、益气散结的功效。黄芪注射液是从黄芪中提炼精制而成,含有黄酮、多糖、甙、氨基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温三焦、补中气、益元气、壮脾胃、生血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有效舒张外周血管,调节机体免疫水平,还能有效保护骨髓细胞的造血功能,是目前用于干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常用方式[5]。临床研究显示[6-7]:黄芪注射液中的多糖成分通过下调EC9706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并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体外实验显示黄芪中甙可通过抑制NB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来发挥抗白血病效应[8]。药理学研究显示[9]:黄芪注射液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从而促进骨髓营养供应,加快物质代谢以及清除肿瘤代谢产物,从而减少代谢产物、自由基等对正常细胞的损伤[10]。该药通过温热滋补、祛湿补阳的效果,能有效营养各脏器及神经细胞,抑制各类病原菌的侵袭,发挥较好的免疫调节功能,降低感染的风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本研究中,给予血液肿瘤患儿化疗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通过设立对照试验,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来评估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总缓解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化疗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芪注射液在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方面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血液肿瘤儿童化疗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并能减轻相关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黄芪白血病注射液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黄芪是个宝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