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仗,必须赢!

2019-12-19 12:02文丨谭冰
遵义 2019年24期
关键词:坝区摘帽攻坚

文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谭冰

务川自治县砚山镇徐家坝新农村(田东/摄)

主战场上的主力军

遵义脱贫攻坚战场,有两个数据特别醒目,也特别让人高兴。

第一个数据:131.9万。

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贫困人口减少了131.9万,从145万减少到13.1万,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近91%,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

第二个数据:2.02%。

遵义贫困发生率从21.3%降到2.02%。赤水市在全省率先脱贫退出,遵义的8个贫困县已有7个实现脱贫摘帽,就在记者成稿时,深度贫困县正安已经通过市级专项检查,达到贫困县摘帽退出标准,进入公示期。遵义成为全省实现贫困县摘帽最多的市州,也是减贫规模最大的市州。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四年前,在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看到当地脱贫致富的群众生活后,总书记这样说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的贫困人口如何脱贫致富,一直以来,都是总书记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第二大城市遵义就是主战场上的主力军。

遵义,地处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多重“身份”于一体,这也意味着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程度深的现实困境依然存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摆脱贫困奔小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都是遵义人民骨子里的自觉。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广大干部群众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激励转化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坚定信心和行动,充分发扬新贵州精神与黄大发精神,奋勇前行,不断缩小与省会贵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脱贫,遵义人骨子里的自觉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改革开放之前的遵义,贫瘠的土地使得粮食产量长期不足,要靠调粮过日子,“黔北粮仓”名不副实,个中心酸不言而喻。

改革开放,为遵义推开了一扇求革求新的大门。20世纪80年代,遵义创造性地提出农业适用技术的“五突破”,使得粮油产量一跃而上,告别了农产品短缺、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新世纪初遵义又继续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五突破”,“黔北粮仓”雏形初现,成为农民奔小康的有效载体。

为实现脱贫致富,遵义人民一直在进行有益尝试。

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它的另一个身份是“四在农家”发源地。改革开放初期,这里的27户村民为了摆脱贫困,在时任村民组长周修平的带领下,开始植树造林,种柑橘、修公路。

十年树木,当一颗颗柑橘树挂满黄澄澄的果子时,罗家坡的好日子也就来了。荷包鼓了,村民自发组织硬化庭院和联户路,整治环境卫生,修建娱乐场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观,他们的经验被归纳为“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从此“四在农家”享誉全国。

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原老支书何殿伦,从20世纪60年代起,带领吃救济粮的村民,拦河筑坝、修水渠,领着村民规模化种植茶叶,提出“培育万元户、消除贫困户、家家农工商、致富奔小康”,建成了中国西部茶叶第一村。

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老支书黄大发,以愚公移山之志,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9个悬崖的“生命渠”,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当地的缺水问题,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这样的“愚公精神”被遵义干部群众称为“黄大发精神”。

今天,遵义许多党员干部前赴后继,登上了高高的大发渠,捧着团结村的生命之泉,听老支书讲“不忘初心”的奉献故事。

黄大发精神到了新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升华为“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

在这些精神的感召下,遵义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打得更加轰轰烈烈,也涌现出了更多新时期的“黄大发”——

有两年帮助汇川区芝麻镇竹元村在悬崖绝壁上修建了22条、总长为60.5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带病依然坚守脱贫一线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省“脱贫攻坚群英谱”先进人物谢佳清;

有带领全村退耕种竹,发展竹业、兴修公路、创办企业的赤水市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

有心里永远装着群众,一心只为村民,回归大地、化作泥土的仁怀市九仓镇三涨水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宜堂;

有在生命最后一年,背着药罐兑现村民20个承诺的余庆县关兴镇沙堆村村主任刘孝刚……

一个个平凡的名字,一段段生动的故事,跃动在遵义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如当年不屈不挠的红军长征精神与革命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写就了属于遵义的脱贫攻坚群英谱。

决战,我们这样寻找出路

近年来,遵义全市上下以新“贵州精神”“黄大发精神”为引领,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聚焦“精准”,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2017年,赤水在贵州省率先脱贫摘帽,为遵义脱贫摘帽打响了第一枪。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让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全域旅游全面开花,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九不增九感”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样板。

砚山镇徐家坝新农村(田东/摄)

2018年,遵义市桐梓、习水、湄潭、凤冈4个县实现脱贫摘帽,成为贵州省减贫摘帽最多的地方,210个贫困村出列,10.52万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02%。贫困户“一长两短”产业实现全覆盖;建成“组组通”公路7662公里,改造农村电网1.42万公里,农村饮水安全新增受益人口25.8万人,行政村4G网络和光纤宽带实现全覆盖;教育、医疗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4万人,改造农村危房2.97万户,整治老旧住房5万户,建设小康房3000户。

2019年是遵义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今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道真自治县、务川自治县光荣出列。截至目前,遵义全市8个贫困县已有7个脱贫摘帽,剩余的一个深度贫困县正安县也即将实现出列,剩下的45个贫困村和13.1万贫困人口也将全部清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脱贫攻坚越往后越难,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越是到吃劲的时候,越要响鼓重锤。为此,遵义决定在群山之间寻找“出路”!

2019年,遵义以全市228个500亩以上坝区为突破口,首创“坝长制”,紧紧围绕“八要素”,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产业提质增效为导向,充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有效整合闲置撂荒土地,全市坝区新增土地流转16万亩,流转率平均提高到70%以上。积极探索“一块地”改革,打破土地界线壁垒和分散经营的生产困局,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革命,确保贫困群众在全面脱贫、稳定脱贫中有产业支撑。

汇川区上庄坝坝区精品蔬菜唱起了“主角”,通过四季轮作,实现坝区亩产值3万元以上;

红花岗区莲池坝区,依托坝区发展起的蔬果产业,乡村旅游如火如荼,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湄潭县共和坝区形成“稻+鸭+茶+菜”立体生态农业,让村民过上了宽裕生活……

入秋以来,各个坝区丰收的捷报不断传来,“黔北粮仓”正向“黔北钱仓”蝶变。

此外,遵义还继续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责任导向,按照以人保户、以户保组、以组保村、以村保乡、以乡保县、以县保市的思路,全面开展横到底、纵到边的拉网式排查,誓要彻底解决在五个专项治理和四场硬仗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牢记历史,铭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英雄们,要记住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与牺牲的老区群众。”革命老区、转折之城遵义的干部群众正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表示:“遵义这三年的变化,比过去三十年的变化还大。遵义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乡变化翻天覆地、社会民生全面进步,老百姓的生活年年有变化、年年有提高,以一市之发展充分印证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与强大生命力。”

遵义的干部群众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及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打造遵义“一地一市”战略目标,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把脱贫攻坚工作继续向纵深推进、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草木葱茏、青松翠柏掩映的小龙山上,当年红军鏖战遵义城的烈士遗骸静静地安息于此,他们默默地见证着这片自己用生命交换而来的土地的发展与变迁。

也许,今天的遵义人民在人民烈士纪念碑前有那份底气与自豪说出:“这盛世,如您所愿!”

猜你喜欢
坝区摘帽攻坚
贵州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普安县新店镇窑上坝区茶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摘帽“清零”,未来可期
丰收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摘帽是起点不是终点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