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耕地保护的探讨

2019-12-20 15:10杜津桥
商品与质量 2019年9期
关键词:耕地农民农业

杜津桥

沛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江苏徐州 221600

1 新农村建设给耕地保护带来的机遇

1.1 新农村建设给耕地整理带来契机

新农村建设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要求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这必然会要求将破碎的耕地地块整合成成片的土地,以便于机械化操作。同时,新农村建设中的道路重新规划亦为耕地整合提供了契机。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组织,多为农户零散种养,既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又不能削弱定价垄断力量,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时农户的零散生产亦决定了耕地的破碎细化,这种细化同时又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近几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社组织,将农户整合,同时对耕地进行重新规划整理,使之集中连片,为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

1.2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确权机遇

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同时,有助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过程,是进一步查清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建立土地登记簿的过程,也是摸清土地利用情况的过程,从而改变农村土地管理基础薄弱的状况,夯实管理和改革的基础,确认农民集体、农民与土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民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1.3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耕地挖潜机遇

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如今农村宅基地布局散乱、破碎的情况。有利于清查一户多宅,超标占地的情况,同时有利于统一规划,建立统一的居民居住区,整理闲置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整理出更多的耕地后备资源。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和乡镇企业集体建设要求统一规划,集约利用。此外,新农村建设可以给居民提供合理科学的宅基地规划,节约村庄用地,促进村庄治理,解放耕地。最后,新农村建设加强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加强了土地开发整理,切实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

2 农村建设背景下促进耕地保护的措施

2.1 加强耕地保护的新理念

(1)生态、数量和质量保护相结合。新时期的耕地保护,特别是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上,不可机械地占一补一,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占补”考核指标,若补充的耕地质量下降,则需要在数量上进行补充,以此来确保耕地质量数量综合水平的平衡。此外,我国同样是一个生态大国,耕地保护为生态建设与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事关我国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耕地保护的目的应是一个由实现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的目标体系。

(2)拓展耕地保护的对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耕地保护观念要革新。以往人们在耕地保护的观念上往往局限于基本农田,类别也囿于水田、旱地、水浇地,但新时期,我们可以将耕地保护的概念拓宽到果园、养殖水面、部分林地、休闲地、轮换地等可以在未来转化为耕地的潜在耕地资源。且这种转变应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特别是果园、养殖水面等,经济动因在农民中始终是耕保最大的动力。

(3)引入耕地保护新主体——资本。新农村建设中很大一个改革,就是农村家庭承包用地的合法流转。这一举措一方面体现了农用地的价值,从而以利促保,唤醒农户的耕地保护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资本下乡,就给我们的耕地保护引入了新主体,即资本主体。资本主体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先进的管理方式、先进的农业技术,焕发农业活力。

2.2 政府发挥在耕地保护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加强征地制度改革

(1)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地方政府广泛存在着政绩观,为了招商引资压低地价,新农村建设以来,有些地方又刮起了一阵“圈地”风,农村中占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更是轻而易举。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观念,建立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改变以往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政绩考核体系,将耕地保护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实行耕地保护问责制。将耕地保护责任分解到责任人,对于不能完成指标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处罚。

(2)提高占用耕地补偿,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新农村建设绕不开也避不过耕地的占用问题,一旦村镇无法处理好两者的平衡关系,就会造成耕地的大规模占用,同时在征地过程中往往无法保障农民权益,更有甚者,有地方将农民的地当成生财之路,违法违规征地,伤害群众利益,引发农民上访,这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要改进征地补偿方式,改变以往的单纯以农业产值的若干倍数进行补偿的方法,补偿时要考虑耕地质量和耕地的生态效益,加大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中用于农民安置补偿的比重。同时引入第三方耕地质量评估补偿机构,对耕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进行评估,以此与补偿款挂钩,从而提高农民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3 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二三产业发展如两具巨型引擎,带动着社会的高速运转,然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作为一个城镇化率53.7%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的幸福牢牢地系在我们有限的耕地资源上。耕地保护与新农村建设不能被割裂,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耕地占用问题,积极把握新农村建设给耕地保护带来的技术、政策、制度上的机遇,为耕地保护打开新局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进行耕地保护工作,打破政府部门间的行政壁垒,提高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耕地农民农业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耕牛和农民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