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师综合能力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2019-12-20 10:11宁金标李志聪韦天有覃伟光张展洪钟宇行
关键词:放射治疗治疗师鼻咽癌

宁金标,李志聪,韦天有,覃伟光,张展洪,钟宇行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疗科,广西 梧州 543002)

随着近年来放疗设备精度和稳定性的提高,计算机及影像设备在放疗领域的应用,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系统误差限制在了较为稳定的水平,影响患者最终治疗误差的因素可能是很大取决于放疗工作人员的能力、意识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三组不同的治疗师在2013-2017年间进行的1046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的首次治疗摆位误差情况,了解治疗实施阶段放疗工作人员对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046例患者平均年龄49岁,中位年龄50岁(11~74岁)。每例患者均实行标准枕+头颈肩热塑膜方式固定,行CT模拟定位,重建DRR图像,利用Eclipse10.0治疗计划系统制定IMRT计划。患者首次治疗时均使用EPID采集正侧位射野图像,验证治疗摆位。

1.2 治疗师的分组

以治疗组长+较为固定助手的方式进行治疗分组,治疗摆位要求两名治疗师共同参与,以组长为主摆位人、助手为辅助的方式进行摆位。A、B和C 三组分别为三个治疗师小组。组长要求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大专以上学历水平,近五年内有到国内先进放疗单位进修半年经历。

1.3 摆位误差数据的获取

利用瓦里安Office Review 10.0软件对EPID采集的正侧位验证片与计划系统生成的DRR图像进行灰度自动匹配,并由影像医师利用骨性标志对匹配结果进行审核,在医师审核结果与软件匹配结果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取软件显示的误差数值。分别得到腹背、头脚、左右3个方向的平行位移量和冠状面的旋转位移量。平移误差>2mm、旋转误差>0.5°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重新摆位,重新摆位后需要再进行拍片验证直至达到以上要求,记录重新摆位的次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三组治疗师各方向的摆位误差进行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重新摆位次数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个治疗师组摆位误差数据

1046例鼻咽癌患者的2092张EPID射野验证片与DRR图像配准,得出患者各方向的摆位误差和冠状面的旋转误差,详见表1。A、B和C组各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布和旋转误差分布。在Vrt(腹背)方向上3个治疗师组的摆位误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A组摆位优于B组(P=0.00)和C组(P=0.013),B组和C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451);在Lng(头脚)方向上3个治疗师组的摆位误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C组摆位优于B组(P=0.015),A和B组(P=1.00)、A和C组(P=0.061)没有统计学意义;在Lat(左右)方向上3个治疗师组的摆位误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4),A组摆位优于B组(P=0.003),A和C组(P=0.201)、B和C组(P=0.337)没有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师组Rtn(旋转)误差没有统计学意义(P=0.648)。

表1 3组治疗师的摆位相对误差结果(mm)和平面旋转相对误差结果(°)(±s)

表1 3组治疗师的摆位相对误差结果(mm)和平面旋转相对误差结果(°)(±s)

注:Vrt表示腹背方向;Lng表示头脚方向,Lat表示左右方向,Rtn表示旋转

G r o u p n V r t L n g L a t R t n A 3 1 8 0.0 5±1.3 6 0.1 2±1.4 8-0.3 0±0.8 2 0.0 4±0.5 1 B 3 5 1 0.4 6 7±1.3 3 0.1 9±1.5 6-0.5 2±0.9 2 0.0 3±0.4 8 C 3 7 7 0.3 2±1.5 9-0.1 1±1.3-0.4 1±0.8 5 0.0 1±0.4 6 P v a l u e 0.0 0 0.0 1 0.0 0 4 0.6 4 8

2.2 重新摆位数据分析

按照平移误差>2 mm、旋转误差>0.5°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重新摆位,3组治疗师需要重新摆位次数的情况如表2所示,三组治疗师之间重新摆位次数没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362)。从重新摆位次数的分布上看,3组治疗师在Lng方向和Rtn旋转方向上占的比重较大。

表2 3组治疗师重新摆位次数结果

3 讨 论

摆位误差直接影响到患者接受剂量的准确性,众多学者为减小相应的误差做了大量的研究[2-5],目前较多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放疗设备精度、体位固定技术和患者生理运动的控制方面,对治疗师摆位情况的研究虽有所提及但深入的研究较少。而治疗师作为放射治疗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担任着放疗患者每天的治疗任务,其主观的摆位标准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放疗的最终效果,所以评估和提高治疗师的摆位技术水平显得更为重要。鼻咽癌首次放疗前的摆位作为后续每次治疗时摆位的参考基准,反映了治疗师的摆位技术水平。通过量化摆位误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参考,可以为治疗师改进摆位流程规范提供引导,为提高摆位技术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治疗师组在摆位误差数据上是存在差异的,这是治疗师摆位综合能力差异的体现。而治疗师综合能力主要受专业教育背景、职称高低、质控意识和服务态度等方面影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放射治疗技术专业教育起步晚,而且以大专、本科教育为主,放射治疗师的专业背景显得极为复杂[6-8],三组治疗师中A和C组为医学专业背景、B组为计算机专业背景,分析摆位误差数据发现A和C组的优于B组,这说明虽然多年的工作经历后治疗师之间专业知识已不占主要作用,但在放射治疗摆位技术上有医学专业知识的治疗师仍有优势,这可能与他们对病理特点、人体解剖等医学方面的认知在日常工作中更容易理解摆位要求和治疗计划有关。学历结构的因素还导致治疗师职称的晋升极为困难,缺乏专业技术资格高的治疗师作为工作中的指导性人员,所以职称高低在摆位技术上同样有所体现,摆位误差上A组优于B和C组。三组治疗师中A组长为中级职称,B和C组长均为初级职称,职称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日常工作的总结性和对学术科研的积极性,职称高的工作人员往往在工作中更能发现、总结自己的不足而努力改进,并积极撰写论文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专业视野往往较为广泛。放射治疗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质控,特别是在当今精确放疗时代对质控的要求更是到达极致,对治疗师参与质控和主动质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A组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放疗质控中去,能深刻的理解设备质控、患者质控在治疗当中的意义,而B和C组则需要以检查的名义去监督才能完成相关的质控,所以在质控意识上的差别也会反映在对摆位误差的质量控制上。而治疗师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够在日常的治疗工作中得到患者的信任,在治疗摆位上可以获得患者更好的配合从而增加摆位的成功率。从重新摆位数据结果显示,三组治疗师在服务态度方面没有差异,大于2次以上的重新摆位次数占比极小,说明三组治疗师对待患者都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综上所述,放射治疗师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患者放射治疗的效果,治疗师之间的摆位技术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需要更重视治疗师的专业培训。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治疗师鼻咽癌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系列性科普
放疗
[失眠男女]
[失眠男女]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