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关联分析

2019-12-24 05:51
新营销 2019年8期
关键词:两业西安市物流业

(西安财经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00)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2009年中国政府发布了“物流业振兴计划”,提出推动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方针。2014年又公布了“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加强制造业物流和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当代社会经济正在经历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过程,人们需求的转变定然会使其将研究方向由传统的产品转到现代化的服务。在工业发展初期,产品制造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目标。但是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社会化生产的目标有所转变,目标逐渐由制造转向服务,产业的主体逐步成为服务业。相对来说,在制造业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大而全,小而全”是行业普遍采取的企业组织模式,也就是说制造企业自身是需要承担产品的制造—原材料的采购—成品商品销售—物流以及金融方面等的所有业务。经过不断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专业化分工和竞争的加剧,资源有了一定约束。此时的企业只能将物流等非核心的业务进行外包,因此就形成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分离现象。物流、金融等相关生产活动的经济个体形成相对独立的市场格局。而分工专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虽有效提高了生产运营效率及专业化水平,但也由此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每个环节中拥有相对独立经济利益的个体之间如何协同合作的问题。尤其是物流业服务过程的各方之间的有效协同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理论意义

理论是支撑实践的基石,将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引入西安市两业联动研究中,建立两业联动协调度评价模型GM(1,N)模型,并且进行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特点。对西安市两业联动协调性进行分析,这对西安市两业联动相关部门把握两业联动发展状况,研究制定相适应的发展对策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2.现实意义

GM(1,N)模型(两业联动协调评价模型)的建立,对西安市两业联动协调发展有了一个衡量,给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指导作用,也为制造业在选择合理外包方面提供参考,同时制定进一步协同发展政策也有一定的科学数据支持,使制造业和物流业能够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联动性现状有据可依,也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

本文从理论上来研究西安市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查阅、吸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分析西安市制造业和物流业概况,其中包括西安市制造业经济概况、西安市物流业现状、西安市物流业的运输情况。在灰色关联法理论指导下构造了西安市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发展协调度计算模型GM(1,2),同时对西安市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两业联动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次,对国家统计局数据库相关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对所得数据进行标准化。利用熵权法对西安市制造业和物流业各指标进行权重计算,计算得出2006—2015年西安市制造业和物流业两业发展水平。最后利用灰色预测法构造GM(1,2)模型对西安市制造业和物流业两业之间的关联进行计算分析。最后给出两业联动、协调发展的建议。

二、模型建立与方法介绍

(一)生成列

在建立GM(n,h)模型之前,为了降低原始时间序列的随机性建立灰色模型提供信息,故在建立灰色预测模型之前,首先需要对原始时间序列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经过数据处理后的时间序列便为生成列。此外累加和累减是灰色系统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

累加是原始序列通过累加得到生成列。累加的规律是将原始序列的第一个数据作为生成列的第一个数据,将原始序列的第二个数据加到原始序列的第一个数据上,其和作为生成列的第二个数据,将原始序列的第三个数据加到生成列的第二个数据上,其和作为生成列的第三个数据,按照此规则进行下去,便可得到生成列

针对非负性数据,随机性与累加的频数相关,次数愈多,随机性愈弱,随着累计次数无限增大,便可以用非随机序列代替随机序列。通常情况下,可用指数曲线逼近表示多次累加后的随机序列。

(二)GM(n,h)模型的建立

对描述对象做动态、连续、长期的反映依赖于微分方程模型GM(n,h)模型。从原则上讲,某一灰色系统无论内部机制如何,只要能将该系统的原始表征量表示为时间序列{X(0)(t)},并有{X(0)(t)},t∈N,∀t∈N,{X(0)(t)}≥0(N表示自然数集),即可用GM(n,h)模型对系统进行描述。若系统具有n阶导数,h个变量及原始表征量。

以下给出GM(1,N)模型的参数包表示。

GM(1,N)模型的一级参数包(a,b2,…,bN),记为P1,

P1=[a,b2,…,bN]T

若n>N+1时,则P1在最小二乘法准则下有

P1=(BTB)-1BTY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需要客观赋予权重,我们引入了熵权法,在实际问题中,由于各指标的不同情况,我们采用熵权法来获取客观的指标权重数,具体操作为通过信息量得出各指标的熵权数,最后由熵权数来修正不同指标的权重。

各指标的最终权重通过提供指标的信息量以及综合指标的重要性两个方面来确定。现有m个待评项目,n个评价指标,如此形成了原始数据矩阵R=(rij)m×n:

其中rij为第j个指标下第i个项目的评价值。

计算各个指标值权重的方法为:

(1)计算第j个指标下第i个项目的指标值的比重Pij;

(2)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ej;

(3)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权为Wj;

三、西安市制造业和物流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西安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取积极发展措施,西安市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经济发展中心,吸引世界各地投资商前来投资,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迅速。西安市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拥有殷实的制造业基础。同时西安市地处中国西部优势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属于西部交通枢纽,对西安市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一)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1.制造业规模分析

西安市属于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制造基地,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2006年,西安市工业企业单位数为3 375个,2006—2015年间工业企业单位数基本呈上升趋势。到2015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增至5 413个,制造业从业人数也增加至104.4万人。整体来看,西安市工业发展迅速。

2.制造业运行效率分析

西安市制造业产品销售率在2006—2015年保持在95%以上,且总体呈上升趋势。实际利用外资额从2006年的536 025万美元猛增至2015年的3 085 560万美元,充分说明西安市经济发展吸引外资的能力。

3.制造业主要行业贡献率分析

从2015年西安市制造业各行业贡献率可以看出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占总体比重较大,体现出西安市近年来轻工业发展迅速。摆脱了以单一的重工业为基础的制造业模式,使陕西省工业发展模式更加协调、全面。

(二)物流业的现状分析

2014年西安市全年完成货运量157 012万吨,完成货物周转3 521.46亿吨,分别比2013年增长10.9%和10.0%。包括公路货运量11 9343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1 917.45亿吨,分别比2013年增长13.1%和13.8%。铁路货运量37 483万吨,铁路货物周转量1 603.38亿吨。

四、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根据长安大学姚斌和惠巧鸽对该课题的研究以及国内学者的分析。文中建立了GM(1,2)模型,选取了制造业、物流业相关主要指标。

(二)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根据2016《陕西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搜集整理而得到。

2.数据预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的标准化也称无量纲化、规范化。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使各个指标对总体的影响减弱。

本章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所利用的公式为

从图1可以看出2006—2015年西安市制造业和物流业稳步发展。近年来西安市物流业发展迅速,离不开各方面的推动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西安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国西北中心地带。而西安市制造业发展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全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制造业属于重点转型产业。

图1 2006—2015年西安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水平

(五)西安市两业联动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1.西安市制造业对物流业作用机理分析

(1)建立GM(1,2)模型

(2)参数估计

则P1=(BTB)-1BTY=(0.750 3,0.880 4)T

西安市制造业与物流业二者所构成的系统中,由于a>0,说明西安市制造业自身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可以在未来获得持续的发展;b>0,说明西安市制造业对物流业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西安市物流业对制造业作用机理分析

西安市物流业与制造业两者构成的系统中,由于a′>0,说明西安市物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能,可在未来获得持续的发展;b′>0,说明西安市物流业对西安市制造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西安市制造业和物流业现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西安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近十年来制造业发展迅猛,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数基数较大。

(2)十年间,西安市制造业产品销售率保持在95%以上,且总体呈上升趋势,吸引了很多优势资源,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3)近年来,西安市制造业不断的由单一的重工业向多元化、协调、全面发展。

根据西安市制造业和物流业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西安市制造业自身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可以在未来获得持续的发展;西安市制造业对物流业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促进西安市物流业积极发展的重要力量。

(2)西安市物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能,可在未来获得持续的发展;西安市物流业对西安市制造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仅对西安市两业联动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制造业包含很多不同的行业,这些不同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协调性是存在差异的,而且西安市制造业经济结构与我国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异性。所以对制造业中的某一具体行业或与其他地区的两业联动发展协调性及整体水平的研究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另外,对于标准化的计算,存在很多方法,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选取不同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

(二)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及计算给出以下建议:

针对上述结论,为了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给出以下建议。

(1)制造企业应增强其核心业务及其竞争力,以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

(2)物流企业在增强基本业务的同时,不断强化增值服务,努力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为了促使实现陕西全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产业间协调度提升,应该加大力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明确优化方向,选择升级重点,综合各区块优势特色,持续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3)引进优势资源提升产业结构向可持续、绿色、高效型经济发展,加强自身建设。可以通过吸引外资优化产业升级。

猜你喜欢
两业西安市物流业
以“两业融合”壮大实体经济
全省唯一!大湾区“两业融合”高地如何炼成?
亲子创意美工展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两业”共进敲响百姓“幸福门”
123的几种说法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