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研究

2019-12-24 03:20廖一园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文献素养信息

廖一园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100876)

0 引言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1999年,我国学者王吉庆提出:信息素养是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等方面的修养和能力,包含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和能力等多个方面[1]。之后,陈维维和李艺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个体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和传播等方面具有的能力[2]。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因此,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之下的政策要求。

1 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文献定量研究

1.1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历程

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CNKI库中,以“中小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的搜索条目,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过滤,剔除相关度不高的论文,选出了有关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论文共计132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发文年份来排列,得出图1所示的年份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关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历程,在短短10年时间,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图1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历程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关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2008年发表的关于信息素养的论文中,多为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研究不够深入,之后3年,论文数量的处于一个平稳的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12年发布了《为21世纪培育教师和学校领导者:来自世界的经验》的研究报告[4],该报告中指出了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的十大核心技能,其中就包含了信息素养。此后,关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总体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说明我国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越来越重视,信息素养开始成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主题。

1.2 文献资源类型分布

根据检索到的文献,分成会议综述、硕士论文和期刊论文3类,通过统计分析后得到分布占比(见图2)。说明我国关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学术会议并不多,这导致会议综述类型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且硕士论文只占不到总体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有关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更多是受到了一线教师的关注,而现在较高层次的研究者也开始了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从2017年开始对信息素养进行多方面研究,并且发表了数篇核心期刊论文。越来越多的高层次研究者开始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有助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图2 文献资源类型分布

1.3 文献来源分布

根据文献期刊的来源,从检索到的132篇文献当中选取来源是核心期刊和发表超过2篇有关文献的普通期刊进行调查统计,以此来确定关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文献水平,分析研究质量等问题,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来源分布

核心期刊共有9篇,其中《中国电化教育》有8篇,《现代教育技术》有1篇,仅占总体的7%。由此可见,有关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数量不尽人意,大多数的文献都是发表在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普通刊物当中。而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尽管我国已经开始加强了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一线中小学教师进行开展的,还没有从理论形成模式,仍需要更多的高层次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完善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体系。

2 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文献定性研究

2.1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陆畅在《基于BIG6模式的小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课程设计研究》中,提出了将BIG6模式运用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当中,将教学分为六个阶段。随着时代和技术在不断进步,新型的教学模式也被运用到了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当中。魏霞将翻转课堂的理念运用到了其中去,将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的基本知识通过课前资源和课前自主学习来获取,主要是以微视频的形式来进行的,而在学校课堂中,让学生主要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内容,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知识的主要获取途径是来源于老师的教授,翻转课堂引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之后的实践教学当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5]。赵志安提出,在设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中,应创设教学情境,这样有利于将枯燥无味的抽象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从而更方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6]。柯丽芬将任务驱动引入到信息素养教学当中,通过任务驱动,帮助信息素养教学[7]。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索在新型的科技产品运用到信息素养的教学当中。刘欣研究了将乐高机器人带到课堂当中,乐高机器人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新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8]。

2.2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适合于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研究。

在2000年出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应当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信息创新、利用信息以及信息意识和信息交流等六个方面[9]。该课程指导纲要为之后设计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研究提供了基础。《中小学生ICT素养评估体系研究》最终确定了“意识行为、基本技能、应用创新、法律道德”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10]。本地化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设计,意味着我国的信息素养研究来到了新的阶段,有效地推动了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和信息水平提升。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对世界各地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对比。分为三大类,即核心测评指标,次核心测评指标,边缘测评指标。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中小学生在信息素养培养与提升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面临的威胁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合适与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13项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①信息意识与认知;②信息科学知识;③信息应用与创新;④信息道德与法律[11]。

2.3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了解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战兴风对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并且提出了针对现状改进的对策[12]。张蓉通过对宁夏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估研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教师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13]。高轶俊对陕西省宝鸡市农村小学生信息素养展开调查,发现导致宝鸡市农村小学生信息素养落后的主要原因:①教育观念陈旧;②农村地区学校信息基础设施落后;③信息技术师资短缺而且地位边缘化;④家长的文化水平、观念制约着学生信息素养[14]。

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能够发现本地化的个性问题和跨区域的共性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研究和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3 思考及建议

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不被重视、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以下是针对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研究提出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3.1 研究团队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提升

我国高水平大学在此领域的研究偏少。信息素养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研究团队人员的多样化,能有效地扩展研究者的视野和研究的广度。随着研究团队综合水平提升,能更好地提高研究层次,推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

3.2 将更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引入到信息素养研究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大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将机器人引入到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当中,就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研究者将更多新技术和新理念引入到信息素养研究中,研究新技术和新理念对信息素养教育所带来的变化,之后再设计出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从而改进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这是对信息素养研究的拓展和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

3.3 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研究

由于信息技术课学科背景较弱,不太受到重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是一种提高信息素养研究地位的有效途径。在基础学科当中,涵盖了信息素养的内容,研究者将信息素养教育整合到其他学科当中,吸引更多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这不仅能扩大研究团队,还能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地位。

4 结语

在当今时代变革下,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当代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研究方面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吸引更多的高层次研究者加入到研究团队当中,其次,需要将更多新技术和新理念引入到研究中,拓展和创新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研究,最后,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信息素养研究地位,使得我国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研究能够保持不断发展进步的良好趋势,最终帮助我国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文献素养信息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第二单元·素养测评
第一单元·素养测评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订阅信息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