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献分析

2019-12-24 03:20张月华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博士论文期刊论文

张月华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1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1 信息技术

1993年的美国信息技术公路建设计划拉开了信息技术的序幕,而1995年项国雄分析了信息髙速公路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结构、教有观念等产生的影响。张一春指出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改革。信息技术主要指基于计算机的各种技术。信息技术要求个体具备信息素养,即检索、筛选、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在培训技术方面,加涅等人认为,未来的培训技术包括了整合的浸入式技术、无线上网、超宽带模拟与课件、分布式智能等。

1.2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教师,这里的教师主要包括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二是针对学生,这里的学生主要是高校的师范学生,即未来的教师,他们在师范学校学习专业知识,以具备教师所要求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而教师专业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又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师职前培训,职前培训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半年或者一年以内不承担教学工作,主要任务是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和负责教学管理类工作。二是教师职后培训。很多教师上学的学习课程并没有现在的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教师要学会这些技术和产品,并教授求学时没有学习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的自学和参加培训。

2 对知网期刊中相关研究的数据分析

2.1 论文发表年度统计

文献均来自于中国知网上的的主要和权威期刊论文。检索条件是中国知网的核心和CSSCI期刊的数据检索时间为2003~2017共15年,检索的主题关键字为“信息技术”并含“教师专业发展”,总共有388篇论文。

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研究大致起步于2003年,2003年图1呈现了2003~2017年间,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论文在国内核心和CSSCI期刊上发文数量的变化趋势。

图1 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论文时间序列

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在2003~2017年间的的峰值出现在2005、2010、2016年这三年,在2011~2016年的这6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从发文的期刊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两个期刊的发文数量合计达到140,占比超过了36%。而发表数量前5的期刊信息如表1所示。此外,从发文机构的分布情况看,国内在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机构也较为集中,如表2所示。

2.2 期刊发文数量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期刊的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的专题领域。此外,从发文机构的分布情况看,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文的科研机构也较为集中,如表2所示。国内只有40个科研机构(含1个教育技术协会和2个电化教育馆)在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2篇以上核心和CSSCI的期刊论文,科研机构平均发文为6篇,但中位数为4篇,众数为3篇。其中第一篇有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章是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上的。

表1 国内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论文发文数量前5的期刊(2003~2017)

表2 国内在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表的机构分布(前5)

2.3 机构发文数量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关注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是教育技术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

2.4 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统计

2.4.1 高频作者分析

其中388篇期刊论文的作者表3篇及以上论文的高频作者(第一作者)有12人,除孙祯祥发表5篇外,其他11位第一作者均发表了3篇,论文总数为38篇。除1位来自苏州市电化教育馆和1位来自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外,对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持续性研究的作者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共有36人。

2.4.2 主要研究机构统计

通过进一步对全部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进行归类统计,列举发表文章2篇以上的单位如表3所示。表3显示,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是各级师范院校,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是该主题研究的主力。这些学校也是教育技术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

表3 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表篇数统计

2.4.3 单位类型分析

本研究将作者所在单位划分为3类:中小学校、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馆等),之后对全部文献的第一作者单位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得出结果为:高等院校占88%、科研机构占6%,期刊本身占4%,中小学仅有2%。经过数据统计,发表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论文的期刊共57种,其中4本教育技术类期刊和1本教学与管理共发表论文208篇,超过全部论文总数的一半。极少有中小学校教师或教育研究机构的作者能够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2.5 主题词共现分析

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献的主题词共现和文本聚类分析结果如图2。主题词的大小和其相互的远近联系看出,对中小学教师以及环境、能力、课程等方面关注较少。

图2 国内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主题词共现

2.6 词频统计表与关键词聚类树图

利用Excel高频词统计分析没有对相似的高频词进行总结归类,最终得到了如表4所示的国内外图书情报学高频关键词列表,限于篇幅只列出前23位,对于后续分析中使用到的关键词频率分布列表不再列出。

表4 国内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高频关键词

通过关键词看,对于农村教师的关注较少,而要在2018年招聘9万名农村特岗教师,而且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等的补充,其中最多招聘的省份是河南、新疆、广州。就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一般比例很少,河南信阳9年来招聘的音体美和信息技术教师占24%。但是留下来的特岗教师有九成。用Excel对关键词进行文本筛选,有16篇关于农村的文献。其中针对农村教师紧缺的问题,何雪玲提出要培养农村小学的全科教师,要求这些教师在掌握语数外主科知识的条件下,根据兴趣和能力承担音体美和信息技术等课程,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的学习和让学生开展研究型学校。而另一方面,要求入学的师范生具有教育科研的意识并培养其能力。王瑜龙指出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他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通信的相关硬件设备投入,完善评价标准、改善培训方式等的措施。

3 知网硕博士论文相关研究分析

3.1 论文发表年度统计

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库中以“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词检索出的学位论文年度分布情况发现,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在2003-2017年间的的峰值出现在2004、2007、2012、2016年这四年,在2014至2016年的近3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3.2 论文学科专业统计

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信息,812篇论文的“学科专业”中,教育技术学占52%,课程与教学论占16%,由此看出,教育技术专业是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这与多所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为“计算机教师”有关。

3.3 学校及导师统计

812篇硕士和博士论文来自92所高校,并且其中45所谓为各级师范大学或学院,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相对集中的。其中92所高校这15年来的硕博士论文的平均数量为8篇,而众数为1篇。就对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相关硕博论文来看,其中硕士论文共有721篇,来自89所高校。而博士论文共有91篇,来自24所高校。其中19所高校既有博士论文,又有硕士论文。仅有博士无硕士论文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论文的5所学校为北京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其中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博士论文总数为70篇,其博士论文有32篇,占博士论文总数的33%。而东北师范大学次于华东师范大学,有20篇博士论文,占博士论文总数的22%,两所学校的论文数量总数超过博士论文总数的半数。表7列出了毕业论文数超过37篇的9所学校及其部分指导教师进行分析发现,这9所学校的硕博士论文数量共407篇,超过半数。9所高校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及西南大学。并且9所高校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硕士论文相比其他学校数量排名靠前。而列出了9所高校的32位指导教师,32位导师指导的论文数量共有217篇。其中指导了10篇以上论文的导师有5位。江西师范大学的项国雄教授指导论文15篇,首都师范大学的王陆教授指导论文14篇,西北师范大学的郭绍青指导论文13篇,东北师范大学的董玉琦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的张文兰教师均指导论文11篇。

3.4 高频词统计列表

812篇硕博士论文共有3524个关键词,不重复的关键词共有1524个,下表列举出了出现次数为17次以上的关键词24个。见表5。与核心和CSSCI关键词列表相比较,与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关键词列表的关键词其共有15个关键词,分别是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培训、TPACK、教师、策略、教师教育、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期刊的另外8个关键词是教师专业化、信息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学、信息时代、发展策略、信息技术课程,而博士论文的另9个关键词为教育技术能力、对策、知识管理、影响因素、学习共同体、师范生、现状、校本培训。

表5 国内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高频关键词列表

4 结语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仍需提高,需要加强对课堂的观察,对教学的反思和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做研究要基于问题,而高校研究者很少基于真实的课堂问题,大部分以对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居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根本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与要求来改进。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应对终身学习需要的能力,要使学生能够在大数据时代具备信息筛选的信息素养能力,不在数字世界迷航,而且更要注重对学生数据隐私的保护。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期刊论文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期刊审稿进度表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博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