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最鲜明的底色

2019-12-25 06:00文丨
遵义 2019年23期
关键词:长征红军革命

文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陈 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

遵义是红色资源大市,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重大影响,与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并称为五大红色革命圣地,有着宝贵的红色资源、革命遗产和革命故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遵义市以红色教育基地和政治生活馆为重要载体,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多形式讲述遵义故事,奋力推动主题教育高质量、特色化开展。

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是遵义这片热土上最鲜明的底色。

红军长征期间,在遵义转战95天,留下了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遗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苟坝会议会址等数百处革命遗址遗迹、2000余件遗物等丰富的红色资源。

在开展主题教育中,遵义紧紧依托革命遗址遗迹、红色教育基地,通过上一堂红色党课、参观一处革命遗址、重走一段长征路、听一个长征故事、唱一曲红歌等丰富灵活的形式,多样化、多渠道讲述遵义红色故事。

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是总书记到过的地方,不少党员沿着总书记视察过的路线,去看花茂村近年统筹推进精准扶贫的成果,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并在苟坝会议陈列馆,通过实地参观图文史料、聆听讲解,了解苟坝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通过参观苟坝会议陈列馆,给我们上了一堂立体、生动的党课,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洗礼。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梁新如是说。

作为红军走过的地方,赤水市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致力于将红色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打造成为红色文化现场教学课堂。目前,已建成赤水红军烈士陵园、红一军团陈列馆、中共赤合特支旧址、警示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政治生活馆等红色文化场馆基地。

赤水市通过文献资料、图文实物展示、声光电相结合,使主题教育更加丰富生动。比如:赤水旅发公司打造的“四渡赤水”VR战争体验、大同古镇打造的“四渡赤水”真人CS等红色文化体验项目,深受游客欢迎。

与此同时,赤水市积极组建红色宣讲队伍,广泛开展红色文化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活动。红军四渡赤水烈士陵园管理所、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等管理机构聘请专职讲解员或志愿者讲解员进行培训,提供义务讲解服务。

其中,有30多年来,凭着对英烈的景仰,不收取一分报酬的红色义务宣讲人肖义伍,听他讲解的干部、军人、学生、农民约3万多人。

“英雄不能埋没,英雄的事迹不能忘记,让大家了解他们,这是我们的责任。”肖义伍坚定地说,“我会坚持当好红色义务宣讲员,讲好长征故事、红军故事,我要一直讲到讲不动为止。”

赤水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党性教育所思、所感、所悟带到工作中去,把优良革命传统、艰苦奋斗的作风融入到党性修养全过程,以过硬的政治素质、高超的业务水平、优良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三服务”能力和水平。

“青杠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第一仗,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我党有史以来参战人员“级别”最高的一场战斗。在这里,3000余名红军英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长眠于此。

我和国旗合个影(颜学彬/摄)

如今,在青杠坡战斗遗址,党员们在鲜艳的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这里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展现出红军长征中最精彩、最传神的军事行动,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革命精神。让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有更深的认识,对党创立的社会主义道路有更深的理解。

红色资源是红色基因的“孕育地”“储存库”,挖掘并运用好红色资源,是革命老区遵义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必须要做好的时代答卷。

追寻闪光足迹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遵义会议陈列馆时特别叮嘱:“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

每一处红色遗址、每一件红色文物的背后,都蕴含着传奇的红色故事,承载着伟大的革命情怀,折射着无数革命先辈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

遵义市搭建形式多样的载体平台,让党员干部通过亲身体验、参观学习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并且付诸实践,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构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主题教育新模式。

与遵义会议会址紧邻的杨柳街,是中心城区历史遗迹保存较好的老街。在这里,红花岗区老城街道与遵义会议纪念馆联合打造了开放式党性教育基地“党员政治生活街”,将党性教育活化为可看、可听、可参与的生动教材,由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邓小平住居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阵地组成。

红花岗区十二小举办《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

“我们围绕主题党日,实现‘月月有主题’,辖区党组织轮流到这里开展红色宣讲、红色演出,定期邀请老革命、老党员讲述长征故事,重温峥嵘岁月。”老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颜学彬告诉记者,自“党员政治生活街”建成以来,每天吸引着大家驻足观看、预约讲解、学习交流,实现了党性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汇川党员政治生活馆依托遵义三线建设博物馆而建立,是全市首个党员政治生活馆,以“七区一馆”为架构,集展览展示、党性体验、交流互动及服务功能于一体,面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党史教育、党章党规学习、党建理论宣传、党课示范教学等,让党员实现看有氛围、听有故事、话有场地、展有平台。

在这里,全国优秀基层人民警察、贵州省劳动模范、洗马路派出所所长、党支部书记陈丽容向很多党员讲述过自己的“入党初心”与奋斗历程,还为20多名新党员送上了“政治生日”贺卡。

党员姚蕊说道:“听完陈丽容所长的讲述与分享,我感触颇深,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今后,我将时刻谨记党员身份和使命,常怀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桐梓县依托红色资源打造党员政治生活馆——“红军长征在桐梓纪念馆”,馆内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让红色资源现场化、可视化、具体化,将长征精神贯彻到主题教育全过程,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近段时间,这里成了桐梓最热闹的地方,一批批党员干部在寻根溯源中追寻红色记忆,接受思想洗礼,汲取前行力量。党员董明理在参观时动情地讲道:“我们在这里通过听红色桐梓故事,看红军长征在桐梓的图片以及雕塑,看红军长征日志、老红军在桐梓的回忆录,触摸历史、感悟使命。”

国庆前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在遵义市档案馆开展,一页页手稿、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视频,珍贵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构成了全面立体、内涵丰富的档案文献展。

遵义市党员干部及群众闻讯前往参观,跟着讲解员一路前行,认真聆听解说、驻足观看展图,仔细研读史料,共同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和使命担当。

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展览,为遵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了一个生动课堂,对弘扬红色基因、锤炼意志品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遵义人正在踏着先辈的足迹,重整行装再出发。

猜你喜欢
长征红军革命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少寨红军桥
中国的出行革命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