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常州某区纺织印染企业耗能排污论纺织产业竞争力现状

2019-12-27 02:07孙爱华
染整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能耗污染物经济效益

孙爱华

(1.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2.常州市新型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常州 213164)

纺织业是耗能、耗水大户[1],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显现,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频向纺织业发出警示[2],行业面临成本上升,环境、资源、能源等压力[3]。常州作为老牌纺织工业基地,各类纺织印染企业的发展规模、工艺设备先进程度、节能减排措施等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4]。提升产品质量、附加值,降低水耗和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产业升级的必然途径[5]。为了了解常州某区纺织服装业能耗、水耗、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等现状,促进环境质量整体提升,课题组对纺织业较集中的天宁区2 个街道,共43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并对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在汇总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总结常州纺织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中的主要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产业升级政策提供参考[6]。

1 常州纺织企业基础信息现状

1.1 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产业升级潜力大

园区企业主要从事棉及棉型织物、纱线、针织物、成衣、毛织物的相关处理,尤其以棉及棉型织物相关处理为主。园区企业产品构成较齐全,涉及棉、毛、麻、化纤、散纤维、纱线、针织物、成衣的染色、印花、整理。根据国家统计局印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对企业从业人员数和营业收入进行统计,把企业规模分为4 种类型,各类型比例见图1。由图1可知,70%的企业属于小型和微型企业。

在企业具体人数规模上,千人以上企业和20人以下微型企业均占比5%左右,65%的企业人数在20~300 人,说明天宁区企业现有职工人数规模不大。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需要职工数明显减少;二是企业规模本身不大。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资金实力、偿还债务的安全性。本调查也对企业的总资产规模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企业总资产在4 000 万~40 000 万元的企业数占65%,总资产在4 000 万元以下的占28%。因此,该区企业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小规模企业虽然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方面投入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对较弱,但企业转型升级较灵活,易于提升竞争力。

企业占地为其工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一般占地面积的大小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发展空间。占地面积越大,占有公共资源越多,理论上应产生更大的价值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园区企业平均占地面积为40 667 m2,说明调查区域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但总资产规模优于其他行业。

1.2 企业间盈利差异大,规模以上企业盈利优势明显

企业生产、销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带来利润,利润情况说明了企业的成长速度和高度。虽然园区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但企业利润状况良好,实现利润数额超过1 000 万元的企业占比约14%,甚至有一家企业利润超10 000 万元;利润在100 万~1 000万元的企业占比达40%;利润低于100 万元的企业占比约33%;但也有14%的企业呈亏损状态。从实现利润能力来看,企业之间存在差异,销售状况良好。

从企业利润率角度看,平均利润率为3.9%。其中,有2家企业利润率超10%,占比4.7%;企业利润率在5%~10%的有6家,占比14%;部分企业的利润率低于5%或呈亏损状态。整体利润率水平处于中等,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有较高的利润率。

1.3 企业技术人员占比、研发能力有所提高

企业技术人员学历情况反映了企业的研发能力。我国对高新企业科技人员占比的要求为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在调查企业职工中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占比情况时发现,有2家企业(占比约5%)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9%的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在20%~30%;42%的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在10%~20%;也有44%的小型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占比不足10%。整体来说,园区企业职工工程技术研发人员比例符合园区企业规模,56%的企业达到或超过高新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要求。

园区企业在升级改造过程中,注重企业产品的技术研发,目前有51%的企业(共22家)设立有专业性技术研发机构,这些研发机构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科技人员占比还有待提高。企业升级改造需要一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以目前状况来看,企业更需要注重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利于企业转型和升级改造。

1.4 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有针对性

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是外部技术供给动力和内部技术需求动力的共同结果[7]。园区各企业根据自身工艺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利用了一些节能技术。例如,有44%的企业采用了余热再利用,37%的企业对洗涤水进行了循环回用,14%的企业实施了油水分离措施,2%的企业安装了废气喷淋吸收装置。在采用新能源方面,有7%的企业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5%的企业加装了太阳能热水节能装置,2%的企业进行了风力发电。

园区企业根据其自身特点,拥有特色生产工艺线,现有生产设备台(套)数都不低。这些生产线和设备中属于国内外领先、先进的占比约37%。其中,有4家企业自认为生产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 家自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认为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的分别占7 家和5 家。另外,园区部分企业采用了ERP系统、自动化料及自动打样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化控制工艺。

1.5 企业产能受环境影响,积极提升自身品牌建设

因纺织产业污染较大,受环保影响较大,再加上市场环境影响,各企业基本都未能满额生产;生产情况差异较大,企业平均利用了68%的生产能力。其中35%的企业高负荷运行,产能利用率在80%~100%;37%的企业中等负荷运行,产能利用率在50%~80%;21%的企业低负荷运行,产能利用率低于50%;另外有3家企业满负荷运行,占比约7%。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运行情况良好,满足基本存续需求。

为适应环保、安全、市场的需求,企业也在积极提升自身品牌建设,通过获取各类认证来适应市场,共计有38家企业开展了相关认证,占比88%。在各类认证中,清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体系、ISO 14001 环境体系认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认证比例相对较高,占比分别为53%、49%、49%、47%。企业认证种类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对其生产业务影响较大,可提升自身品牌。

2 常州纺织企业生产消耗、排污和设备现状

2.1 企业能耗和水耗水平有优势,个体间有差异

为适应环保要求,园区企业现已积极、全面停用了煤炭,无小型锅炉等用煤设备,主要能源为电、天然气和所购蒸汽。调查显示,2017 年度企业共用电2.778 5×108kWh,购买蒸汽量为407.80万t,天然气使用量为3 027.14万m3,综合能耗共计467 046.6 t标煤,区域企业平均单位能耗综合经济效益2.47 万元/t 标煤。“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显示,“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综合能耗由50 kg标煤/(100 m)下降到41 kg 标煤/(100 m),减少了18%。园区企业平均综合能耗为30.18 kg标煤/(100 m)(产品类型较多的企业未参与统计),整体能耗低于行业平均能耗。

调查显示,2017 年度企业共取新鲜用水1 692.68万t,重复用水量692.08万t,共计用水2 384.76万t,企业水重复利用率平均为29.0%,区域企业平均水耗综合经济效益为483 万元/万t,企业单位产品平均水耗为2.61 t/(100 m)(产品类型较多的企业未参与统计)。“纲要”显示,“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水重复利用率为30%,单位产品水耗由2.5 t/(100 m)下降到1.8 t/(100 m),减少了28%。园区企业水重复利用率基本达到平均水平;园区企业单位产品平均水耗未达到“十二五”期间水平,因为有2家企业单位产品水耗太高,导致整体水耗水平降低,若不考虑这2家企业的水耗数据,则园区企业单位产品平均水耗仅为1.39 t/(100 m),明显优于平均水平。

2.2 主要污染物控制与时俱进,已有措施

纺织业在多年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运行下,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已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成为污染防治重点行业之一[8]。由于我国针对纺织业废气排放和控制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9],对气态污染物的监测要求暂时还不高,因此,未能显示主要的气态污染物现状。但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民众环保意识的加强、国家对环保的政策调整,纺织印染企业对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和监测需求会越来越大,企业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大气污染物的处理,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园区企业已意识到环保问题,部分企业已开始使用水膜喷淋和静电处理工艺,虽不能去除所有污染物,但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染物排放。相信一旦政策对废气处理有排放要求,企业会立即采取更主动的措施。

对于废水,调查年度内企业共排放废水1 711.67万t,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以CODCr、氨氮、总磷为主,有些企业色度、硫化物超标也较严重,区域企业共计排放CODCr约760.37 t、氨氮约340.9 t。企业都根据园区污水处理厂要求,建立了一级、二级废水处理工艺,对产生的废水预处理后达接管标准,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更有部分企业设有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对产生的废水处理后达回用水标准,再用于生产,减少废水的排放总量。

园区企业的固体污染物主要是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根据调查,年产污泥量最多的达8 000多t,产生的污泥大多送天宁区常州广源热电有限公司进行焚烧无害化处置。

2.3 企业拥有符合自身特色的生产线及生产设备

园区企业根据其自身特点,拥有特色生产工艺线。虽然企业设备台数统计方式略有差异,有按整套统计,有按单个独立设备统计,但整体来看,各企业现有生产设备台(套)数都不低,平均168台(套)/家。从数量上看,园区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些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具体表现为:一是近1/2的生产设备使用年限短。这些生产线中,建成的连续式处理设备和工艺有47%的在5年以内,33%的设备已经使用超过5年,20%的设备已经使用超过10年,也有部分企业存在落后和需淘汰的设备。二是生产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程度。这些生产线和设备中属于国内外领先、先进的设备数量约占37%,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企业产业升级改造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

2.4 原辅料及助剂使用种类丰富,竞争多样性好

企业所用染料主要有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和分散染料,以活性染料、直接染料为主,统计年度使用染料共7 966.14 t。助剂使用情况复杂,主要根据各自需求使用,种类繁多,明确写明种类的有10多种,统计年度使用助剂共39 156.42 t,包含使用量较大的碱液。

3 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3.1 企业综合评价内容

本次企业调研以单位占地综合经济效益、单位能耗综合经济效益、单位水耗综合经济效益、单位排污综合经济效益4 项指标为主,按所占比例得出企业综合评价得分,以判断企业竞争力。

3.2 企业综合评价方法

企业综合评价得分=企业单位占地综合经济效益/区域企业平均占地综合经济效益×50+企业单位能耗综合经济效益/区域企业平均能耗综合经济效益×20+企业单位水耗综合经济效益/区域企业平均水耗综合经济效益×10+企业单位排污综合经济效益/区域企业平均排污综合经济效益×20。其中,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实缴税收×80%+利润×20%。企业综合排污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N,当4 种污染物都具备时,N取4,只具备3种时,N取3,以此类推。

3.3 企业综合评价结果

各项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综合效益越高。由图2~5可知,从各效益值来看,各企业占地综合经济效益平均为199.4 元/m2,有27.9%的企业效益值高于150元/m2,即高于平均值;各企业水耗综合经济效益平均为819.8 元/t 水,有18.6%的企业效益值在平均值以上;各企业排污综合经济效益平均为619.9 万元/t 废水,有18.6%的企业效益值在平均值以上。这说明企业发展均衡,龙头企业示范作用明显。

图2 各调查企业占地综合经济效益

图3 各调查企业能耗综合经济效益

图4 各调查企业水耗综合经济效益

图5 各调查企业排污综合经济效益

根据4项指标结果,我们得出了各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按结果从低到高顺序排列),见图6。

图6 各调查企业综合效益得分

由图6可知,15家企业综合评价得分在平均分以上,占总调查企业数的34.9%,有14.0%的企业得分2倍于平均分,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4 结论

从企业规模、盈利、人员数量、产能规模来看,区域纺织印染企业主要以小型及以下规模为主,占比达70%,具有一定的升级潜力;企业整体利润率水平处于中等,平均利润率为3.9%,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盈利能力已属于较高利润率型,产品附加值明显;企业在能耗和水耗水平上有优势,企业个体间有差异,部分企业能耗和水耗水平已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水重复利用率基本达到平均水平;污染物排放符合现行环保要求,近1/2工艺设备使用年限短,具有一定的先进程度,已开始使用自动化;大部分企业具备一定的竞争力,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明显。随着市场结构的调整,产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还有很多压力,需要整个纺织产业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能耗污染物经济效益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 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