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程中的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2020-01-02 01:57姚忠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英文意识

姚忠友

(广西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百色 533000)

英语作为现代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其本属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而英文教学与英语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英文教学取代英语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举措。自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提出英语学科需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基础英语素养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就需要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全面提高对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就需要针对高中英语课程中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展开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从根本上寻找出更加有效的培养方式,从而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1 高中英语课程中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现状及重要性

1.1 高中英语课程中思维品质的现状及重要性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因受到影视教学的影响,这促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记忆、理解与知识的应用,同时忽略了对思维品质学习过程中发展分析性、反思性与批判性思维的重视,这时就会造成现代高中英语教学中无法顺利进行思维品质的教学。目前,在高中英文教学中对思维品质的培养仍处在起步阶段,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会不由自主的提高对词汇知识的教学,而出现忽略运用的语境;对于目前高中生而言,英文学习不仅是传统的掌握基础与掌握语法,同时也是了解英文并掌握英语,最终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英文并运用英文,但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更加注重英文单词与语法的教学,这时就会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自教师向学生教授英语的第一句话:What is your name?My name is Li Lei.开始,就属于思维品质问题,同时这也属于较为重要的思维品质体现方式。在高中英语课程中融合进思维品质教学时,不仅可以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待人、待事,同时也在教导学生更加正确的看待国家、文化、民族等,这一目的不仅会有效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而言,也会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1]。

1.2 高中英语课程中文化意识的现状及重要性

文化意识的内涵主要包括了对文化本质、文化差异、多元文化等方面的认知与态度,同时其也包括了对文化差异的了解、认知、理解、尊重,最终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文化差异与语言的差异,并形成较高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在高中英语课程中强调文化意识,也需要根据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入手,因为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国家,同时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也会促使各国人民参与国际交往与跨文化交流,这时教师就需要教导学生通过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各类文化。著名的学者曾说过The aim of humanity science education is not the knowledge of fact,but of value.(人文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事实知识,而是价值知识)。英语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其作用不仅是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语言掌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负载价值追求。美国著名的学者Albert Einstein曾说过:“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one leaned is school.”(教育是一个人忘记了所有学习的东西后所剩下来的东西)[2]。而这种看似较为矛盾的教育价值理论,其已经在国家化乃至全球化成为了现代教学理论。目前,国际化的教育中,会主要培养学生6种能力,分别为: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ability)、合作能力(Cooperation ability)、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创新能力(innovation ability )[3]。

2 高中英语课程中的思维品质有效培养措施

2.1 全面提高学生对课本的掌握度

思维品质的积累对学生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教师在课堂中所说的话对学生而言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确保自身所说的话具备科学性,同时还需要确保自身的教学思维品质具备一定的生动性,从而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因此,教师就需要充分采用相应的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与自身的思维品质底蕴,在提高自身思维品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积累能力。(1)教师应激励学生背诵教材上的重点课文。因为背诵课文可培养学生对于思维品质文字的感知,通过经常背诵课文,可以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在运用思维品质文字时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教师在激励学生背诵教材上的课文时,应提前为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融合进自身对于课文的理解,并将自身的理解融合进教学中,对于其含义、规律自然而然的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2)教师应激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尽可能的阅读课外读物。教师培养学生与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累积不仅仅需要在课本上,同时还需要充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外名著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喜欢的课外书籍,从中积累或记录一些美文美段美句美词,这样会很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文学底蕴和文学素养;(3)教师应激励学生经常参加课余活动,让学生做一个真真切切对生活有所感悟的有心人,在生活中丰富自身,积累所听所闻的英文词汇以及英文句子,以此来更加有效更加容易地丰富学生自身的词汇量。当学生的思维品质积累在不断提高时,学生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也会理解得更加全面,这时就可以增加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同时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效率而言也会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作用[4]。

2.2 高中英语教学思维品质的规范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确保自身教学方式的标准性,同时还需要确保教学思维品质的规范性,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而后布置一些情景再现,同时教师需要当学生刚接触到英语的时侯,教导学生对陌生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要通过学习当中的陌生知识让学生联想到我们生活中日常所遇到的、听见到一些事件,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们掌握英语知识。教师也要不断的去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上的事情结合到一起,这种将现实生活和课堂课本的知识结合到一起的教学方式会吸引学生上课时的兴趣,也让学生勾起了自己学习的欲望,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学生们也获得了生活当中的一些经验,培养了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也创造了学生想象丰富的可贵品质[5]。

3 高中英语课程中的文化意识有效培养措施

在实施进行高中英语课程中文化意识培养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文化代表了人类的历史、国家的文明、民族的传承,但在实际教学时无法将全部文化内容融合进英语课程教学中,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现代教育的标准与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性质等方面,对多样化的文化内容进行严格筛选,寻找出更加适合教学使用的文化内容,从而提高英语课程文化意识的培养效率;(2)目前,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为“立德树人”,而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是英语课程独具的教学内容,在其他学科中也会体现出来。这时在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时,就需要与其他学科的培养内容紧密相连,但同时也需要具备自身的特点,从而可以有效凸显出英语与其他学科中不同的特点与本质属性;(3)文化意识培养的目的会决定文化意识教学的实际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文化意识培养的目的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而人才观与课程观会影响到高中英语课程文化教学的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将深入探讨教学内容的逻辑前提作为确定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目的与意义[6]。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实施针对高中英语课程中的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进行分析与研究时可以得知,当教学的内容更加贴合学生时,就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而在进行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培养时,也需要全面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培养,来实现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实际进行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体现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需要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发展变化融合进实际教学中,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文化、国家与文明,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英文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