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参考

2020-01-05 04:23
矿山安全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煤矿智能化能源

2020.3.19

王国法:煤矿智能化支撑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基石,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可以清洁高效利用的最经济安全的能源。如何实现新时期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是煤炭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全行业一直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8 部委近日正式发布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对煤炭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文件提出的18 条意见,内容丰富、指导性很强。特别是提出的三阶段目标为煤炭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符合世界产业科技发展潮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煤矿智能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阶段性目标科学可行

煤矿智能化是煤矿综合机械化发展的新阶段,是煤炭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革命的新方向。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经过4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绩,煤矿生产力和安全生产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已基本实现煤矿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为新时期发展煤矿智能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智能化煤矿就是要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智能装备等与煤炭开发技术与装备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全面自主感知、实时高效互联、智能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预警、精准协同控制的煤矿智能系统,实现矿井地质保障、煤炭开采、巷道掘进、主辅运输、通风、排水、供电、安全保障、洗选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安全高效智能运行。

“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很快,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总体上还处于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煤矿智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智能化水平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指导意见》提出的三阶段目标是基于我国煤矿智能化研究与实践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的。

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21年将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基本实现掘进工作面减人提效、综采工作面内少人或无人操作、井下和露天煤矿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与远程监控。

这是一个既紧迫又现实的目标,近年来,重点煤炭企业已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取得重要进展,技术装备研发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支撑条件。按照典型示范、分类推进原则,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到2021 年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煤矿示范工程,形成多种煤矿智能化产业发展模式,这一目标是科学可行的。

◆重点建设十大智能系统

《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煤矿智能化建设。煤矿智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智能化煤矿必须实现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智能化运行,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一些煤矿在信息化建设中因没有统一规划设计,造成多系统互不兼容,形成信息孤岛,使这些系统无法互联互通。因此,煤矿智能化建设必须吸取这些教训,把顶层设计作为总纲,一张蓝图做到底。

智能化煤矿要重点建设十大智能系统,包括:煤矿智慧中心及综合管理系统、煤矿安全实时通信网络及地下精准位置服务系统、地质保障及4D-GIS 动态信息系统、巷道智能快速掘进系统、开采工作面智能协同控制系统、煤流及辅助运输与仓储智能系统、煤矿井下环境感知及安全管控系统、煤炭洗选智能化系统、矿井全工位设备设施健康智能管理系统、煤矿场区及绿色生态智能系统等。

煤矿十大主要智能系统分别由若干个相关煤矿智能化子系统组成,数以百计的煤矿智能化子系统协同运行,构建起煤矿智能化巨系统。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指导意见》提出,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水平,为“十四五”煤炭科技攻关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我们应当瞄准未来5~10 年煤矿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从智能感知、分析、决策与控制等方面,加强从0到1的基础创新。

另一方面,要推进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建设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加强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

重点突破精准地质探测、精确定位与数据高效连续传输、智能快速掘进、复杂条件智能综采、连续化辅助运输、露天开采无人化连续作业、重大危险源智能感知与预警、煤矿机器人及井下数码电子雷管等技术与装备。加快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推进大型煤机装备、煤矿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提高智能装备的成套化水平。

煤矿智能化涉及到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进行交叉融合创新;要充分借鉴“他山之石”,在5G、云、AI 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方面开展多元合作。由中国煤炭学会和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发起成立了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协同推进相关技术发展,创新技术与资本多元合作的新模式,逐步构建起创新包容的煤矿智能化产业生态。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煤矿智能化建设需要有一定资金的投入,但能实现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效益,这已被实践所证明。煤矿智能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煤矿工人的作业方式和条件,是煤矿工人的最大福祉,也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技术与生产方式变革的大趋势倒逼煤炭企业要进行智能化建设。

国家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智能化发展长效机制。对验收通过的智能化示范煤矿,给予产能置换、矿井产能核增等方面的优先支持。在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上,对积极推广应用井下智能装备、机器人岗位替代、推进煤矿开采减人提效的煤矿予以重点支持。对新建的智能化煤矿,在规划和年度计划中优先考虑。将煤矿相关智能化改造纳入煤矿安全技术改造范围,探索研究将相关投入列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研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智能化煤矿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发起设立相关市场化基金,形成支持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就目前智能化煤矿建设没有标准规范依据的突出问题,《指导意见》提出,强化标准引领,提升煤矿智能化基础能力。过去一年里,我们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为主体开展了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的研究,已提出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框架,首先完成了“智能化煤矿分类、分级技术条件与评价指标体系”、“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分类、分级评价技术条件与指标体系”等相关标准文本,并启动煤矿智能化技术标准专项。

下一步,要推动各企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煤矿智能化建设落到实处,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发挥好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的作用,做好标准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来源:中国煤炭报)

葛世荣:打造煤矿智能化的中国模式

8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煤炭工业智能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在煤炭行业的重大行动,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煤矿企业的重大工程,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煤矿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智能化采煤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在煤矿深度融合的体现,也是煤炭生产技术革命的重要途径之一。自从20 世纪50 年代在英国诞生煤炭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后,煤炭人就有一个梦想,期望有朝一日能实现智能化无人采矿。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采矿界开始了一些探索。40多年来,煤矿经历了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等多个阶段并不断升级,可以说目前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关于智能化煤矿或智能化开采,国内外有多种理解或定义,但至今对智能化煤矿还没有给出规范化的定义,只是在学术界和产业界有一些不同表述。例如,2014年,我提出,智能化开采是指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情况下,通过采掘环境的智能感知、采掘装备的智能调控、采掘作业的自主巡航,由采掘装备独立完成的回采作业过程。这只是对煤矿最为重要的开采环节的智能化理解。

当前,我国对智能制造研究较为深入,如果参照智能工厂的定义,我认为智能化开采是利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和泛在监控技术,构建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增强煤炭生产全过程的可控性,减少采掘运生产线的人工干预,形成自学习自优化的安全高效工艺流程。

我认为,煤矿智能化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初级智能化煤矿具有高端自动化的技术内涵,采、掘、运、通、排等主要生产及安控环节都能实现基于传感信息反馈的计算机程序控制,在这个阶段,仍有约50%的工序需要人为干预。中级智能化煤矿实现半自主化操作运行模式,各个生产环节具有部分的自主感知能力,能自动执行一些复杂条件的生产任务,但约有20%的工序还需要人为干预。高级智能化煤矿属于全自主操作运行模式,对所有生产和保障环节具有广泛感知能力,会自主决策运行,但鉴于煤矿生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仍有约5%的工序需要人机交互。

近10 年来,我国煤矿智能化装备技术快速发展,已由过去的落后于国外,发展到当今处于整体技术并行、局部技术超越的局面,国产的采煤机、液压支架、运输装备、安全监控系统、巡检机器人等已有较好的智能化内涵。但是,在高性能传感器、自优化策略、自主控制、集群协作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未来5~10 年应加强研究并争取实现突破,使我国煤矿智能化进入中级水平,这是我们煤炭人为之奋斗的阶段性目标。

当前,需要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煤矿探索试验智能化示范工程,例如华东矿区的深井开采煤矿、晋陕蒙矿区的千万吨级煤矿、中原矿区的高瓦斯煤矿、西南矿区的中小煤矿,组成若干团队定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全过程技术指导和帮助,从探索实践中积累经验、汇集技术,形成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中国模式。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近10 年世界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热点。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6月13 日对能源革命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加快煤矿智能化技术发展成为我国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促进煤炭开采技术革命的聚集力。可以说,当前的煤矿企业界无人不谈智能化,否则就会有跟不上步伐的危机感;科技界无话不讲智能化,否则就有落后于生产实践的紧迫感。在这种智能化生态下,采煤工作面首先成为我国煤矿智能化的先行落脚点,目前全国已建成200 余个不同层次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据我所知,这个数量在世界采煤国家中是最多的,对于大幅度减少我国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人员、提高采煤安全水平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变革性意义。其次,我国对煤矿机器人技术重点研发及应用领域做了系统性的规划部署,当前许多企业都在研制和试验各种煤矿机器人,这是实现煤矿智能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也是为未来煤矿实现智能化之后,让机器人完成井下危险部位监控和重要搬运、维护任务的保证。

但是,煤矿智能化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存在短板或空白,主要体现为4 个方面。一是煤矿智能化整体技术架构还未明确,需要对此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一整套技术标准,以引导煤矿智能化单元、设备以及系统研发和应用。二是煤矿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例如精准可靠传感技术、煤矿生产大数据技术、煤矿灾害风险超前感知技术、井下定位导航技术、采矿设备自动驾驶技术、重载移动作业机器人技术等。三是智能化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目前在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方面发展较快,而在掘进工作面、辅助运输、设备搬家转场等方面的智能化技术滞后、发展较慢。四是缺少针对煤矿特殊条件的智能化系统软件。在智能化较早发展和应用的其他行业,操作系统软件都是智能化的基础和脊梁,例如数控加工系统有FANUC、SIEMENS(840D)、NUM 操作系统,工业机器人有ROS 操作系统,智能工厂有MES、ERP、CIM/SFC 系统。而在煤矿领域,尽管已有一些数据管理、呈现和运用的软件,但无论是单机设备还是系统集群都缺乏具有统一性、互换性、开放性的操作软件。

◆机器人将在智能化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

随着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不断推进,需要坚实的基础理论研究作为基础。至今,国家已批准立项了“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关键基础研究”“煤矿井下无人化综采机组的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基础研究”“煤矿智能开采安全技术与装备研发”“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示范”“数字煤矿及智能化开采基础理论研究”等一批基础研究项目。从今年开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冶金与矿业学科目录中增设了“智能矿山”方向,科技部在重点研发计划的智能机器人领域增设煤矿机器人资助方向,其中包括井下精准定位与导航、自主学习模型、自动驾驶决策、掘进机器人、辅助运输机器人、钻孔探测机器人等关键基础研究。

机器人技术由来已久,它是拟人智能化的最集中、最具体、最完美的体现。2019年初,国家煤监局发布了5 类38 种煤矿机器人的重点研发与应用目录,也可以认为是一部技术方向指南。据我所知,这是世界上涵盖种类最全、技术内涵最明晰的煤矿机器人技术体系,表明我国对煤矿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谋划站在高位、走在前面。

煤矿机器人将在未来煤矿智能化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实现无人值守、无人巡检、无人排险、无人驾驶而替代人工操作的智能机器载体。实际上,机器人化采矿装备也是煤矿机器人的一种体现,它对采、掘、运机器赋予一定程度的机器人功能,以机群自主协作、人机交互的方式完成预定的采矿任务。

目前,煤矿机器人技术较为成熟的是轻载机器人,重载化、自行走的机器人还存在驱动电机功率不足、减速器寿命不长、蓄电池容量不足、作业臂强度不高、轻量化材料防爆性能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煤矿机器人的特有难题,其他工业领域对其研究不多。因此,煤炭行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把机器人技术与行业特点、专业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协同创新,一同攻克煤矿机器人的难关。

◆加强基础研究,培养智能化新工科人才

人才是煤矿智能化的顶梁柱,未来煤炭开采的全智能化过程需要具有煤矿基础、智能生产、智能监控、智能运维、智能安控复合知识的新工科人才。

为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设立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已开始招生和学生培养;设立了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方向,启动该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成立了国内高校首家智慧矿山与机器人研究院、机器人化采掘装备研究所,致力于培养一批煤矿智能化方面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也为煤矿企业提供新技术和新成果。

最近,应急管理部和教育部批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中国安科院共同成立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我们将以此为平台加大智能安全监控、智能应急救援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装备制造等专业建设,就像20世纪80 年代初期,我国为了发展煤矿机械化开采,专门设立煤矿机械化、煤矿自动化专业一样,形成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煤矿智能化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把煤矿智能化发展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拓展学科方向的重大机遇,积极加强与高水平研发机构的深度合作。

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建立了智能矿山、煤矿机器人方面的协同创新合作体,与鄂尔多斯市合作研究智能化开采技术系统,与石家庄煤机公司合作研发重载煤矿机器人、无人驾驶胶轮车,与天地科技上海分公司、郑州煤机集团、太重煤机集团联合研发智能化采煤装备,与开诚电气公司合作研发巡检机器人。此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中国联通组建了地下空间5G 技术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这是一种产学研用紧密融合的创新模式,形成了从研究到应用的畅通机制。我认为,这些合作是开放的、包容的,将为我国煤矿智能化技术发展提供一个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

(来源:中国煤炭报)

谢克昌:重视突发事件对能源行业的影响评估

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对经济发展和能源规划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工程院院士、“十四五”能源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谢克昌指出,快速评价重大突发事件对能源生产和供应稳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科学对策,是经济快速复苏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求,因此“十四五”期间,应基于能源大数据,加强重大突发事件对能源产业链的影响评估研究。

◆基于大数据,加强重大突发事件对能源产业链的影响评估研究

问: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能源供应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谢克昌:能源作为现代社会的血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煤炭是维系社会运行与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能源保障,直接影响到电厂、钢厂等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

问:重大突发事件对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了哪些要求?

谢克昌:快速评价重大突发事件对能源生产和供应稳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科学对策,是经济快速复苏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求,因此,建议“十四五”期间,应基于能源大数据,加强重大突发事件对能源产业链的影响评估研究。具体而言,应在基于深入研究重大突发事件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以及产业空间分布和时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特征指标并构建评估模型,利用泛能源大数据评估重大突发事件对能源企业、能源生产能力、能源运输能力以及能源消费能力的影响,提出针对能源产业链稳定安全复工复产的措施和建议。

问: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内能源形势变化,制定“十四五”能源规划的关键是什么?

谢克昌:规划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用一个整体宏观模型,在一定限制条件下讨论和规划。其中,整体宏观模型包含各类技术的能力;限制条件包括现实、国情、政治、经济增长速度、环境保护、资源禀赋、气候变化等因素。事实上,参加讨论的人越多越难达到共识,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复杂系统,涉及方面多,利益关系多。因此,需要极好的宏观战略、技术层面水平和高超的协调能力。

◆多元供给,能源需求增量主力是清洁能源

问:根据中国工程院的战略研究,“十四五”期间处于能源变革的哪个阶段?

谢克昌:2020~2030 年间为“能源领域的变革期”,这一阶段能源需求的增量要由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能源。2030~2050 年是“能源革命的定型期”,实现能源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终极目标,形成能源“需求合理化、开发绿色化、供应多元化、调配智能化和利用高效化”。

问:“十四五”期间应形成怎样的能源格局?

谢克昌:应该是“多元发展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一方面,对煤的注意力不要分散,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快提升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同时,一定要科学合理认识能源转型。能源系统的有效转型包括安全和获取、环境可持续性和经济增长与发展;能源转型的关键是清洁高效和电气化。

问:清洁能源发展需要注意什么?

谢克昌: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路径之一,更是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要注意通过课题研究,结合地域资源禀赋特点,提出区域现代煤化工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方向,形成区域煤化工产品特点,避免走同质化发展的老路。

同时,要重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风能、太阳能与常规及非常规天然气的融合发展,提升资源规模利用效率,推进储能技术攻关,促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主体能源之一。

◆坚持多维平衡发展,将全生命周期评价作为重要依据

问:制定“十四五”能源规划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谢克昌:规划应将全生命周期评价作为对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包括各类各种能源的技术成熟度、转换效率、利用效率、环境影响、气候影响、经济性等。还要坚持多维平衡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气候、安全等的平衡发展;能源体系、能源种类的平衡发展;城乡能源的平衡发展以及区域内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

问:具体而言,“十四五”期间还需增加哪些研究内容?

谢克昌:建议增加“我国能源研发体系和能源智库建设研究”“能源国际合作战略与路线图研究”“甲醇能源发展战略研究”“西北地区能源协同发展研究”“长江流域清洁供暖及制冷一体化技术发展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农村分布式热电联共技术发展研究与市场化模式研究”等课题。

以发展甲醇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为例,甲醇作为一种中间能源载体,既是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的产品,同时也是生物质沼气、太阳能、风能、核能可以转化的产品之一,发展甲醇能源符合中国国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的技术储备、生产装备、工程化建设以及应用等已经成熟,具备全面开展推广应用的基础,和开展国际间广泛合作协作条件。另外,我国甲醇燃料在动力和热力燃烧领域应用的技术水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此,有必要开展甲醇能源战略研究,给予甲醇燃料定义、甲醇燃料的适用范围、甲醇燃料生产和输配送、甲醇燃料消费应用监督管理、甲醇燃料应用安全保障措施要求、甲醇燃料科技基础性前瞻研究、甲醇燃料产业化应用研究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8 个方面的战略规划和分工定位,为最终形成指导意见,为全面指导我国甲醇燃料推广和应用打下研究基础。

(来源:中国能源报)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能源供应链的影响及增强能源供应链韧性的对策建议

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一些地区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如封城、封路等,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冲击,使得我国经济运行受到显著影响,但是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供应链作为保障我国日常生产生活有序运行的基础性条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着力点和先决条件,如此大规模的疫情爆发形成的连锁反应正在撕裂能源行业和企业的供应链网络和业务,在能源供应下游用户未开工的对冲下,当前能源供应基本平稳。然而疫情尚未结束,影响还存在变数。因此,需要对疫情期间我国能源供应链潜在的短板和不足进行提前布局。

一、疫情对我国能源供应链影响分析

(一)需求端

从能源需求来看,疫情将导致第二、三产业能耗普遍下降,并呈现地区性、行业性差异,居民用能总量上升。疫情过后能源需求将有反弹式释放,对全年能源消费影响有限。具体表现在:

1.人员密集型的第三产业能耗大幅下降。历来作为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餐饮、文化娱乐、交通运输等消费性服务行业暂时停止营业,导致用电量大幅下滑。

2.第二产业能源需求下降,但是因地区、行业具有显著差异性。据统计,一季度预计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2.09%,沿海六大发电集团日耗煤同比下降35.92%,2 月份汽油消费量同比下降超过40%、柴油消费量同比下降超过30%、航空煤油消费量同比下降超过50%、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下降10.2%。疫情较轻的地区,订单充足的能源需求下游制造业企业,例如医药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民生需求的行业,正保持着驰援一线的生产节奏,受到影响较小,其他能源需求行业受到影响相对较大;疫情较重的地区,如湖北武汉、黄冈等地,大多数行业都处于停滞状态,能耗需求急剧下降。

3.全社会家庭生活用能总量将显著增加。自2月下旬以来,全国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全国各省重点项目复工率达到79%,中小企业复工率达到45%左右,社会用能总量开始恢复性增长,从长期来看,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人流、物流方面限制的解除,疫情对能源消费呈现较短的冲击性影响,对我国能源消费稳中有升的趋势无根本性改变,应该提前做好布局。

(二)供给端

从供给端看,此次疫情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严重影响了我国节后能源产业的产能,短期供给存在很大缺口。能源产业与普通的制造业行业不同,是维护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保障品。在短期的能源供给中,虽然能源行业的国企复工率较高,但受到复工后隔离政策以及防护物资短缺的影响,能源行业复产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疫情造成的部分设备停产重启,对短期恢复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石油、煤炭等企业受需求不振、价格承压、库存成本攀升等影响,现金流压力上升,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将会面临困难。据统计,全国煤矿复产率达到83.4%,石油石化企业复工率达96.8%,在运核电机组已经全部复产,电力、油气供应能力充裕,能源供给保障稳定。但是由于伊朗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开始向中东地区蔓延,随着我国疫情的消退和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未来将会对我国原油供应产生影响。

(三)运输端

在疫情影响下,复工延迟、隔离管制等对物流和运输行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短途公路运输受到很大冲击。由于部分跨省市道路运输设卡设限甚至直接被切断,再加上司机返工延迟,导致公路近距离运输量急剧下降,使得火力发电和能源产品加工受到一定影响。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公路运输受到的影响将会逐步恢复。

2.铁路运输、管道运输、电网输送受到影响较小。疫情发生以来,铁路运输保持了较为稳定畅通的状态,运输组织较为有序,在煤炭运输保障方面发挥出运输能力大、运输速度快、运输成本低的特点;管道运输和电网输送总体运行稳定,受到的冲击较小。

3.港口运输大幅下滑。由于国际贸易受阻、国际航线关闭,导致我国港口吞吐量大幅减少,能源产品进出口均受到影响;沿江与内河港口方面,由于湖北、浙江、重庆等省市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能源制品运输也受到影响。

二、加强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能源保供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加强顶层设计,结合不同区域实际情况,以能源安全运行为核心,充分发挥能源保障民生的功能和作用,针对能源品种安全供应的外部保障、内部协调、运行管理,构建疫情期间全国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能源供应应急保障预案,建立应急协调和联动机制,加强供应链韧性建设,保证能源持续供应和稳定经济发展。

(一)疫情期间加强能源行业供应链韧性的建议

1.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促进高质量发展。在煤炭供应上,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尽快全面恢复生产,尽快将在产煤矿数量提升至合理水平。严格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及“基准价+浮动价”定价机制,针对人员不到位和需要隔离14 天的煤矿,加快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和矿井机器人的应用,进一步保证煤炭能源的柔性供应和高质量发展,防范煤矿安全重大风险,发挥能源供应中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在电力供应上,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与设备运维,特别是加强各地医院、疾控中心、防疫指挥部、疫苗研发、医疗用品等生产企业的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重点提升湖北疫区和京津冀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保障民生领域用电,保证电力供需平衡;在油气供应上,科学组织生产,保证产运销衔接,合理安排加油站、加气站运行,进一步保证民生和应急需求;在热力供应上,进一步深入落实“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则,保障采暖季天然气、电力和煤炭稳定供应。

2.疫情期间主要交通干道和交通运输网络开通绿色通道,保障运输畅通。在煤炭运输上,国家应该给予煤炭运输绿色通道支持,严禁以各种名义设卡设限,影响煤炭正常流通,进一步推动煤炭运输公转铁,发挥铁路快捷、高效的运输优势,助力煤炭运输提质增效。在电力运输上,重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油气运输上对管网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持续监控,畅通油气运输通道。与此同时,加速港口铁路的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智慧港口、智能铁路场站等建设。优化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协作,构建高效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打造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全面提升多式联运服务能力。持续推进运输结构改革,促进物流运输业降本增效。

3.做好信息监测监控工作,保障能源供需平衡。一是将能源运行监测预警、风险管理、应急预案制定与评估、应急保障协调机制、应急调度程序、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纳入保障能源运行的日常化、常态化管理,形成协调统一、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能源应急管理体系。二是随着我国疫情的逐步好转,各行各业开始有序复工复产,会导致车辆用油和耗能企业电力需求的激增。监测范围应主要覆盖全国重点耗能企业和车辆新增运行情况,对能源消费端的复产趋势进行监测监控,及时把握能源消费动态,保障能源供需动态平衡。

(二)疫情过后加强能源行业供应链韧性的建议

1.提升应急储备设施建设,建设多元储备系统。在煤炭储备上,建立关键节点的煤炭储备场,增加资源储备。在电力储备上,建立地区性储能电站,多种技术并举发展储能技术。在油气储备上,建设成品油储备基地,提高地下储气库的规模和接气站的接气能力。

2.加快能源行业智能化发展。推进能源行业智能化建设是锻造高韧度供应链的前提,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智慧能源成了加强能源供应链韧性的重要着力点。疫情过后,我国应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煤矿、电厂等智能化改造,加强能源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提升能源行业智能化基础能力,提高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水平,推动自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并行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相应人才的培养和能源行业供给侧改革。

3.推动能源行业供应链优化升级。从应对新冠疫情过程的表现来看,能源行业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进行供应链转型。供应链整体的智能化程度对其在应急时刻的及时响应与调度至关重要。未来能源行业需要构建一个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多层网络供应链,并且引入风险平衡机制,以柔性工作流在多种运营模式之间灵活切换,实现高效、低成本与稳健并存的供应体系,让供应链在任何情境下都具备即时、可视、可感知、可调节的能力。

猜你喜欢
煤矿智能化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