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以桂林红色旅游景点为例

2020-01-08 08:51黄兰堞
中州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三维旅游景点红色旅游

黄兰堞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如何通过翻译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成为国内翻译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红色旅游是一种承载着中国红色文化的特色旅游项目,近年来不仅成为国内旅游业的新热点,而且具有超越国界的广泛吸引力。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示语指为国内外游客提供红色旅游信息服务或规范其行为的语言文字,包括路标、路牌、招牌、指示牌、标语、警示语等;广义的公示语除上述内容之外,还包括景点简介[1]42。公示语作为红色旅游景点的“旅游名片”,有助于红色旅游景点和红色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2]47。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体现着我国的精神文明风貌和民族魅力,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红色文化的传播。

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红军三次过境给桂林市区及周边县城留下了许多有名的遗址、遗迹和遗物。“桂林的红色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品位极高。”[3]桂林不仅隶属于《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一条,而且还有着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的“桂林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广西红色旅游“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桂林为“广西七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并且以“桂林—兴安—资源—全州—灌阳”为主线的“重走红军长征路”红色游线入选“广西八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据统计,2018年桂林红色旅游共接待中外游客539.8万人次。“桂林红色旅游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成为桂林旅游的新引擎。”[4]然而,笔者实地调研发现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翻译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中文公示语没有对应的英文翻译,即便公示语配有英文翻译,其翻译质量也不尽人意,存在问题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语言层面的翻译失误、文化层面的翻译失误以及语用层面的翻译失误。这无疑给外国游客带来了困扰和不便,阻碍了桂林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红色文化的传播,影响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因此规范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迫在眉睫。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可知,迄今为止用生态翻译学指导红色旅游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历史不长,而用生态翻译学指导桂林红色旅游公示语翻译的专题研究尚属空白。在现有的四篇相关文章中,一篇运用功能主义理论研究阳朔徐悲鸿故居文本翻译;一篇探析跨文化背景下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解说词的翻译;另外两篇为同一作者,主要研究桂林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翻译现状和对策以及翻译策略,但没有翻译理论依托、实例分析少。鉴于此,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视角入手,研究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以期提高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质量,同时为今后类似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21世纪初我国著名学者胡庚申教授在其先期研究成果“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提出的翻译新论,它是“一种生态学的翻译观,或者说是一种生态学的翻译研究途径”[5]4,对翻译的实质、过程、原则、方法、译评标准等进行了新的解读和阐释。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6]17。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语境概念,其内涵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6]18。生态翻译学将翻译过程描述为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翻译原则可概括为“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即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依此做出适应性地选择转换;翻译方法可谓之“多维转换”,但主要落实在“三维”转换上,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评标准为“整合适应选择度”,其有三个参考指标: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最佳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其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持续发展,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日益丰厚,国际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

“生态翻译学是一个具有范式特征的宏大的理论体系,其中蕴含数十个大小不同的理论视角”[7]1,“三维”转换就是其中之一。“三维”转换是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5]2;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3。归根到底,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追求的是原文和译文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能够得到最佳的维护和保持。“三维”转换主要基于译论发展、翻译实践以及语言、文化与交际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而提出。翻译过程中的转换显然不只限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但此“三维”是最主要的。译者只有真正做到“多维”的适应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出恰当的译文[6]239-241。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关注翻译实践层面的问题, 对应用翻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指导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

“公示语的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8]98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能够为公示语汉英翻译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翻译中,译者基于公示语翻译生态环境,在“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原则的指导下,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努力创造出正确表达原文语义、灵活处理文化差异、成功传递原文交际意图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以下针对桂林市区及其周边县城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为指导展开实例分析,并勘正其中存在的错误。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5]2,“包括词语的选择、句子结构的调整和修辞风格的转换等”[9]59。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言在发音规律、字词结构、造句谋篇、修辞形式等方面存在诸多明显的差异。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倾向使用动态词汇,英语倾向使用静态词汇;汉语词汇基本没有形态变化,英语词汇有形态变化;汉语多用主动句,英语多被动句;汉语多重复,英语多省略等。译者在进行公示语翻译时,要适应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生态环境,选取符合英语行文规范和表达习惯的语言形式,避免拼写、语法、用词等低级错误,力求准确忠实地再现原文语言信息。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在语言形式转换上出现的错误颇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标点符号以及语法错误。这些错误主要是由译者粗心大意、翻译水平不高或是标牌制作单位工作马虎造成的。例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的公示语“非机动车停车场”被译为“Parking Lot for Non-motor Vehicle”,其中“Vehicle”应改为复数“Vehicles”,此外“motor”的首字母应大写。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的公示语“陈列馆”的译文为“Exhibion Hall”,将“Exhibition”误拼为“Exhibion”;“小心地滑”的译文为“Cautionl Slippery”,将“Caution! ”误拼为“Cautionl”;“主碑”的译文为“The Main Starue”,可英语中根本没有“Starue”一词,应改为“Monument”,同时应去掉多余的冠词“the”;“观景台”的译文“The observation deck”多了冠词“the”,且两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台阶陡峭注意安全”的译文“The steep steps Caution!”多了冠词“the”,此外两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且主要信息“Caution!”应放在句首。“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英文简介”更是语言错误泛滥,令人触目惊心,比如标题被译为“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emorial park of the red army breaking through the Xiangjiang River Campaign during the Long March in Xing’an county”,其突出问题在于大小写使用不规范,英文标题书写规则要求除冠词、介词(少于5个字母)、并列连词和不定式to之外,其余单词首字母均应大写,建议改译为“Introduction to the Memorial Park of the Red Army Breaking Through the Xiangjiang River Campaign During the Long March in Xing’an County”;又比如正文多处地方使用了顿号,如“The Sculptures、the Monument、the Fame Gallery、the Red Army martyrs sculptures of the soldiers from Fujian in Xiangjiang battle、the Clear Stone Park、the Xiangjiang River Campaign Memorial Hall.” 但是英语的标点符号系统中是没有顿号的。

2.用词不当。这类错误主要是因译者对词汇的误解或选词不恰当而引起,也很有可能是机器翻译的结果。例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的公示语“出口”被译为“Way out”和“EXPORT”,前者的本意是出路,主要指建筑物的出口或通道,尽管可以使用但不具有广泛性,后者是指经济层面上对外贸易出口。“出口”的正确译文应是“Exit”,该词占有空间小,体现了公示语简洁明快的特点。另一则公示语“禁止烟火”被译为“No Burning(禁止燃烧)”,应改为“No Smoking or Open Flames”。灌阳县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的公示语“文明参观”被译为“Civilized visit”,然而“Civilized”一词实际含义是“开化的,非野蛮的”,与原文语境中的“文明”根本不对等,建议改译为“Well-mannered Visit”。

3.译文不统一。景点公示语英译主要为外国游客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的关键在于信息等值与信息统一,然而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存在着不同景点同一公示语译文不一,甚至同一景点同一公示语译文竟然也各有差异的情况,这容易误导外宾,给他们带来困惑和麻烦。例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的公示语“入口”有 “ENTRANCE” 和“Way in” 两种译文,而“入口”通常译为“Entrance”,较少使用“Way in”。“七星岩”这一景点的译名有“SEVEN STAR CAVE”和“SEVEN-STAR CAVE”,且均存在语言错误,建议统一翻译为“Seven-star Cave”。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中“飞虎队”的译文有“Flying Tiger” 和“Flying Tigers”,建议统一为“Flying Tigers”。“新圩阻击战”的翻译在灌阳县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中为“The Battle of Xinxu”和“Xinxu Blocking Action”,在灌阳县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中为“Xin xu resistance war”,在灌阳县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中为 “Xinxu action”,建议统一为“Xinxu Blocking Action”。

4.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指带有汉语词汇、语法和表达习惯的英语。母语的负迁移和译者的语言功底不够扎实是造成这类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例如:七星景区的“陈光烈士墓”被译为“Chen Guang Martyrs tomb”,建议改译为“Tomb of Martyr Chen Guang”。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的“公共卫生间”被译为“Public Toilet”,然而对外开放的“公共厕所”即为一般意义的“厕所”,无需翻译“公共”一词;“游客服务中心”被译为“The tourist service center”,灌阳县“红五师指挥所旧址”的“旧址”一词被译为“Former Site”,但按照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应分别改译为“Tourist Center/Visitor Center”和 “Site”。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与内容上存在的差异。“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5]2-3,“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努力保护两种语言的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和谐,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6]237。

公示语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交流传递。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承载着大量的政治、历史、文化元素,英文公示语的目标读者是外国游客,他们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与国内游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译者必须要有跨文化意识,熟知汉英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重要的文化因子和再现其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关照译语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使用有利于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传达文化问题,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红色是汉语中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英雄精神的象征,具有忠贞和进步的褒义联想。英语中的红色(red)也和革命有关,但通常和暴力革命、共产主义等联系在一起。“在公示语这个翻译生态环境里,我们‘应尽量保存中国文化信息’,使中国文化顺利走出去。”[10]99“红色旅游景区中亦留有‘Red Revolution’, ‘Red Army’等彰显中国特色的译文。”[11]72因此,桂林红色旅游景点中含有“红色”“红军”词语的公示语,我们可以采用 “red” 一词来忠实地传递其文化内涵,笔者试译如下:

红色教育基地Red Education Base

兴安红色文化研究会Xing’an Red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红军堂Red Army Hall

红军亭Red Army Pavilion

红军标语楼Red Army Slogan Tower

红军烈士永垂不朽Eternal Glory to the Red Army Martyrs

红军精神万古长青The Spirit of the Red Army Lasts Forever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公示语因其特殊性,没有现成的英文可以参照,是公示语翻译的一大难题。译者在翻译时应将译语读者放在首位,关照其文化和接受能力,把公示语的信息准确传递出来。以灌阳县战地救护所旧址的一则牌示解说为例:“战地救护所旧址,位于新圩镇和睦村下立湾屯蒋氏祠堂,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其中“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被译为“was built in the fourth year of daoguang(1824)”,该译文必会让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感到疑惑,不明白道光是何人、道光四年为何意,通过语义增补概念就清晰明确了。修改译文为:was built in the fourth year of the Qing Emperor Daoguang’s reign (1824).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关注原语系统中作者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语系统中得以体现、是否传递给了译语读者[6]237。“公示语文本理应属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能够感染读者并使其获得信息服务”,“公示语英译是以成功交际为最终目的的应用文体翻译”[12]166,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翻译原则,最大限度地照顾其信息需求、社会文化习惯、认知和接受能力等,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重组甚至改写,而不拘泥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12]195,才能真正实现成功交际的目的。

桂林红色旅游景点禁止公示语使用词汇“forbidden”和“prohibited”或命令式的祈使句,语气生硬冷漠,降低了公示语的交际功效。考虑到英语国家向来倡导民主平等,翻译时要尽量使用中性或暖色调的词语。例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公示语“禁止吸烟”被译为“Smoking is forbidden”,可改为语气相对柔和点的“No Smoking”,还可改为译语读者最乐意接受的“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显然后一个译文体现了交际维最大限度的实现。灌阳县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中的公示语“请勿触摸”被译为“DON’T TOUCH”,建议改译为“Please Do Not Touch”或“Hands Off”。相比较而言,后一个译文质量更胜一筹,因为用名词比用动词委婉,正面劝说比反面禁止更容易使受众接受。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中以爱护草坪为主题的公示语“保护一片绿,增添一份美”被译为“Add a protection of a green beauty”,建议直接套用现成的英语公示语“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请勿践踏草坪)”,这样的表达简洁规范,感染功能突出,从而很好地达到了交际目的。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中“抗日战争”多被译为“the Anti-Japanese War”,该译文容易让不谙中国革命历史的外国游客以为是反对日本、反对日本人的战争,体现不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抵抗之意。根据中共中央编译局最新发布的中央文献术语译文,“抗日战争”译为“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简译为“the War of Resistance”。此译文充分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表明了战争的正义性,能够增强外国游客对中国抗战的了解和认同,引发其情感共鸣。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交际的积淀”[6]236,语言、文化、交际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联。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公示语汉英翻译并非只是一个维度的考虑。为了方便描述而强调某一维度时,并不意味着其他两个维度在翻译过程中没有起作用。事实上,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往往相互交织、互联互动,有时很难截然分开[6]237。一个维度的翻译失效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一个甚至两个维度效果的再现。只有做到三个维度协调平衡,才能产生和原文最贴切自然的对等。例如将公示语“违者后果自负”翻译为“Please help us by observing the above rules.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则同时体现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符合生态翻译学的译文评判标准,是“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佳译。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具体地进行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关注语言形式的转换、文化内涵的阐释以及交际意图的传递。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指导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能够有效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当然,规范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终归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标牌制作机构、译者、社会公众等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的成功翻译对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促进桂林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红色文化的传播以及助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三维旅游景点红色旅游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美人鱼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