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的价值追求与途径探索

2020-01-09 00:21胡开胜周玉波
图书馆 2020年2期
关键词:职能育人图书馆

胡开胜 周玉波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长沙 410081)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为国家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已成为高等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1]的目标和行动,同时也成为了高校图书馆的责任担当和文化价值追求。可以说,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2]。在高校图书馆这个特定的氛围和环境当中,更应凸显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

1 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基本内涵

20 世纪90 年代,“文化育人”理念在高校提出并不断深化,张明明在1995 年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 的四个结合[3]。教育界认为“文化育人”是 “文化素质教育”的创新和再发展[4]。2012 年,高等学校文化育人研讨会暨第五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必须以文化育人为灵魂和基础。之后,图书馆界董利波[5]、倪晓建[6]也开始探讨图书馆文化育人理念。

高校图书馆是具有教育职能的文化机构,文化育人是高校图书馆的价值追求和灵魂所在。图书馆渊源于文化,图书馆致力于文化,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具有成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图书馆文化育人有其不一样的场景,也有其特定的指向。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育人指的不是课堂上自上而下的讲授,而是通过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文化活动的影响,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和塑造人,将先进文化内化到人的灵魂深处,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基本内涵,就是在图书馆的环境和氛围中,通过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对受教育者实现“文而化之”的过程,使之形成健全完善的品格。

2 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价值

从价值角度看,图书馆最初是为藏书之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一直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在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不断深化其价值。

2.1 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理论支撑

国内外不同的机构、学者对图书馆的文化教育、文化育人职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阐述。

国际图联(IFLA)1975 年将图书馆职能概括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7]。我国2017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了公共图书馆文献保存、读者服务、社会教育的主要职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几经修订,在其1987 年版、2002 年版、2015 年版的总则中都明确指出:教育职能是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

梁启超早在1899 年曾撰文指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①图书馆使现在学校教育之青年学子得补助其知识之利也;②图书馆使凡青年志士,有不受学校教育者,得知识之利也;③图书馆有不知不觉使养成人才之利也[8]。其中,揭示了学校图书馆“补助其知识”的第二课堂功能,一般图书馆“得知识”的社会教育功能,以及图书馆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期间,着力于图书馆的整顿、改革和扩充,并认为:古代图书馆不过是藏书的地方,现代图书馆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它应是研究室,应该含有教育的职能[9]。学者黄宗忠[10]、黄俊贵[11]、范并思[12]、蒋永福[13]、宋显彪[14]等从社会、文化、教育、职业的角度对图书馆核心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都充分肯定了图书馆在社会教育、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意义。

1987 年,国务委员彭佩云在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上,做了《适应时代要求、明确发展方向、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15]。此后,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日益引起关注和讨论。如,于良芝等的《新时期大学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创新:英美等国经验分析》,黄小涛的《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源流论》,李湘鸿的《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回顾与展望》,田磊的《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研究》,卓毓荣的《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辨析与提升》,宋庆功等的《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讨》,樊健的《论大学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等等。

各类型图书馆都具有教育职能,或社会教育,或文化教育,或文化育人,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内部组织,为配合学校整体的教育目标,其文化育人职能更为突出。

2.2 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作用体现

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教育、知识创新、精神引导等方面充分体现着文化育人职能。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二课堂拓展、信息素养教育、人文素养培育、文明行为规约等方面。

2.2.1 第二课堂拓展作用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但是仅靠课堂上传授的内容难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也难以满足人生长远的发展需求。图书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文献资源丰富,知识获取便利,是高校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大学生在接受课堂教育之后,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强化、拓宽课堂专业知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2.2 信息素养教育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校最重要的是学到学习方法,现代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信息素养是人们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提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如何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及有能力去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最终将所获取到的有用信息应用于具体解决实际问题。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里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信息检索课程、专题培训讲座、信息环境营造、信息素养研究等途径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意识、信息获取技能、信息应用能力,尤其是利用获取到的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2.2.3 人文素养培育作用

清华大学张岂之认为:“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16]高校图书馆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典藏着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特别是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政治、教育、语言、文化等学科资源丰富,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理想场所。广泛涉猎人文典籍可以造就大学生心灵的纯洁与美好、人格的健全与高尚,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荣辱观,实现人格精神及人文素养的升华。

2.2.4 文明行为规约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约束规范功能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对人与环境的影响得以体现,通过制定相应的文明公约、行为规范,使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受到影响,自觉地去维护、遵守和执行。例如,保持安静、低声谈话;爱护环境、保持卫生;爱护图书及相关设施;平等使用公共资源的社会公平意识;文献资源合理使用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在这文明的阵地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形成文明自觉的行为规范。

3 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实践案例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为教学科研做好服务的同时,也通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源育人、空间育人、环境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等方式开展着文化育人实践。下文将以湖南师范大学以及相关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实践为例进行探讨分析。

3.1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文化育人实践

围绕学校“三全育人”活动宗旨和“双一流”建设目标,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湖师大图书馆”)以牢固的育人理念、丰富的育人文化、广阔的育人平台、独特的育人举措,持续地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活动,充分展示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3.1.1 文化育人理念

图书馆既然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那么,就应该有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责任担当和文化理解,体现“课堂”的教育功能,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效应。一直以来,湖师大图书馆坚持“文化治馆、服务立馆、人才强馆、学术兴馆”的治馆理念,以“立体建设图书馆文化工程”为主线,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文化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每年度的工作规划,有计划地实施文化育人实践,把文化育人作为图书馆长期坚守的工作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的常态化。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进程中,丰富育人文化资源,打造育人文化阵地,彰显育人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内涵,协同发挥文化育人的效应。文化育人成为其文化价值追求和教育责任担当。

3.1.2 文化育人路径

湖师大图书馆瞄准学生的人文素养、信息素养、文明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责任、人文情怀等,开展有形的文化教育,也注重无形的文化熏陶,包括精神文化的激励、物质文化的浸染、制度文化的规约等等。不断创新育人策略,创设文化情景,使学生在一种愉悦、自然的心境中,丰富自我,磨练自我,提升自我。

(1)举办阅读推广活动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湖师大图书馆以读书文化节为契机,广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校园文化品牌。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工程,先后推出 “一校一书”征文 、经典诵读、真人图书馆、图人影院等品牌活动。相继举办了13 届读书节,推出50 余场名家讲座,开展10 余次主题征文比赛、40 余场真人图书馆活动,先后开展了百科知识竞赛、麓山诗词大会、“漫”解红楼活动……每年有2 万多人次参与其中[17]。丰富的阅读文化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提升了学生人文素养。

(2)开展培训教学以增强学生信息素养

通过文献检索教学、“一小时”讲座、深入学院送培训、新生入馆教育、学术搜索大赛等活动,增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职能。2015—2017 年,湖师大图书馆开展“一小时”讲座近百场,参与读者万余人次,还多次嵌入微信直播,最高日点播量达1.5 万多次,已成为知名的图书馆服务品牌。此外,湖师大图书馆还依托承建的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面向全省高校开展巡回宣传培训,惠及读者数十万人。

(3)开辟自助服务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作为公共文化场所,湖师大图书馆通过文明公约、文明守则、制度规范,规劝读者诚信自觉,提高读者文明素养。特别是实施大流通服务模式变革以来,推行一系列自助服务,自助借书还书、自助座位管理、自助文明上机、自助存包服务,给予读者充分信任,在充满信任和期待的氛围中让读者自觉养成自律自为的意识和文明习惯。

(4)开展学生自治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湖师大图书馆成立学生自治机构——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并组建了勤工助学团队、志愿者服务团队。通过建立三支学生队伍,帮助大学生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支学生队伍成了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读者与图书馆“共建、共管、共进”,一大批学生获得了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包括参与策划、组织读书节活动,参与运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参与图书馆馆藏维护、读者服务、巡馆值班等等,这些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5)提供研发机会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湖师大图书馆有几个专门的研发团队,团队牵头人负责招纳一些学生参与到研发当中,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共同研发的“微信座位管理系统”,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了当下很多图书馆普遍存在也非常突出的“占座”矛盾,此项研发成果,先后被中国日报、新华网、湖南卫视、湖南红网等中央和地方数十家媒体报道[18],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大学图书馆纷纷前来学习经验并借鉴成果。

湖师大图书馆每年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人文素养、信息素养、文明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系列培育活动,有效践行了图书馆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完成了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使命,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3.2 相关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实践

我国其他高校图书馆通过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等途径,在多个方面践行着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通过文献调研梳理如下:

李扬等[19]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图书馆毕业季活动的育人功能,认为活动对毕业生毕业情绪的释放以及读书观、社会责任感与校友情结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出兼具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的全面人才。杨国富[20]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介绍了浙江大学图书馆打造“文化讲座+文化展览+悦空间”立体文化育人平台的实践,并认为通过对活动的精心设计,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空间优势,可以在文化育人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提出了文化育人的相关经验和具体思路。陈幼华等[21]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IC2创新服务模式”为例,指出该馆通过开展文化环境设计、主题展览、文化讲座、竞赛、沙龙、名师库建设、真人图书馆等形式的文化服务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在无声教化中实现图书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职能。张锐[22]以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指出高校图书馆在为教学科研做好服务的同时,更应注重教育功能的发挥,可以利用其资源、环境、服务等优势,对学生进行品德、智慧、团队性、职业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还有,郑松涛[23]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具体举措,在管理和服务中充分体现育人的力量和作用。安美荣[24]介绍了中北大学图书馆通过搭建中北大学堂、成立润思讲坛、组建学生社团以及布置文化空间等途径实施文化育人的创新举措。刘伟成等[25]以武汉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如何搭建基于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实践育人”平台。张静等[26]基于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探讨了图书馆展览空间育人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现方法和途径。郭俊仓[27]以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围绕育人所做的环境建设工作为例,论述了图书馆环境育人的实践及效果。

当然,还有很多高校图书馆开展着诸多不以“育人”为名,但践行着“育人”之实的文化服务活动,同样在践行着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

4 案例经验及启示

湖师大图书馆在文化育人服务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获得了学校十佳“立德树人”服务集体荣誉,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他高校图书馆在文化育人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创新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经验启示值得同行借鉴或思考。

4.1 宏观规划,构建文化育人保障机制

文化育人是一个系统工作,高校图书馆要从长远规划、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制度建设等方面提供保障机制,才能完成好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不少图书馆在这方面都有具体的举措,例如,湖师大图书馆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立体建设图书馆文化工程”的目标,将文化育人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图书馆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作用[28];重庆大学图书馆成立文化育人中心,围绕“文献支撑、文化服务”的办馆宗旨,通过“五个一工程”践行着文化育人功能[29]。

4.2 拓展途径,创新文化育人活动载体

高校图书馆实施文化育人,最直接的就是开设相关课程,但是更重要的是文化大环境的构建以及育人新渠道的开拓,可以依托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空间等多种方式或载体予以实现。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设《信息素养与实践》课程[30]、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开设《阅读与欣赏》《经典名著导读》通识课程[31],实现文化育人功能;前文提到,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湖师大等很多高校图书馆通过文化展览、文化讲座、读书征文、知识竞赛、阅读推广、服务实践等多种文化活动创新或丰富育人方式与育人载体;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通过展览空间传播科学知识、陶冶艺术修养、传承历史文化以创新文化育人功能。

4.3 多维覆盖,健全文化育人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对象是全体读者,有新生、有老生,有本科生、有研究生,有文科生、有理科生,甚至还有教职员工和少量社会读者,相应地,其育人体系也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湖师大等高校图书馆针对各类读者建立了多维的育人体系,如:①针对新生有新生入馆基础培训、通识教育课程培训;针对老生有数据库使用培训;针对毕业生有毕业季活动;②针对本科生主要是学习支持活动,特别是人文素养培育活动;针对研究生主要是学术支持活动,包括学科服务、信息素养服务、论文撰写指导服务等方面;针对教师除了学术支持外,还有教学辅助活动;③针对理科生培养其人文、艺术素养,针对文科生培养其自然科学素养,以起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效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南京大学[32]、西南大学[33]的导读书目都涵盖了人文、艺术、科学等各类经典著作。

4.4 内外联动,建立文化育人协同机制

图书馆文化育人是配合学校实现教育职能的重要一环,需要内外联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图书馆要整合内部力量,注重馆内各部门的协同,凝聚优势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另一方面,图书馆更要开放办馆,积极走出去,主动寻求学校职能部门、各个学院甚至社会机构的支持与合作,建立起文化育人的联动机制。浙江大学图书馆在策划实施“悦·空间”文化活动项目时,图书馆、团委、院系多方联动,在教学楼、学生公寓、校医院、活动大厅等区域建立小型书房,构建了立体的文化育人平台[20];同济大学“立体阅读”文化活动得到了上海市图书馆、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等同地域图书馆的支持,同时还有文化公司、出版社、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参与,有效实现了文化育人协同效应[34]。

5 结语

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影响是持久的,是无形的,也是深远的。高校图书馆通过不断创新服务,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文化育人,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也是大学文化作用于广大师生的具体表现。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在文化育人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理念,探索了具体的实现路径,今后还可以进一步深挖文化价值,凝练文化体系,更好地践行文化育人使命。

猜你喜欢
职能育人图书馆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图书馆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去图书馆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