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活性物质处方药物的临床应用

2020-01-09 04:41莫国栋苑振亭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吗啡癌痛阿片类

张 皛,赵 磊,高 丹,莫国栋,苑振亭*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6医院,丹东 118000;2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山 510530)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是指可对人类情绪行为造成影响,并存在致依赖作用的化学物质,其不仅可损害躯体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易诱发严重的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中还有一类是临床医生合法开具的处方药物,这类药物被称为精神活性物质处方药物(psychoactive prescription drugs)。

1 精神活性物质[2]

根据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特性,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如咖啡因、可卡因、苯丙胺等)、大麻、阿片类、致幻剂、挥发性溶剂、烟草等。

2 新精神活性物质[3]

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指未被《国际药物管制公约》管制的、具有依赖性及使用后会对公共健康安全造成现实危害或潜在威胁[4]的物质。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合成大麻素类、哌嗪类、卡西酮类、氯胺酮、苯乙胺类、植物类、其他。

3 精神活性物质处方药物临床应用

3.1 阿片类药

阿片类处方药主要品种包括吗啡、芬太尼、曲马朵、可待因、羟考酮等。临床主要应用于麻醉、各类疼痛的治疗等。

3.1.1经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途径是最简单、经济、灵活的给药方法。对于中重度癌痛患者,首选口服阿片类药物。临床常用的口服阿片类药物可分为2大类:控释制剂和缓释吗啡制剂,其代表药物分别为:盐酸吗啡片/硫酸吗啡口服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及盐酸/硫酸吗啡缓释片[4]等。

3.1.2经黏膜给药

经黏膜给药包括颊黏膜给药、舌下给药、鼻黏膜给药和直肠给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吗啡栓剂,经肛门给药,成人常用量为10~20 mg/次,q4h,或遵医嘱[5-6]。

3.1.3透皮给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芬太尼透皮贴剂,其主要优点在于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临床上,芬太尼透皮贴剂通常每72 h更换1次,部分患者如果存在剂量终末期疼痛,可能需要每48 h更换1次。癌痛患者可长期接受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7]。

3.1.4静脉或皮下给药

临床上需要快速镇痛的癌痛患者可考虑静脉或皮下给药[8]。静脉或皮下给药常用的药物有吗啡、芬太尼、氢吗啡酮、舒芬太尼和美沙酮等,这种给药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起效迅速[9-14]。

3.2 巴比妥类药

巴比妥类药主要包括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和司可巴比妥等,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大,治疗安全范围比较小,具有明显的潜在成瘾性,临床应用较少。苯巴比妥和戊巴比妥常用于控制惊厥和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15]。

3.3 苯二氮类药

3.3.1地西泮

地西泮属长效、中等强度药物,口服吸收迅速,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排泄。地西泮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焦虑和肌肉松弛作用,目前多用于治疗酒精依赖的戒断反应以及癫痫持续状态[16-17]。

3.3.2奥沙西泮

奥沙西泮为地西泮的主要代谢产物,口服吸收好,但吸收速度较慢。其主要用于焦虑伴有精神抑郁患者的辅助用药,并能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据有关报道,奥沙西泮优于其他苯二氮类药物[18]。

3.3.3艾司唑仑

3.3.4咪达唑仑

3.3.5阿普唑仑

阿普唑仑口服吸收效果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焦虑障碍,对睡眠障碍中延长睡眠时间也有效果,但停用时常会引起焦虑症状反跳,所以在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长上须慎重。阿普唑仑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1]。

3.3.6氯硝西泮

该药抗惊厥作用强,临床上常用于各种类型癫痫发作及焦虑症等。但患者有时有宿醉感,故老年人应慎用。氯硝西泮对伴有焦虑症的精神疾病患者较为满意[22]。

3.4 非苯二氮类药

3.4.1唑吡坦

3.4.2佐匹克隆

3.4.3艾司佐匹克隆

与佐匹克隆相比,艾司佐匹克隆具有不良反应较少、无宿醉现象等特点。艾司佐匹克隆有助于改善由抑郁症等引起的失眠症状。艾司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联合用于治疗慢性失眠症时,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25]。

3.4.4扎来普隆

扎来普隆对早段失眠的改善更为明显,不良反应也少于艾司唑仑[26]。临床上适用于入睡困难并且需要早醒的全日制工作患者;对经常夜间觉醒或者慢性通眠障碍及催眠药依赖性患者的疗效一般。

4 总结

阿片类药物是癌症中常用的镇痛药,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是癌痛治疗成功的关键,临床医生应结合癌痛类型和特征,根据常用阿片类药物的药动学特征、适应证及不同给药途径等选择正确的药物。

理想的镇静催眠药物应具备快速诱导睡眠、不影响睡眠结构、无次日残留作用、不影响记忆功能、无呼吸抑制作用、长期使用无依赖或戒断症状等特点,因此,选择作用于新靶位、针对性强的新型催眠药是新的研究课题之一。

猜你喜欢
吗啡癌痛阿片类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梦神之花,堕落之果
——吗啡
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Meta分析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