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关于增强青年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

2020-01-09 10: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价值观民族

刘 菲

(仰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泉州 3620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将“文化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中。在2016年5月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见历史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而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坚定文化自信则离不开文化认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更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当前我国中华文化认同情况,特别是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

1 何谓“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因。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重要、最深层的基础。”可见,文化认同不仅涉及到对个体身份的认定,而且影响到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与传承。

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也直接地冲击了中国。显然,全球化使得各国家和民族相互交融程度前所未有的加深,也进一步模糊了国家和民族的边界。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这里提到的“前提和条件”中,经济毋庸置疑是决定性的,但与人们息息相关、充盈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多年悠久文明传承的伟大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极其深刻地影响着近现代中国的一切社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苏联等国家的经验教训犹在眼前,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增强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增强对本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而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之下,青年学生群体对中华文化认同表现出了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淡漠疏离、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弱化、对主流价值选择困惑等现象。这深刻影响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特别是在香港、台湾、新疆出现问题后,更需要增强青年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2 新时代青年学生中华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当前青年学生群体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与全球化视域下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不间断的对中国进行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新媒体新文化产品的不断涌现和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中的工具性与功利性有密切的关系。

2.1 全球化视域下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的强烈冲击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这个向现代化转型的节点上,思想观念领域也表现出了多元、多样的特征。在我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至,其中诸如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伺机冒头,都产生了比较大的社会影响,都极大影响着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2 西方发达国家不间断的对中国进行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

美国学者詹姆逊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才是能够真正界定全球化的核心力量,他提到美国的电视、音乐、电影等正在成为世界文化的衡量标准。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从未间断过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输出其价值观念。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就将主要目标瞄准了中国,他们通过广播、电视、因特网三位一体包围中国。时至今日,“从以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大众娱乐文化、到以肯德基、麦当劳为典型代表的消费文化、再到以微软、互联网为典型代表的信息传媒文化”,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通过文化产品或隐蔽、或公开的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极大的影响了青年学生这一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标准,潜移默化的让青年学生去追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他们希望这些东西有朝一日能够生根、发芽,开出“和平演变”之花。

2.3 新媒体新文化产品的不断涌现

新媒体快速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相关产品,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APP的不断研发和飞速普及,给权威媒体和主流媒体带来了重大的冲击,报纸、新闻、广播等传统媒介形式的作用和影响不断被削弱。截止至2020年6月,在我国9.40亿网民中,23.7%为学生群体。有数据显示,今年到6月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18亿,占网民整体的87.0%……特殊时期,微博用户累计上传了225万条与其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842亿次”。在“人人都是发言者”和“泛娱乐化”的环境中,青年学生作为其中的最大群体,他们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行为选择上呈现突出的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青年学生在互联网络上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网络购物等网络娱乐活动上,而非阅读哲学、历史和文化相关的书籍,且对文化宣传介绍类的网络节目的热情也有待提高。

2.4 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中的工具性与功利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56个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和实践中合力创造的,其凝结了56个民族的意志和情感,涵盖但不局限于人文、地理、哲学、宗教等优秀文化。中华文化也一直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但在我国传统教育环境中,各高校的文史类课程往往扮演着工具属性,“长期以来,大学教育注重服从特定社会规范和要求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了促进个体价值实现、人格完善的目的性价值,对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思政类的课程,尽管开设课程多、时间长,但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教师授往往呈现泛泛而谈、不贴和现实需求或过于“高大上”,在一些领域甚至被边缘化、标签化,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失声”、“失踪”的情况。而青年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关注往往也多集中于学习应用和考试应用上,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上的作用有待增强。

3 新时代增强青年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在今天这样一个无比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节点上,更加需要凝聚人心、汇聚共同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增强青年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路径进行探索。

3.1 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传播平台,全方位进行文化认同教育

家庭是个体接触文化的起点,在塑造一个人的文化情感、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父母对待文化的态度和想法对孩子的文化认同具有先入为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学校是人们接受专门的、系统化而且强有力的文化知识和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机构。学校是塑造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与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场所。国家通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普通话的全民覆盖,将中华民族整合为一个多族群整体,塑造超越族群文化与地域界限,具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的中华文化认同。新传媒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舆论倡导功能。在文化认同方面,新传媒通过传播思想文化信息和符号,尤其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助于广大国民树立起共同的文化情感、共同的文化心理、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引导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新传媒增强对文化的导向和控制能力,在全范围内覆盖各类新传媒平台,极力发挥主流新闻媒体作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作用,有助于消饵不同亚群体的差异,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中华文化认同。

3.2 深挖中华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文化活力

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不仅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文化,更需要深度挖掘中华文化的宝库,不断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应用到今天助推中华文化认同的任务中来。因此,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民族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对革命文化,要充分整合高校的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青年学生在了解革命精神、革命榜样、革命事迹的基础上,将革命文化与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结合起来,加深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发挥其中最根本、最深刻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青年学生文化认同的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抵御西方的不良文化和价值观的入侵。

3.3 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在看待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要注意警惕文化虚无主义,也要防止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指的是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将其说得一无是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警惕和抵制两种虚无主义的影响,必须做到“四个讲清楚”。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价值观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我们的民族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多元民族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