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20-01-09 13:46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中心学校
天津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数学教师情景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中心学校 潘 飞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要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起来。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它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堂太过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的时候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就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巧妙地提一些问题

巧妙地提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每一个知识点详细而又透彻地分析出来,将知识剖析得非常清楚,再传授给学生。如此一来,学生就会非常依赖教师,学生不知道从哪里思考、不会主动思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改掉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融入疑问,将问题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以下问题提出来:第一,同学们,请你们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之中有几条边,几个角;第二,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他们的边数是一样多的吗;第三,请你们用尺子去量一量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长,看看这两个图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如此一来,将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得以激起,让学生拥有探索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究,并且鼓励他们动手动脑,认认真真地去做记录,让他们拥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让他们懂得自己去探索,从而获得结果;让他们懂得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不能再让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应该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让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二)让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工作,让学生学会思考,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要提高对渲染课堂氛围工作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摆脱,解雇思维,让学生拥有自我展示的舞台,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比如在《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几个问题的提问,让学生用直尺去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使他们得出一些结论,通过学生自己的测量与探究,可以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从而去探讨相应的结论,如此一来,经过学生自己探讨所得来的知识,他们更加不容易遗忘。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具备热情的思考,还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喜爱自己的认知对象,从而让他们在思考之中感受到乐趣,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去探索他们的知识,让他们主动快乐地展开思考。如果只是具备热情的思考,学生会觉得学习太过沉闷而繁重,无法展开自主学习,因此要想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就必须要将学生的学习数学基础夯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改掉自身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景,科技在发展,利用信息技术,采用情景教学法来丰富学生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活力四射的课堂氛围和教学中体会到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故事情景

教师要想将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起来,应该设置合理有趣的故事教学情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特别关注一些小故事,极易充满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故事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在《分数》这一教学中,可以将一种故事化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出来,比如有一天,5个小和尚去下山化缘,一个大伯给了5个小和尚一张大饼,5个小和尚应该怎样分这一张大饼呢?其中一个小和尚说,我们平均分,每人一块,但是其中有一个小和尚就不愿意,然后就说我们把它分为10块,每个人两块,这个时候提问学生,和尚有没有多吃一块饼呢?让学生自主探索,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将教学氛围得以活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分数的知识点,从而将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五)结合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起来。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比较顽皮,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应该将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得以吸引。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将一些新颖的内容设计在教学课堂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增强。比如在《倍数》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去猜个数,教师可以在手里拿一些粉笔,让学生去猜测粉笔的数量,学生的猜测肯定是随意地猜测,不会投入相应的思考,教师就可以提示学生,我手里的粉笔数是2的倍数,如此一来,让学生通过粉笔个数的猜测,将范围得以缩小,当学生猜对以后,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倍数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以锻炼。

(六)创新教学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形式得以创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从而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要将自身的教学手段得以创新与完善,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他们研制出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设置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深入地思考,去探索数学更多内容,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起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教师可以巧妙地提一些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不能将知识点剖析得非常清楚,再传授给学生,需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摆脱以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让他们能够喜爱自己的认知对象。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故事情境,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特别关注小故事,因此结合此心理特点,创设故事情景,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将教学形式得以创新,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数学教师情景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情景交际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谈独立思考
楼梯间 要小心
谈独立思考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