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趋势

2020-01-09 20:01薛沛隆
科教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成果学科理论

薛沛隆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1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1.1 高等教育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国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的进步。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各方面专业化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关键就是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高等教育学发展需要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点要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理论和学科建设都以强国发展为主要目标。高等教育理论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融合了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实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高等教育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融合了各个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相关理论。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现代化的建设中,高等教育都确立了发展的内容。高等教育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新阶段,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也从宏观的研究逐渐推向于微观的精细化管理。特别是在新时期强化“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更是融入了社会发展现实的要求,保持好政治站位,提高教育理论研究,从政治素养和哲学素养方面突出教学研究的政治性要求。[1]

1.2 高等教育确认了学术理论研究的核心地位

在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成果中,理论研究的优势化结果是高等教育多年来的重要成果。我国国情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理论先行的指导下,高等教育研究要融合社会责任,更要融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高等教育发展中,不仅推动了能力建设,也形成了与时代的有效衔接。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研究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同时,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建设的首位,突出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性和前瞻性。高等教育发展中真正融合了社会责任感,高等教育也与时代发展相衔接,高等教育真正创新了时代发展的多种模式。高等教育研究确认了学科理论研究的核心地位,在各项工作中都以推进理论研究为主要目标,多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1.3 突出学科体系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始终重视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在长期的研究中,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之路。高等教育研究中明确了发展的目标,清晰了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要求,把学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实现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在改革过程中,高等教育学研究关注高科技创新,关注社会的重点问题,使理论研究能够融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专业性研究和群众性研究方面,高等教育获得了重要的成果。对大量教育问题实施兴趣化研究,对社会教育情况的推进,对学科进一步的发展,高等教育都实现了开拓性的研究。高等教育能保持长久的繁荣就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对理论不断推进,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针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问题开展系统性的研究,使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在各个时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2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社会发展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进入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教育也随之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在学科设置和学科评估方面,高等教育教学要重视组织形态的建设,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在建设中的外在学科建制和内在学科建制需要保持平衡性发展。例如厦门大学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就融合了研究机构的设计,创办了杂志,招收专业的研究生,组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这一设置就是为了能够对高等教育学研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学科管理和学科的综合性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连接。高等教育学研究的组织形态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情况,专业化的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性路径。[2]

2.2 新时期要求知识与成果实现快速转化

高等教育学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成果之间的转化备受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在学科成果和理论研究方面要实施快速的转化。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时期,社会各个阶层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广泛的。高等教育的知识形态和教学成果之间的转化有利于更好的指导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得到国内的认可,更要得到国际化的认可。中国学者在学术研究方面要拥有权威性。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在高等教育研究中要有实践性、规范性和原创性。高等教育的知识转化和成果之间的运用,可以实现高等教育成果展示,这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从全国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的考察中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的研究存在多种倾向,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实践性就要吸收消化多种教育理论,增强教育的学科建设,使教育理论能够转化为具有指导性的实践成果。

3 社会主义新环境下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的创新发展

3.1 实现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同步推进

新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肩负着社会发展的使命,在理论指导和专业化研究方面,以推进学科建设为主体,要求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要实现平衡性的发展。在新的环境下高等教育受到一定的冲击,有的学者重视高等教育的成果,有的学者将重点关注在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上。但是,实际上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学派的重要思路就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真正以社会发展为要求。例如高等教育要增强研究的一致性,要强化新思路,要注重核心事业的推进,使科学化的延续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要突破学科的限制,打破环境的限制,使学术研究具有整合性要求。高等教育的核心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不能冲突,高等教育要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3]

3.2 创新能力与智慧成果的迅速转化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中重视能力建设和智库的建设。在新的时期高等教育学研究要重视创新能力与智慧成果之间的转化,让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能够实现现实的应用。例如高等教育研究理论成果要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提高大学治理水平,促进高校快速发展,完善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在高等教育研究中要重视研究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在新时期中国特色发展中要融入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高等教育的研究能力实现多种成果的转化。在研究中,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先进的高校将学科成果转化放在首位,这一设计就是为了突出教育政策和管理研究,使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真正应用到现实实践中,打造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使学校发展战略更加清晰,突出教育机构特色化发展的动力,使中国教育发展能够真正融入到世界发展的潮流中。

3.3 提高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学术品质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品质,在研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对研究成果中的理论创新,要实施系统化的研究。学科知识的积累与学术沉淀以及学术传承之间架构起必然的关系。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注重研究论文的质量,确定研究结论的有效性,突出研究成果的指导性。高等教育需要在研究中强化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突出研究成果的指导性作用。高等教育的研究要注重系统训练,端正研究态度,增加实证研究投入,使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具有良好的品质。

3.4 推动高等教育学的国际化研究

在新的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也要融入到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中。推动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要目标。我国教育方面取得了重要经验,在国际组织中,教育研究推广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新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水平要克服能力和机制的阻碍,让研究者站在国际视野思考问题,鼓励年轻学者参加高级别学术交流活动,参加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加教育教学的交流活动,注重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实证能力,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模式对接,提供多种政策。提供经费支持,积极鼓励高等学校学术成果。特别在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要注重信息化建设,推动基础数据库建设,进行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各种数据为资源,让高等教育融入到信息化发展中,使高等教育更好的进行多元化的发展。[4]

4 结语

新的时代赋予了高等教育学研究新的使命,在理论建设方面,在学科建设方面,在研究体系建设方面,高等教育学研究都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现代学科标准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目标,以学术品质提升为要求,真正构建起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良好体系。高等教育在理论研究上获得了快速进步,高等教育的推进就有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新时期的建设中,高等教育必然会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高等教育也要融入到国际化发展模式中,实现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的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成果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工大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