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泥巴球场上绽放铿锵玫瑰
——记红河县第一中学女子足球队

2020-01-10 08:52朱熙
今日民族 2019年10期
关键词:雪峰足球队联赛

文·图 / 朱熙

著名作家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中有一首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句诗用来形容红河县第一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合适不过了。

红河县城驻地迤萨镇,原本是彝族卜拉语“干旱缺水”的意思,民谣“高高山上是故乡,左有河来右有江;山高难把五谷出,水大难作救命汤”就是当时的写照。正是这“干旱缺水”的小城,出了一支成立仅仅四年时间就连续三年蝉联红河州联赛冠军的女子足球队。这是一支在水泥地、泥巴球场上成长起来的冠军队伍。球队主教练郑雪峰和他这群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黑姑娘”令人敬佩!

再差的条件都不能阻挡夺冠的梦想

联系采访时正值郑雪峰带领队员们在蒙自市参加2019 年红河州校园篮球、足球、排球、啦啦操三级联赛。每一天郑老师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球队的战绩,从首战的10︰0 大比分获胜到总决赛的2︰1 艰难夺冠,创造了球队在红河州联赛中三连冠的历史,从他的字里行间能够深深感受到这群小姑娘的拼搏精神。

来到红河县第一中学采访的时候,球队虽然处于代表红河州参加省级联赛的间歇期,但依然在36 度的高温下进行着刻苦的备战训练。初见郑雪峰,个子不高,因为常年在室外训练,皮肤晒得黝黑。第一印象会觉得他很认真严肃,聊起来发现他很健谈,谈吐间透露着彝家汉子的豪爽洒脱。

“走!我带你去看一下我们曾经训练的场地。”郑雪峰拉着我来到操场。此时的操场上有几辆施工车,正在知了声声中紧锣密鼓地施工。女子足球队优秀的成绩受到了红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学校今年年底将另外建一个标准足球场,供男女子足球队训练,而原来的足球场将要改建成为4 块篮球场。土操场上虽然布满了施工车来往的车轮印,但依稀可见曾经的模样。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法把一个州级联赛冠军和这么一座简陋的训练球场联系在一起。带球过人,假射过人,凌空倒钩,转身,射门,守门,所有动作都发生在这里。

提及球队,郑雪峰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我们学校于2016 年成立了女子足球队。足球队刚建立的时候就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当时红河县一中被选中代表红河县参加红河州三级联赛,只有18 天的备战时间,非常短。从建队开始,我们的磨合训练都是在不断摸索中进行的。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训练场地的问题,因为学校没有正规的足球训练场地,只有把宿舍楼旁的一块空地推平修整作为临时训练场地,没想到一用就用了三年。红河县湿热多雨,一到下雨天,土球场瞬间就变成了泥球场,孩子们训练的时候只要稍微不注意就会滑倒,一场球踢下来浑身都是伤,让人心疼。”

“2016 年7 月份,我们第一次参加比赛。还记得第一个对手是开远队,当时的比赛很胶着,补时补了两次,最后还是输给了对手。因为是首次参赛,当时从球队实力、战术各方面来比较的话,我们和其他球队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最终取得了全州第五名的成绩。最终成绩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通过比赛我们也学到很多东西。回来以后,我们扩充了队员,从最初只有20 名队员的初建队伍发展到现在40 多名有一二级梯队的标准队伍。最初的‘球场菜鸟’从熟悉球感球性开始,经过不断的摸索训练,第二年一举夺得州级联赛冠军,成为了其他队伍眼中的黑马。”谈起第一次参加比赛,那时的画面对郑雪峰来说历历在目。

“虽然我们训练条件比不过其他学校,但在训练的刻苦程度上我的队员是当仁不让的。我们只有把自己的短板补齐了,才能有和其他人抗衡的机会。作为教练员,我很珍惜每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每次都恨不得把所有看到的学到的都消化到肚子里,带回来毫无保留地教给队员们。今年女足世界杯的比赛我一场不落全看了,时不时会在手机里做一些记录总结。女足的水平很高,她们有很多东西我们都用得上。人嘛,只要擅长学习,愿意付出,总是会成功的。”在训练和学习这两件事情上,郑雪峰非常较真。

曾经的训练场

日常训练

射门练习

郑雪峰在给队员授课

训练场上是严师训练场下是慈父

下午两点,郑雪峰带着队员来到了临时借用的另一所学校的足球场上进行适应性训练。此次训练不同于往常,因为正值暑期,已经从红河县一中毕业在外地上大学的老队员们,私下约好要来配合师父给小师妹们“加餐”,展开一场徒弟与徒弟之间的对抗赛。红河县的8 月正值雨季,赛程过半,下起了雨,但丝毫挡不住队员们的激情,比赛继续进行着。

“这次我们是早就约好了的,前两天才让老大知道,要不然他就不让我们来了。”第一届老队员钱陆否说道。她口中的“老大”正是郑雪峰。钱陆否现在就读于云南农业大学,是学校女子足球队的主力队员,如今已经代表学校参加了两次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我告诉你,我们老大平常训练可严厉了,训练的时候很少见他笑过,只要有动作做不到位,他一定会严格指出来,抠得特别细。有时候训练太累了,我们就会偷懒,每次都会被他抓到,只能乖乖地受罚去跑圈。现在我们大学校队有三个红河县一中毕业的队员,大家在校队都能够踢主力位置,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老大的功劳,全是高中时打下的扎实基础。”问及为什么要叫郑雪峰“老大”时,钱陆否解释道:“因为叫教练或者郑老师显得太生疏,郑老师私下对我们队员非常好,某种程度上就像大哥哥一样。叫他‘老大’一下子把距离拉近了,他也很乐意我们这样叫他。”

训练结束后已经是傍晚6:30 了。吃完晚饭郑雪峰从妻子手里拿过一大包板蓝根往学校走去,来到队员宿舍挨个宿舍问队员有没有喝姜汤。原来很多队员都淋了雨,怕她们感冒,郑雪峰在中午训练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学校准备了姜汤。除了姜汤,郑雪峰还给每个队员都发了一袋板蓝根颗粒,交代她们睡前一定要喝掉。在回办公室的路上,郑雪峰解释说:“这些孩子就像我女儿一样,看她们每天训练那么辛苦,我怎么会不心疼呢。我们学校是艺体特色办学,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体育特长生,每天都要辛苦训练。这些孩子很多都来自乡下,红河县属于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唯有通过刻苦训练,让队员有更多外出交流比赛的机会,孩子们才能够走出大山,训练的苦与累,我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

回到办公室,郑雪峰又开始了第二天的训练计划。他会把每天训练的内容一丝不苟地记在小本子上,包括出现的问题、改进的方法等。“不知不觉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了,三年多的时间累积下来的小本子已经满满一抽屉了。”郑雪峰边说边展示他的成果。

我想成为师父一样的人

开学马上就升高三的17 岁哈尼族姑娘许艳,司职前锋身兼球队队长,扎着马尾辫,充满了朝气与活力。许艳2017 年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入红河县一中,刚进到学校没多久,主教练从体育特长生中选拔足球队员。经过层层筛选,许艳最终被选进了球队。“从小我就喜欢体育,父母都很支持我的选择。因为我比较外向,后来教练让我当起了球队队长。刚开始我以为会很轻松,慢慢才发现当队长是很考验个人能力的。首先,队长角色最重要的是自我管理,教练所教的,队长在队员面前必须以身作则,在训练上必须比别人更多地付出。要做到最好,才能以德服人。其次,队友之间发生矛盾了,队长还要充当调解员的角色,要懂得找话题,要对每一个队员的情况都很了解。最后,作为队长,还要懂得包容和自我反思。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训练中因为一个训练战术的问题和队友产生了分歧,最开始谁也不让谁,搞得很尴尬。后来冷静下来,我反思了自己,主动向队友和解,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和许艳同龄的哈尼族姑娘车皓琦在踢球之前练的是篮球,作为篮球队的主力前锋,在球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郑雪峰在全校选拔队员的时候看中了车皓琦身高和出色的反应能力,专门找到了车皓琦的父母做工作,希望他们的女儿能够以守门员的身份加入到足球队来。车皓琦的爸爸是哈尼族,妈妈是彝族。作为家里的独生女,车皓琦一直被视为父母的掌上明珠。选择成为体育特长生,在训练、比赛当中难免会受伤,虽然很心疼,但父母始终支持她。考虑到作为守门员更能发挥女儿的优势,加上女儿也很愿意,他们接受了郑雪峰的邀请。不负众望,车皓琦如今已经成长为球队坚实后盾。谈起长大后的梦想,车皓琦毫不犹豫地说:“我想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像师父一样,爱护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

郑雪峰

郑雪峰的小笔记本

身兼足球队领队的红河县第一中学校长廖灿兵介绍,红河县一中是一所办学将近有70 年悠久历史的学校,在校学生3275 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达到3146 人,占学生总人数的96%。而女子足球队少数民族队员占比达到了90%以上。“虽然成立不到四年的时间,但球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卓越的成绩。分析原因,我认为首先是队员能吃苦、敢拼搏。红河县每年夏天的温度都会在30 多度甚至40 度,在这样高温及各方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其次教练员很敬业、能奉献。我们足球队的教练每天早上6:30 就要带着队员开始训练,他们没有任何的津贴补贴,从来没有任何怨言。除此之外,他们还舍去了照顾家庭、照顾老人、照顾自己小孩的时间,全身心扑到我们的足球训练上。这些都是球队走到今天不可或缺的因素。”

地贫瘠,梦想却不贫瘠;场地简陋,梦想却丰盈;场地寒碜,梦想让它处处绽放鲜花。这支来自边疆民族地区的队伍,没有专业的训练场地,但她们以梦为马,以拼搏为帆,以行动为桨,用成绩告诉我们: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猜你喜欢
雪峰足球队联赛
Top football team rises from slum 贫民窟中崛起的足球队
要退休了
2017年全国数学联赛A卷第10题另解
大山里的足球队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
球迷悼念 这一夜为沙佩科恩斯足球队流泪
团购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