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到“主题”

2020-01-10 01:2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课题问题生活

(山东省惠民县淄角中学 山东·滨州 251700)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而活动“主题”一般都是由“问题”转化来的。如何把“问题”转化为“主题”是活动实施的首要环节,也是教学活动中一个核心问题。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实践,“问题”是要经过:“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的三个基本环节才能转化为活动“主题”。

1 “问题”的发现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研究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经过研究和实践发现,问题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

1.1 与实际有机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课程要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主题最大的基点应是学生的生活与实践。在选择活动主题时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面对学生的生活,立足于当地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

1.1.1 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要结合当地实际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努力与地方资源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其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学校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生活和文化氛围,充分挖掘社区中蕴含的课程资源,使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关注社区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围绕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设计活动主题。这样,必定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能够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思考和重视,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教育中来,为教育出谋划策。如我们阳信县河流镇是山东省不锈钢生产基地,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当地特色经济”“我与工人零距离”“周边环境问题调查”“外来人员生活状况”等主题,还依据社区实际,确定了“公共设施的使用与维护”“街边野广告”“学校门前的小摊点“等主题。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变成了不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成为发挥学校主阵地,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

1.1.2 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生活于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包罗万象,从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休闲等活动到生活周边的、时而参与其中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博大幽深的自然环境,从身边小事到自我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活动内容,都可以是主题选择的范围。如我们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产生诸如“吃早餐的学问”“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学校门前的交通状况”“邻里关系的处理”“我看社区的变化”等主题;还可以围绕学生面对的自然、社会问题产生“生活垃圾的处理”、“饮食与健康”等等主题。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有意义的活动主题。

1.2 与学科实践相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各学科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其他学科完全割裂开来。我们可以将其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与提升。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所以,教师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打通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活动主题,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如思想品德教师在上完《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后,发现同学们对环境问题很感兴趣,就对同学们说:“你们自己能不能查一查我们周边的环境状况呢?如果大家愿意,咱们可以开个汇报会,看谁的调查最真实、措施最实际。”之后,同学们兴致大增,议论纷纷,很多同学表现出了对流经学校操场的“沟盘河”水质进行调查的兴趣。于是,教师抓住这一契机,与学生共同确定了《沟盘河水质状况调查》的主题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及时确立了“生活中的物理”这一主题等等。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研究成果,而是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1.3 与社会热点相结合

当今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形势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在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恐怖活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等等。我们围绕这些人们都共同关心的社会话题开展活动,及时捕捉学生生活的信息及所处环境的形势变化,使之成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资源。如:“神七”飞船上天,中国的航天成就备受学生关注,像宇宙飞船、太空行走、太空探险等知识成为热门话题,我们因势利导,让学生的关注成为我们实施的课题,设计了“认识我国的航天历程”活动,让学生从资料查找、图片搜索、手抄报设计中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这样,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知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4 与学校德育类活动相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德育类活动都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为基本导向,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促进全面发展,加强实践体验,强调在实践体验中学习知识、技能。把学校德育类活动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它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创新的物质载体,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拓展了新的教育资源。如我们结合学校的系列德育类活动确立了诸如“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看农村新变化”“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少年”“弘扬民族精神,争做世纪新人”“我爱我的祖国”“我们学校的传统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学会感恩”等主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 “问题”的选择

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无论向宇宙或者向我们自己,我们不难一口气发出许多问题,但是这许多问题,不一定都具有独立的且明了的意义,也许根本就不能成立。”因此,把学生发现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活动“主题”进行研究活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那么如何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可探究主题呢?一方面是把问题进行分类。所谓问题分类,即将学生的问题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归类,对于回答“是什么?”这一层次的问题,解决比较容易,可以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或者网络资料的查阅就可以得到答案,一般不将其作为研究的主题,。而对于回答“为什么?”“怎么做?”这一层次的问题,研究比较复杂,需要学生在设计研究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般可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二方面是把问题归类筛选。教师引导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合并相同或相近的问题,同时根据问题的可行性及研究价值对问题进行选择,主要看问题值不值的研究,是否具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问题能不能够研究,是否具备研究的能力和条件,从而确定最有价值和可研究的问题。

3 “主题”的确定

“主题确定”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选择的要研究的某一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的过程,这里的主题实质上就是学生要研究的课题。把选择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就必须根据选择课题的原则、问题的分类、把对问题的陈述转化为课题的陈述方式。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常见的课题陈述在名称中应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的方法,但对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以没必要提这么高的要求,只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或研究方向就可以了;二是课题的陈述必须清楚,简洁、具体、明确;三是问题陈述需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也可采用问题的形式。课题常用的叙述形式有:……的调查研究(报告);……的实验研究;关于……的思考(调查、研究);……在……中的应用;……初探等。

经过“主题确定”的过程,“问题”才真正实现了向“主题”(课题)的转化,实现了这样的转化的教学才具有研究性学习的性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所以,“确定主题”是实现“问题”向“主题”转化的关键,同时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标志之一。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只有牢牢的根植于生活世界,结合实际,注重实践,才会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会得以长足的发展,才会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课题问题生活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