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

2020-01-10 09:02赵晓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鼻息肉内窥镜鼻窦

赵晓峰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患慢性鼻窦炎可给患者带来痛苦,出现鼻塞、头晕头痛、嗅觉障碍等症状,需要及早治疗,选择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促进术后早期康复[1]。随着内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快速发展,内镜鼻窦手术已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最重要的方法。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内窥镜鼻窦手术改善症状,但少数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鼻内窥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案,耳鼻喉科设备是可以对鼻腔进行详细检查的光学设备。它通常指的是一个角度范围从0 ~ 90度的刚性管镜。由于良好的照明,加上其本身相对较薄并且直径仅为2.7~4.0mm,鼻内窥镜可以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腔通道的结构容易地检查鼻腔,鼻咽甚至鼻窦的结构。它是诊断鼻窦炎和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鼻窦炎和鼻息肉以精细的方式进行治疗,使手术能够到达传统手术无法进入的区域。为了比较其和传统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分析了慢性鼻窦炎的手术对策和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8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组年龄21~65岁,平均(43.21±4.62)岁。为I型14例,II 型 20例,III型9例;伴有鼻中隔偏曲者34例,患者伴随鼻息肉者 32 例,有变应性鼻炎者29例。男29例,女14例。传统手术组年龄21~66岁,平均(43.45±4.89)岁。为 I 型15例,II 型 20例,III 型 8 例;伴有鼻中隔偏曲者33 例,患者伴随鼻息肉者32例、有变应性鼻炎者29例。男30例,女13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可配合本次治疗。排除标准:除外手术治疗禁忌、合并其他疾病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的患者。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传统手术组给予传统手术,鼻腔表面局部浸润麻醉,以鼻息肉体根部外侧壁黏膜下为麻醉点,实施传统根治手术,术后给予鼻腔棉片填塞治疗1~2 d,嘱咐患者服用抗生素1周,取出鼻腔内填塞物之后给予1%呋麻滴鼻液进行滴鼻治疗2周。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组开展鼻内窥镜手术。鼻内镜将息肉摘除和将钩突切除,结合病情差异,选择性将前后筛窦、蝶窦、上颌窦开放,术中若鼻甲变异且对上颌窦引流产生不良影响可进行部分鼻甲切除,鼻内镜下实施微波鼻甲成形手术。若鼻中隔偏曲高对术中鼻道引流产生阻碍需要实施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术后给予鼻腔棉片填塞治疗1~2 d,嘱咐患者服用抗生素1周,取出鼻腔内填塞物之后给予1%呋麻滴鼻液进行滴鼻治疗2周[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治疗后随访1个月症状消失,无并发症)、慢性鼻窦炎手术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前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0~3分每项,总分是0~6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3])、并发症(鼻黏膜损伤、鼻腔出血、鼻腔粘连)。

1.4 统计学处理

处理软件:SPSS 18.0版本;方式: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成功率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成功率高于传统手术组,χ2=6.933,P<0.05。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成功率是100%,而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成功率是79.07%。

2.2 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

手术前两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接近,t=0.433,P>0.05、手术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t=8.034,P<0.05。见表1。

2.3 慢性鼻窦炎手术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组慢性鼻窦炎手术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见表2。

2.4 并发症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组并发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常见疾病。其中鼻息肉多由外界刺激诱发,与自身和外部环境密切相关。慢性鼻窦炎常伴有鼻息肉,鼻窦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炎症,过敏等因素有关,鼻息肉主要是由于鼻膜持续水肿,导致炎症加重,多见于成人。鼻息肉继续增加,这可能导致鼻中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移位。甚至可能导致鼻外观发生变化,这增加了患者呼吸道感染加重的可能性,此外还影响了日常生活和面部协调,严重病例可引起眼,肺和脑等并发症,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目前,鼻息肉治疗慢性鼻窦炎尚无明显特异性药物。传统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并发症多,复发率高[4-5]。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需要在临床上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与传统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风险低的特点。鼻内窥镜手术是一种新的慢性鼻窦炎微创治疗方法。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技巧要求高,必须具备熟练的内镜技术和鼻内窥镜手术技能,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创伤轻[6-8]。内镜手术比传统手术更有优势。尽管使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有许多优点,但应严格控制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异常和心功能II级或更高的老年患者,近来有心肌梗死或频繁心绞痛的患者应视为禁忌证[9-13]。

表1 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分,±s)

表1 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时间 嗅觉障碍症状积分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组 43 手术前 40.48±9.32手术后 10.21±2.01传统手术组 43 手术前 40.24±9.37手术后 18.14±4.25

表2 两组慢性鼻窦炎手术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分析(±s)

表2 两组慢性鼻窦炎手术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分析(±s)

组别 例数 慢性鼻窦炎手术失血量(mL) 手术操作时间(分)传统手术组 43 62.46±6.42 68.25±11.78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组 43 53.68±3.21 52.41±7.28 t值 - 7.724 7.867 P值 - 0.000 0.000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综上所述,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少手术失血,缩短操作的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鼻息肉内窥镜鼻窦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切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