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进展*

2020-01-11 14:18王艳君薛维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腹针火针荨麻疹

刘 琪,杨 洁,苏 梦,王艳君,薛维华

(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慢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发于皮肤的淡白色或红色风团样丘疹,搔抓痒甚,甚或连接成片,病程一般大于6周,瘙痒难忍并反复发作,多因机体正气不足复遇外邪侵袭,致营卫失和或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搏结肌肤,发为瘾疹。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溯本求源,使慢性荨麻疹患者得到良好医治。通过检索文献发现近年来一些医家采取特色针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特色针法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又区别于传统针法,现将特色针法治疗本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1 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1.1 病因认识

中医称慢性荨麻疹为“瘾疹”,临床表现为风团多发,部位游走不定,此起彼伏。根据东汉张机所言“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将致病因素归纳为内所因、外所因及其他因素。隋代巢元方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又言:“天阴雨冷则剧出,风中亦剧,得晴暖则减,着衣身暖亦瘥也”,由此可见,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及天气、温度、冷暖变化等均是慢性荨麻疹的致病因素,此为外所因也。慢性荨麻疹病程绵长、反复发作致久病体虚,气血损耗,肌肤失于濡养则瘙痒难忍[1],古人言:“虚则瘙痒”,隋代巢元方《风瘙瘾胗候》言:“风入腠理,与血气相博……成瘾疹。”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疡医》中言:“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易为热气并,则生蓓蕾”,可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机体阳气不足、气血失和或素体虚弱,而又复遇外邪侵袭,则致疾病发生,此为内所因也。另外明代戴元礼《证治要诀》曰:“食鸡肉及獐、鱼动风等物,才食则丹随发。”指出本病与饮食不节相关。综上,“瘾疹”的发生与个人体质、正气虚弱、外邪侵袭及食物过敏等关系密切。

1.2 病机解读

荨麻疹的发病机理不外乎气血、阴阳、脏腑3个方面。“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调和则肌肤润泽。《素问》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阴阳平衡共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然阴阳任何一方失调都会导致疾病发生。对于荨麻疹而言,卫阳不固、腠理疏松是外邪侵袭的前提,邪气阻于肌肤,使气血郁阻,则发为瘾疹。依据藏象学说“有诸内必形于诸外”,机体外在病理征象必然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相关。瘾疹发于皮肤,而肺为娇脏,主皮毛,且最易受外邪侵袭,所以本病与肺脏的联系最为直接;肝藏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肠胃湿热失于运化都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或生化无源,使其壅滞肌肤或失于濡养,诱发本病;另外心主神志,心神不宁、思绪不定易会加重皮肤瘙痒;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不足体质素虚,也是本病发生的内在机理。

2 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

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一方面根据中医整体观念,调和阴阳,使阴平阳秘;另一方面通过脏腑经络理论,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而发挥作用;另外以“全息论”为基础,通过针刺局部以调整体,增强人体自我修复能力[2],从而治愈疾病。此外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可反应疾病、接受刺激、治疗疾病,皮肤作为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大屏障,根据中医皮部理论,针刺可通过调节肌肤卫阳的功能而增强抵抗力[3]。张海峰等[4]发现针刺疗法可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因子渗出,起到抗组胺作用。因此,针刺疗法在免疫疾病的治疗中占很大优势。特色针法虽有别于普通针刺,但大都是基于中医传统经络理论发展而来,或是根据各自针法的特点发挥作用,或是多种疗法融为一体。但不论何种治疗方法,都是基于上述病因病机,通过不同途径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最终达到治愈目的。

3 特色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3.1 蜂针疗法

蜂针疗法是将民间蜂蜇疗法与中医经络腧穴相结合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郭桂红等[5]用蜂针刺入曲池、合谷、血海、委中、膈俞、天井、志室等穴,留针15 min,每周3次,10次以后每次增加1只蜂,每人维持在10只以内,共治疗20次。结果有效率随着疗程的增加而增加。蜂针疗法的特色在于采用蜂针中蜂毒成分对机体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取穴原则以祛风止痒、养血润燥为主,选穴较常规,其中志室穴的选用,有人认为蜂刺志室是预防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特效穴。蜂针治疗可使皮肤温度升高,从而发挥温阳补虚、通经活络、祛邪扶正的作用[6],现代研究发现蜂毒成分中包括的多肽类中肥大细胞脱颗粒肽及蜂毒明肽具有直接抗过敏作用[7],故能取得较好疗效。但亦有文献[8]报道蜂针疗法易引起局部红肿、瘙痒等过敏性反应,甚则挠破皮肤,影响生活质量,副作用显著,因此运用蜂针疗法之前应熟练掌握蜂针疗法操作及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安抚患者紧张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是由薄智云教授基于生物全息理论创立的,以神阙系统调控作用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腧穴以调控人体经络及神经系统,使机体逐渐趋于稳态,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全新微针疗法。成鲁杰[9]以腹针中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组成的引气归元方为主穴;以滑肉门、外陵组成的腹四关,大横调脾气为配穴,并结合耳针(耳尖、神门、肺、肾上腺),结果发现经联合治疗的患者症状很快缓解,且方法简单、便于操作。陈丽仪等[10]采用腹针加艾灸治疗慢性荨麻疹,腹针取穴同上,留针期间神阙加艾条灸,结果证实薄氏腹针治疗本病与西替利嗪相比,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针疗法无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高,是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之一。林煜晴[11]采用同样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结果发现治疗组无论是临床症状、体征,还是生活质量都明显改善。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选穴大多以引气归元方为基础方,中脘、下脘补后天,气海、关元补先天,因为腹部是各大脏腑汇集的部位,因此腹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是基于中医脏腑理论,通过针刺腹部穴位,引脏腑之气布散全身,纠正脏腑功能失调,提高正气,增强抵抗力,从而达到治愈目的,在治疗慢性难愈性疾病中更加凸显优势。

3.3 脐针疗法

脐针疗法是由齐永教授创立的,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时间医学及“生物全息论”,与易经相结合,在脐部施针,通过自身调节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以治疗疾病的新型疗法。金灵青等[12]认为慢性荨麻疹久病难愈,多虚瘀并见,且发于皮肤,主要责之于肺脏(肺主皮毛),并受风、寒、热等外邪影响,通过依次针刺坎位(主肾为水为寒)、震位(主肝为木为风)、离位(主心为火为热)、兑位(主肺为金为燥),配合腹针引气归元,取得较好疗效。《大宝论》言:“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为命门也……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强,气衰则病。”传统经络理论认为脐部禁针宜灸,齐永教授则打破陈规,在全息论的基础上与易经相结合,将脐部视为1个后天八卦图,根据易医学的“凡病源于脏,凡病落于脏”原则,通过五行与脏腑理论密切联系,其针刺顺序以顺时针方向为主,取五行相生之意,以激发机体阳气,其针刺方向以横刺、斜刺为主,保证针刺安全性,亦有研究提示脐针疗法不仅可以抗氧化、抗衰老,还具备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13]。

3.4 头针疗法

头针是通过刺激头部特定部位以调节经气,达到“刺局部以调整体”之效。它是以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由传统针灸发展而来。倪伟等[14]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慢性荨麻疹,头针选穴为方氏头针中双侧倒脏下焦、书写、嗅味、伏象“脾俞”、伏象“肺俞”,得气后留针30 min,其中前三穴属可抗过敏的经验选穴,后两穴同体针理论;结果与单纯体针组相比,症状明显好转且IgE水平显著降低。莫晓枫[15]用头皮针治疗慢性荨麻疹,选穴参考《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额中线(属督脉,自神庭向下针1寸)、额旁1线(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眉冲沿经向下针1寸)、顶颞后斜线(属督脉、膀胱经、胆经,百会至曲鬓穴接力刺),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1 h,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100%。目前国内有多种头针流派,上述研究中,倪伟采用方式头针,莫晓岚采用头针标准化方案治疗慢性荨麻疹,均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经络之气最终集中于头部,有“头之气街”之称,针刺头部可调节全身经气。此外,头皮不同部位对应不同的大脑皮层感觉区,因此通过针刺头部不同部位可相应调节大脑皮层功能[16]。

3.5 火针疗法

火针即“燔针”“焠刺”,是将针尖烧红后快速点刺患者机体腧穴[16]的治疗方法。何菊佐等[17]治疗荨麻疹采用火针点刺的方法,针后前6组穴位予拔罐10 min,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合拔罐,穴位相同。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有明显差异性。李思婷[18]取阿是穴采用火针疗法,并通过辨证配合体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结果发现8周后荨麻疹类患者症状缓解最明显,生化指标也获得很好改善,且12周治疗结束后仍有持续效果,证明荨麻疹患者对火针疗法敏感而持久。岳运青等[19]采用三头火针快速点刺局部丘疹,并于血海、曲池、风市施以普通针刺,留针30 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丘疹消退,仅留轻度色素沉着,1个月后随访丘疹未复发,且色素沉着逐渐消退。《内经》曰:“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火针可通经活络、调气和血、调节脏腑、激发阳气、提高正气[20]。有研究证实火针通过调节IgE、IL-4、IFN-γ水平,降低机体敏感性,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21]。火针发挥“火”本身的作用,“火”性属阳,具有推动、温煦等特性,治疗荨麻疹可鼓动阳气、引阳达络,使卫外强则邪不易入侵;此外“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属火,火针具有很好的止痒作用。且通过上述研究发现火针大多选用局部阿是穴,意在“以热引热”,给邪气以出路,疗效直接。

3.6 自血疗法

自血疗法是在相应穴位注射适量自身静脉血的一种特色疗法,集针刺、穴位注射、放血疗法等多种功效于一身,并结合血液本身特殊成分发挥疗效。阳媚等[22]采用自血疗法,穴取曲池、血海,两组穴位交替治疗,每周4次,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天,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IL-2、IFN-γ升高、IL-4降低更为明显。黄永华等[23]通过足三里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发现自血疗法可以调整外周血LTB4、IFN-γ、IL-2水平,抑制炎性反应的同时增强免疫功能。自血疗法取得较好疗效,首先是通过对穴位本身的刺激发挥作用;其次血液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抗体,注入穴位后,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致敏性[24],并可促进细胞吞噬功能,减少炎症因子渗出,从而抑制变态反应,缓解症状[22]。此外在抽血过程中相当于一次放血疗法,给邪气以出路。

3.7 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特定腧穴,魏建华等[25]采用埋线结合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治疗,取穴以膀胱经第一侧线肺俞、心俞、膈俞、大肠俞为主,加曲池、足三里,在严格无菌条件下,通过埋线针将羊肠线快速埋入皮下,10天1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结果有显著差异。刘飞[26]采用风门、三阴交、血海、膈俞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土茯苓、白藓皮、赤芍、苦参、露蜂房、蝉蜕、防风、丹参、苍术、当归、白蒺藜、生地、紫草、甘草),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2.3%。杨素清等[27]通过埋线(曲池、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风市、血海、百虫窝)治疗重度慢性荨麻疹,结果发现穴位埋线可以更好的减少疾病复发。黄艳霞等[28]通过研究发现穴位埋线可加强抗组胺药物的疗效,有效控制症状从而减少西药服用次数。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不仅治疗次数少,间隔时间长,且痛苦小,患者接受度高;此外羊肠线埋入机体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可自然吸收,从而通过对穴位的长久刺激而发挥作用,远期疗效好,正如《灵枢·终始》篇所言:“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纳而久留之”,以激发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

3.8 粗针疗法

粗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民间疗法,由《内经》九针中的“大针”演变而来,以其针体特粗而命名。高宏等[29]采用粗针皮下透刺神道穴治疗慢性荨麻疹,每日留针4 h,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发现其症状积分与血清IgE水平均明显下降。苏斐等[30]同样采用神道透刺法治疗本病,同时结合自血疗法,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2%。《素问·刺要论》言:“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慢性荨麻疹发于皮肤,病变部位表浅,故针刺采用一针透刺多穴,同时配合长时间留针,且粗针与普通毫针不同,因其形状偏大偏粗,故对机体的刺激量亦大,有研究证实有效刺激量与刺激强度、刺激时间直接相关,它是针刺疗效的重要保障[31]。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神道归经属督脉,故运用粗针疗法沿督脉透刺神道穴可调节全身阳经之气血,以加强温阳益气、达邪外出的功效,因此针对一些慢性顽固性疾病效果很好。

3.9 其他特色针法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献中除上述特色针法外,还有董氏奇穴、磁圆梅针、赤医针、滞针、靳三针等。董氏奇穴中木穴取类比象属肺主风,肺主皮毛,因此木穴可治疗皮肤瘙痒类疾病;且肝属木,肝主藏血,又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因其位于食指第一指节桡侧,经过大肠经,大肠主津,在调理肝肺的同时生津化血。张小婷[32]治疗本病针刺木穴,每15 min捻针9次,留针30 min,隔3日两手交替取穴,两个疗程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提示木穴治疗慢性荨麻疹有很好的即时效应。于希军等[33]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取穴以膀胱经第一侧线为主,用磁圆梅针打刺至潮红后加艾条灸,隔日1次,结果显示磁圆梅针结合悬灸可有效改善症状并降低复发率。马明江[34]采用赤医针(以赤医穴为主穴,配胸5、胸2),并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本病,结果5例顽固性荨麻疹患者均痊愈。梁莹等[35]认为慢性荨麻疹患者日久气血亏虚,瘀阻机体,因此采用滞针(得气后朝单一方向捻转至针下紧涩感)结合背部放血拔罐治疗本病,以加强经络传导功能,疏通气血,疗效显著。靳三针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靳瑞教授所创立的新针灸学派,处方讲究穴位配伍,取穴精简、效果灵验,林星华[36]以腹三针为主穴,配合足三里、血海、曲池,并结合神阙穴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另外腹三针加温针灸,共奏强身健体、祛风和营之效。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在组方配伍、针具选择及手法刺激等方面各有特色,均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4 结语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各医家采用特色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疗效,其治法新颖、操作简便,有别于传统针刺疗法,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临床治疗拓展思路,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纵观近年来特色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献,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特色针法的研究报道较少,应推广其临床应用;②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做大样本数据统计分析,观察其疗效;③加强各疗法机制的基础研究。另外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如进食牛肉、羊肉、鱼虾海鲜及其他辛辣刺激的发物,也可导致组织胺的释放而诱发本病,因此应注意饮食起居、生活环境等问题,亦有益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猜你喜欢
腹针火针荨麻疹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腹针加局部痛点围刺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