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十四五”电力企业发展机遇浅析

2020-01-17 11:2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7期
关键词:装机十四五机遇

京津冀濒临渤海,携揽“三北”,面积约21.6万平方千米,承载1亿多人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先导区域,是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其一体化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做好该区域“十四五”的电力发展空间分析,对于电力行业企业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京津冀区域电力总体情况分析

“十三五”期间,京津冀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供应能力不断提升,能源效率与环境逐步改善。截至2018年底,京津冀发电总装机约1.2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约5823亿千瓦时,发电量完成约5338亿千瓦时。

按产业划分:煤电装机约7830万千瓦,占比约64%;清洁能源装机约4400万千瓦,占比约36%;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约2796万千瓦,占比约22.87%。

按区域划分:北京地区总装机约1116.56万千瓦,占比约10.81%;天津地区总装机约1799.38万千瓦,占比约17.42%;河北地区:总装机约7411万千瓦,占比约71.76%。

“十三五”后两年,京津冀区域新增装机以新能源为主,至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根据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5),至2020年京津冀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5亿吨标准煤以内,其中天然气消费480亿立方米,石油消费5700万吨,全社会用电量6250亿千瓦时,发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达到2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6%左右,火电平均标准煤耗达到300克/千瓦时。

二、各区域电力发展情况分析

(一)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北京坚持清洁低碳发展方向,大幅压减电厂、工业、采暖、民用燃煤总量,全市建成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体、地热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清洁能源体系。至2020年,电源装机规模将控制在1300万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200万千瓦,其中风电65万千瓦、光伏115万千万、生物质35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比例达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比例达到15%左右。但是,受制于土地、环保政策和城市功能定位调整等因素,北京市新能源发展距离规划目标差距较大。

(二)天津市。按照天津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电力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其中:煤电机组约1280万千瓦,燃气机组约564万千瓦,风电约116万千瓦,光伏发电约80万千瓦。

基于天津市对煤电发展的严格控制、大型燃机项目电价补贴负担等因素,“十三五”目标的实现,重点发展方向在于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进一步开发

(三)河北省。“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余热利用,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型煤替代。至2020年,全省发电装机9850万千瓦,煤电5200万千瓦、燃机400万千瓦、风电2080万千万,光伏15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40%以上。

对比规划目标,河北省的风电装机规模要达到2080万千瓦以上,有一定难度,部分已核准风电项目处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不能按期开工;光伏发电项目发展很快,有望实现既定目标;燃机项目发展较慢。

三、京津冀区域“十四五”电力发展机遇分析

(一)北京地区电力发展机遇。“十三五”以来,北京市不再新建大型煤电、燃机项目,受制于土地、环保政策和城市功能定位调整等因素,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发展距离规划目标差距较大。因此,“十四五”期间,北京市新增电力仍将有限,重点仍是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这是电力企业应当高度关注的机遇点。

同时,“十三五”期间,受源头生产电力、调峰设施能力、极端天气、市场变化等因素,北京市部分时段、局部区域出现供应紧张。预计至2025年,北京市电力需求约3500万千瓦,目前本地电源约1300万千瓦,外来电力需求约2700万千瓦,近3/4电力依靠外来。北京市电力办曾指出,内蒙古自治区用电负荷增长明显加,山西省火电装机连续下降、省内用电负荷增长、外送电不断向江苏等南方转移,多种因素影响,依靠外来电力保供北京吃紧局面初显。“十四五”期间,为增加自身保供电源,保障北京用电安全,北京计划在周边河北域内布局新的电源点,以“点对网”方式直送北京。因此,在周边布局电源项目向北京送电,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天津地区电力发展机遇。有关资料显示,天津市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将以天津“十三五”规划实施、推进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点:一是能源消费“双控”成效显著。二是煤炭消费持续压减。三是电力供应不断优化。四是天然气保障能力增强。五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发展。

因此,“十四五”期间,天津将进一步强化煤炭消费控制,严控增量、优化存量,除等容量替代纳入国家建设规划的煤电项目外,不再审批(核准)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将统筹燃煤指标配置,向集中高效利用、达标排放的领域倾斜。基于此,预计“十四五”期间,天津区域仍不适宜推动开发燃煤发电项目。而应将重心放在拓展清洁能源项目,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竞争性配置机会,大力开发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稳步拓展天然气项目,研究布局分布式储能调峰电站项目试点示范项目。

(三)河北地区电力发展机遇

2019-2025年,河北省将继续落实新发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减煤、增气、阔电、纳新”为实施路径,加快新能源清洁绿色发展。电力发展或可抢抓以下机遇:

1.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河北省将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坚持技术进步与模式创新相结合,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太阳能发电多元化发展。电力企业可以工商业建筑屋顶为主,发展就地消纳、市场化交易的分布式光伏发电; 结合光热技术发展,推进光热发电示范项目,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以此抢抓光伏发展机遇。

2.积极发展调峰电源。电力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在LNG接收站、电力负荷中心等区域布局天然气调峰电站;在公共交通服务区、大中型公共建筑及综合商业区等建设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电力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抢抓调峰市场机遇。

3.积极研发利用氢能。建议电力企业加快氢能关键技术突破,利用可再生能源富余电量发展电解水制氢,利用焦化行业和部分地区氯碱行厅业的副产气纯化制氢,扩大氢能供给能力。这样不但丰富了产业结构,还可以解决风电消纳问题。

四、结语

“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仍将作为京津冀能源发展的根本方向,持续优化电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将成为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电力发展的主流发展方向。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装机结构、资产分布、产业定位等,区别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各区域“十四五”规划研究,重点是抢抓清洁能源、调峰电源、氢能电源等发展机遇,以充分提升自身在区域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装机十四五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9.48×108 kW
2020 年上半年欧洲风电新增装机统计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光伏: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首次超越集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