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2020-01-18 02:43张建贵副教授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长沙410131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流通业第二产业商贸

张建贵 副教授(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长沙 410131)

引言与文献综述

产业集聚是社会分工专业化、标准化的必然结果,新常态时期我国产业分布结构出现了地域变迁的现象,优势产业部门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现象,产业集聚在加剧行业竞争的同时也推动着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带动着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社会资源的区域整合,为区域增长极的形成奠定行业基础。伴随增长极出现的是人口、交通、生活服务的地理集聚,进一步推动着社会需求的增加与生产供给结构的调整,商贸流通业作为主要服务部门,在产业集聚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与深刻。

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市场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表现,新时期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趋势更加明显,产业升级也是落后产能淘汰、新型消费需求形成的过程,影响着商贸流通资源的重新整合与调整,也为商贸流通业空间分布格局的调整形成了新的动力。因此,如何协调好产业集聚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关系是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周凌云认为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组织结构、流通模式、行业布局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粗放化与低效率等问题,强调发挥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集聚效应,引导社会资源的空间分布效率,进而促进商贸流通业的稳定发展。柳江、慕宇认为商贸流通业的经济增长已经由资本积累阶段进入到技术创新阶段,产业政策的优化是引导流通观念转变、完善流通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司增绰、王雪峰认为社会消费结构的转变正在影响着商贸流通部门的内部调整,餐饮、住宿行业的空间集聚推动着商贸流通部门的优化转型,而商贸流通业的稳定发展又为产业集聚的持续深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董誉文认为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仍然以粗放型模式为主,主张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促进产业行业的空间集聚,节约社会成本,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向“效率驱动”模式转化。薛维军基于随机前沿法指出,产业优化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存在着阶段性差异,低程度的产业优化难以有效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尤以我国西部地区最为明显,而高程度的产业优化对商贸流通业的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龚紫娟基于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指出,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区域差异,受到金融条件、创新能力与交通基础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产业集聚的过程有利于提升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带动区域消费需求水平的上升,形成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社会动力。但是在不同经济、金融、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产业集聚的社会效应又存在着时期与地域的差异,不同产业部门集聚所引起的经济效应也存在着内部差异,而以往研究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缺乏系统的解释。本文拟在构建产业集聚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对三大产业集聚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过程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一)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产业集聚水平反映相关产业部门空间分布的密集程度,本文借鉴王桂新等人的研究,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三大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量,测算公式如下:

公式(1)中,G代表产业集中程度,用于反映各产业部门的空间密集度,即第i地区的产业产值占同期各地区该产业产值总和的比重,G取值越大意味着产业集聚水平越高,取值越小产业集聚水平也就越低。该公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我国各产业的空间分布结构,以考察产业水平在区域间的分布差异。

(二)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2005-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对产业集聚与商贸流通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由于各省区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模型的设定中需要对截面差异进行控制,进而减少异方差与内生性的问题。因此,拟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一般的模型表达形式如下:

如公式(2)所示,Trade、G、X分别代表的是商贸流通业、产业集聚与控制变量,e与μ代表常数与残差,t代表时间序列,此外,在模型中还添加了用于反映个体效应的代理公式i,从而实现对各省区差异的截面控制。

产业集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研究采用反映产业集中度的赫芬达尔指数衡量,为了区别各产业集聚水平的不同,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记为GA、GI、GS。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衡量,这一指标能够集中反映零售、批发等主要商贸流通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情况,具有很好的指代性,记为Trade。此外本文将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与城镇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分别以商贸流通部门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总额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记为labor、tz、urb。各变量中商贸流通业、劳动投入、资本投入采用对数值,其他变量采用原序列。

我国三大产业集聚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一)第一产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分析

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部门,第一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他产业部门的平稳与否,提高第一产业部门的空间集聚水平既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图1给出了我国各地区第一产业集聚水平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2005-2017年我国第一产业的集聚水平一直以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不过从各地区的变化趋势来看,东部总体上在逐渐下降,2005-2017年已经由0.416降至0.37左右。中部第一产业集聚水平保持在0.32-0.34之间,样本期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变化。西部第一产业集聚水平在2009年后上升趋势较为明显,2017年集聚水平已经达到0.309,较2005年的0.258上升了5.1个百分点。从这一结果来看,2005-2017年我国第一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结构尽管没有出现显著的区域变化,但是区域差距在逐渐缩小,区域间产业的协调程度在逐渐提升。

(二)第二产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分析

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历史因素与技术条件的影响,东部社会资源的投入-产出水平一直处于全国较高水平,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产能过剩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第二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向西转移的趋势,正在影响着全国产业的空间分布结构。图2给出了各地区第二产业集聚水平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2005-2017年第二产业集聚水平也一直以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东部的第二产业集聚水平在2005-2013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不过2013年以后又开始缓慢回升。中西部第二产业集聚水平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2005-2012年总体上都在逐渐上升,分布于2012和2014年后逐渐下降。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第二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尤其在近年来中西部产业集聚水平又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效率仍然有待提升。

(三)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分析

改革开放后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第三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了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产业集聚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准,图3反映了各地区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第三产业的集聚水平仍然以东部地区为最高,尽管在2010年后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但是在2005-2013年一直保持在0.6以上,2013-2017年也始终在0.58-0.6之间徘徊。中部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稳定在0.2-0.3之间,以2010年为节点,2005-2010年呈微弱下降趋势,2010-2017年在缓慢上升。西部第三产业水平最低,并且一直在0.2以下,样本期间内没有发生大幅度的波动变化。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到,我国第三产业的集聚水平的区域差距相对较大,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缩小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三大产业的集聚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距,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差距最大,第一产业相对较小,并且在2005-2017年产业集聚水平的区域分布结构没有出现明显的空间变化,这也反映出我国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分布的失衡问题较为严重,产业结构空间配置的僵化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从而不利于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也影响着市场供需结构的内部均衡。

实证分析

(一)数据平稳性分析

首先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分析,本文选取的数据不存在缺失值等问题,适用于平衡面板数据的检验方法,因此采用LLC方法进行平稳性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如表1所示,原序列水平下各变量的平稳性并不一致,商贸流通业、第一产业集聚度、劳动投入与城镇化水平显著存在单位根,因此不能拒绝非平稳的原假设;一阶差分后所有变量的平稳性满足同阶单整的条件,符合面板回归的基本要求。

图1 第一产业集聚水平变化趋势

图2 第二产业集聚水平变化趋势

图3 第三产业集聚水平变化趋势

(二)全国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分析

根据公式(1)对产业集聚与商贸流通业的关系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由于各省区的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个体效应进行控制,以降低内生性与异方差分析,具体回归结果见表2所示。如表2所示,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79,能够解释方差变异的97.9%。各变量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集聚度、投资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一产业集聚度与劳动投入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从产业部门的发展特点来看,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土地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产业集聚的形成意味着土地资源的整合与规模化生产,这一现象在我国现阶段表现为土地流转过程,也意味着农民从土地生产活动中的解放,为农村劳动力的外部流动提供了市场基础;但是,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与速度也在逐渐增强,必然会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导致农村零售、批发等商贸流通部门水平难以得到显著提升。第二、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是商贸流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一般而言,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产业部门的转变过程,即第一产业为主导向第二、三产业为主导经济部门的过渡,第二、三产业区别于第一产业的主要特征在于对自然资源的间接加工与处理,这也意味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从第一产业的生产过程中获得食品等自然植物资源;而经济性的特点又要求第二、三产业需要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这也就推动着相关行业在地理位置上的相互吸引,也带动着劳动力、资金等社会资源的空间集聚,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社会需求,进而为商贸流通业的增长提供初始的市场需求。

(三)各地区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情况与产业发展基础决定着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情况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表3反映了东中西三大地区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回归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各产业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第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仅在西部地区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在东中部地区不显著,正如上文分析中所指出,第一产业的空间集聚通常会造成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失问题,从而不利于商贸流通业的持续发展,这种现象在我国东中部地区比较普遍,苏芳、易文彬等人在研究中也指出,受到土地流转以及社会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东中部农村地区演化为“老人村”与“空心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严重削弱了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导致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表现出很低水平。而西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很多省区的第一产业的经济贡献力度仍然较大,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借助优势地理资源,第一产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规模化与标准化趋势,很多大型农业合作社与农户家庭在保持收入平稳增长的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着外部劳动力的流入,职业农民也随之兴起,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消费动力。第二产业集聚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呈显著促进作用。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产能过剩问题推动着第二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这一过程在优化东部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意味着劳动力的区域流动,从而为中西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市场需求,而对于东部地区而言,第二产业的发展反而会加剧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从而削弱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的积极作用。第三产业集聚水平对东西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部地区为显著抑制作用。中部是我国工业部门的主要聚集区,零售、交通运输、批发、仓储物流等商贸流通行业是第三产业的主要部门,但是在中部地区这些行业发展对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相关企业也是依托工业经济区而逐渐发展,第三产业的空间集聚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挤出效应,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不利于商贸流通需求的持续增长。

表1 LLC平稳性检验结果

表2 全国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回归估计结果

表3 区域间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回归估计结果

研究结论

研究构建了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赫芬达尔指数,对2005-2017年我国三大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基于此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探讨了产业集聚水平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2005-2017年我国产业集聚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距,三大产业的集聚水平均表现为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第二、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全国商贸流通业的经济增长,不过各产业集聚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也存在着区域差异。产业集聚是新常态时期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在区域发展的异质性影响下,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的经济效应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因此要根据各地区实际发展情况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一是对于中西部地区,要加强第一、二产业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其在矿产、农业资源方面的区位优势,推动产业行业内部的技术革新,引进先进企业管理模式,促进行业效率水平的整体上升,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注重数量向质量方向的动力转变,为商贸流通业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二是对于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快过剩产能的区域转移,不断优化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大力发展具有高新技术特征的新兴产业部门,为全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注入新型动力,逐步带动中西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流通业第二产业商贸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