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

2020-01-18 03:12陈立堂佘小琛陈勇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惠东县控制性腹腔

陈立堂,佘小琛,陈勇平

(惠东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广东 惠州 516300)

腹部创伤是外科常见疾病,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救治时首先要观察其脏器是否受到创伤,若患者仅仅是腹壁外层受到损伤通常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一旦发现患者存在脏器受损情况,则极有可能引发休克以及大出血等,此类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直接导致死亡。为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需要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2]。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腹部创伤性治疗中运用广泛,该术式以挽救患者生命和维持各项机能为根本。惠东县人民医院为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效果,开展了专题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22例,女7例;年龄为18~60岁,平均(35.2±3.2)岁;6例坠落伤,5例交通事故伤,6例挤压伤,6例刺伤,6例其他伤。观察组:男25例,女9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36.2±2.8)岁; 8例坠落伤,7例交通事故伤,7例挤压伤,8例刺伤,4例其他伤。所有患者均经过惠东县人民医院B超或CT检查并确诊,经过肝、脾以及肾脏等脏器损伤诊断。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标准:(1)超过3个或以上严重创伤;(2)患者出血量≥400 mL且存在长时间低血压或输出血量超过10 U;(3)生命体征不稳定。排除标准:(1)妊娠期妇女;(2)精神病史患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方式治疗。给予患者常规腹部外科手术,采用Ⅰ期手术,缝合切口,腹腔引流同时给予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腹部发生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相关并发症。观察组全部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将手术分为3个阶段。阶段一为救命手术,立刻进行开腹探查,及时控制腔内出血,对污染进行处理,减少出血方式主要包括肝脏填塞、结扎等,同时对患者进行血管压迫、侧壁修补以及栓塞等,最大程度降低发生感染情况。对周边污染进行处理,修补损伤处,封闭残端或采用结扎、放置引流管等方式,降低污染情况。随后进行快速关腹,防止二次受损,采用巾钳对患者的单层皮肤进行快速缝合。患者在ICU重症监护室继续复苏为第二阶段,保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可采用调节室温或热湿气吸入的方式,尽快使患者恢复中心体温,视情况采用温盐水腹腔灌洗等,及时纠正凝血障碍以及电解质等,同时还需要注意纠正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给予必要的血小板输注及呼吸机通气,视情况进行对应治疗同时给予全面的系统检查。最后一阶段为计划性再手术,当患者病情稍微稳定后,在之前术后的48 h内,视患者自身情况和病情,考虑是否实施填塞物取出以及全身的系统性检查,观察患者是否需要采用机体功能修复以及确定性修复等措施。

1.3 评价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其中APACHE-Ⅱ评分包括慢性健康评分、急性生理评分等,分值为0~70分,分数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差。SpO2正常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8%,PT水平参考值为13~16 s。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2.1 APACHE-Ⅱ、PT及SpO2观察组患者APACHE-Ⅱ、PT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复苏后相关指标比较

注:APACHE-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PT—凝血酶原时间;SpO2—血氧饱和度。

2.2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应激性溃疡,1例肺部感染,2例腹壁切口裂开,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5/34)。对照组术后发生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应激性溃疡,2例肺部感染,1例腹壁切口裂开,并发症发生率为率为31.03%(9/29)。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严重腹部创伤具有病情危重复杂,死亡率极高等特点,同时还包括体温骤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对患者的生命造成直接威胁[3]。在对此类患者实施手术时难度相对较大,同时由于受伤严重,难以很好地开展手术治疗。研究表明,此类患者在1 h内接受治疗成功率较高,为创伤患者治疗的黄金时期[4]。

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包含院前急救、损伤控制及ICU监护3个阶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快速止血,对出血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和减轻污染,防止损伤继续加重,及时对患者进行复苏。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及时控制患者出血[5],视情况采用结扎或缝扎、介入栓塞、支架等避免出血。为防止消化液或粪便对腹腔造成污染[6],需要及时关闭破损的空腔器官。在保障腹腔污染以及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后,再送入ICU对其继续进行监护和复苏,纠正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以及酸中毒[7],待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进行确定性手术。患者积极复苏后其代谢紊乱得以纠正,进一步证明了确定性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APACHE-Ⅱ、PT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将损伤控制性手术运用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惠东县控制性腹腔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胰腺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浅析惠东县鲤鱼岭泵站吹砂围堰施工技术
第七届华夏诗词奖颁奖大会在广东惠东县召开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惠东县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