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020-01-18 03:12高亮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通率溶栓血栓

高亮

(郸城县人民医院 介入血管科,河南 周口 477150)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其大部分会扩散到患者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还将并发肺栓塞,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采用周围静脉置管溶栓法,但其临床应用效果往往不明显。研究显示,随着导管介入溶栓技术的不断发展,深静脉置管溶栓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基于此,郸城县人民医院采用深静脉置管溶栓法对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68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为36~68岁,平均(39.74±2.42)岁;发病时间为1~5 d,平均(2.78±0.45)d;血栓部位为左下肢15例,右下肢13例,左右下肢6例;发病类型为中央型18例,混合型16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为37~69岁,平均(39.46±2.31)岁;发病时间为1~4 d,平均(2.67±0.36)d;血栓部位为左下肢14例,右下肢16例,左右下肢4例;发病类型为中央型21例,混合型13例。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诊断标准[3];(2)患者在此次治疗前从未接受任何治疗措施;(3)生命体征平稳且意识清醒;(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伴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2)对溶栓、抗凝、碘等药物过敏;(3)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且影响效果观察;(4)存在心包积液;(5)近期经历过大手术或有活动性出血。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周围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将10万U的尿激酶注射剂(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03)与9 g·L-1的NaCl溶液20 mL混合,通过在患者的足背静脉处穿刺静脉推注上述溶液进行溶栓。为了确保溶栓药液充分进入患者的深静脉,在推注药液过程中要扎紧止血带缓慢进行,注射完毕保留5 min后再松开止血带,每日2次。观察组接受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在患者的颈静脉或健侧的股静脉处进行穿刺,插入大小适合的溶栓管,并向其持续泵入10万U的尿激酶注射剂与9 g·L-1的NaCl溶液20 mL混合药液,每日2次。两组患者在溶栓前均需通过静脉造影确认其血栓部位及程度,治疗7 d后观察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均将患肢抬高25~35 cm,并向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910),每次0.3 mL,每日1次。

1.4 评价指标(1)分别在治疗7 d后采用血管彩超仪(武汉金莱特光电子有限公司)检测两组下肢静脉血栓血管再通情况,完全再通加部分再通视为总再通率;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皮下血肿、黏膜出血、肺栓塞、穿刺部位继发血栓、血管穿刺破裂、感染)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再通率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患者下肢静脉管腔内由于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长途乘车或飞机久坐不动,或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等原因造成血流缓慢、淤滞,导致形成血凝块[4]。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但其栓塞一旦脱落易引发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是快速的溶解血栓,促进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尽快恢复正常,进而改善患者的肿胀、疼痛等临床表现,阻止其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的发展及复发。此外,尽早的彻底溶解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减轻静脉瓣膜的损伤,降低其血栓后综合征的形成。近年来,周围静脉置管溶栓方法因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常被作为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但其通常无法作用到具体的血栓部位,无法彻底有效地清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5]。深静脉置管溶栓方法能够根据血栓具体位置,通过插入的导管将溶栓药物更好地与血栓接触,提高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提升尿激酶的作用,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溶解[6]。同时由于其只需要插入一次导管可连续使用,减少了对患者血管的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与周围静脉置管溶栓法相比,深静脉置管溶栓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通率溶栓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溶栓时间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