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2020-01-18 03:12王红辉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汤加减益气左室

王红辉

(登封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河南 郑州 452470)

冠心病(CHD)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理实质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冠状动脉狭窄和栓塞,进而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慢性心力衰竭(CHF)则是包括CHD在内的多种心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终末阶段[1]。西医治疗CHD合并CHF主要以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改善心肌能力代谢等为主,现代中医将CHD合并CHF归于“心悸”“胸痹”“水肿”范畴,认为该病的根本病因在于心之气阳两虚,故临床治疗应以益气活血、行水消肿为原则[2]。本研究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老年CHD合并CHF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登封市中医院就诊的124例老年CHD合并CHF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62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加服补中益气汤加减。A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为60~87岁,平均(73.61±4.85)岁。B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为60~86岁,平均(73.45±4.7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登封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年龄≥60岁;(3)经体格、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CHD并发CHF;(4)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非冠心病引发的CHF;(2)入组前6个月内出现过急性心肌梗死;(3)严重肝、肾、肺功能不全;(4)凝血功能异常;(5)免疫功能紊乱;(6)恶性肿瘤;(7)精神障碍;(8)全身性感染;(9)过敏性体质。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他汀类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凝集类药物治疗,B组加服补中益气汤加减(全方组成:三七、绞股蓝各16 g,丹参、牛膝、山楂、赤芍、柴胡各15 g,当归、川芎、黄芪、红花、桃仁、枳壳各10 g),每日1剂,1 L水煎至2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心功能指标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疗效判定标准NYHA分级恢复正常或改善≥2级为显效;NYHA分级改善1级为有效;治疗前后NYHA分级无改善或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心功能测定与A组比较,治疗后B组患者LVEDD和LVESD降低,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2.2 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与A组比较,治疗后B组NO水平升高, E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测定值比较

注: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DF—左心室射血分数。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水平比较

注:NO—一氧化氮;ET—内皮素。

2.3 治疗总有效率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A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注:与A组比较,a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随着现代中医药学的快速发展,中医疗法和中药制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虽然CHD合并CHF患者发病部位在心,但与肾、肺、脾脏等多个器官、脏器功能不调密切相关[3]。

补中益气、活血化瘀是临床治疗CHD并发CHF的主要原则,补中益气汤是中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传统名方,原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本研究对原方进行加减,新组全方由三七、绞股蓝、丹参、牛膝、山楂、赤芍、柴胡、当归、川芎、黄芪、红花、桃仁、枳壳十三味药物配伍而成,其中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绞股蓝消炎解毒、止咳祛痰,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而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丹参中的丹参酮等活性成分在抗炎、抗氧化等方面均有一定效果。牛膝则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山楂行气散瘀、化浊降脂,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当归、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红花、桃仁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红花、桃仁等多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在降低血液、抑制血小板凝集方面均有较好效果[4],再辅以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枳壳,诸药合用,可共行补中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的B组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A组,而LVEF上升较为明显,表明B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优于A组。B组治疗后NO水平较高,而NT水平较低。NO和NT均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指标,NO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功能,而NT水平过高则会引发血管收缩增强,不利于心肌供血。B组NO、NT优于A组,提示补中益气汤加减可能通过改善老年CHD并发CHF血管内皮功能发挥心功能调节作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汤加减益气左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