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卓越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2020-01-18 13:30邵中秀祝英喻鑫浩石阳赵桂英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聂琢哈尔滨鸿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22期
关键词:卓越校企实训

邵中秀 祝英 喻鑫浩 石阳 赵桂英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聂琢 哈尔滨鸿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卓越技术人才培养主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围绕着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树立的人才培养理念,卓越技术人才培养强调树立人才分类培养的理念,努力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卓越人才。它立足于社会经济需要,强调激发学生个体潜能,通过人才定位与目标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式落后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同,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的层次相对落后,人才培养的方式单一,跨学科培养理念不能充分落实,人才培养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水平较低,学生实践不足,未能基于学生个性需要设置建筑工程与工程造价、BIM 软件应用、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数据分析等交叉型课程。

(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建筑工程技术日益向着智能化、环保化、模块化方向发展。相比之下,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教学内容涉及前沿领域的内容少,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成绩,没能充分的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导致现有课程以保证考取资格证为主,实训内容相对保守,教学未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现有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强。

(三)缺少专业师资团队

卓越人才理念下的教学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强调根据典型的职业背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是,高职院校缺乏双师型的教师,现有教师对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有待提高。行业专家入校讲学少,学生能获得的学徒学习机会不多,教师还不足以从技术岗位需求角度优化教学过程,没能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出拔尖人才,无法根据生源基础和素质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提高卓越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应当优化高职院校卓越人才培养形式,打破传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壁垒,进一步根据区域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重点。首先,优化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从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拔尖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具有长期从事艰苦的建筑工程一线作业的意志力。在知识目标方面不仅要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提高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其次,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围绕着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开发边缘课程与学科交叉课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与模块化的方式优化课程模块,从而满足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具体可以结合学生个人专长开发工程造价、智能化工程管理、工程数据分析等相关专业课程。第三,在课程内容构建上还要引入校企合作的机制,着力增加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深入一线的机会,保证课程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第四,根据教学目标建立柔性化的专业教学考评体系,制定动态化、过程化、激励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课程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投入项目开发。

(二)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校企合作对于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卓越人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院校还要从以往传统的校企合作向现代化的校企合作方向转型,发挥校企合作在卓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应当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切实促进企业专业深入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讲学,高度重视促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投入企业实践,引导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师参与工程研究,加入项目设计,在产学研合作的背影下提高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其次,还要从社会选聘大量有丰富建筑工程从业经验的人员,重点打造兼职教师队伍,推动兼职教师既承担一定的理论研究任务,还要投入到实践教学活动当中。第三,打造多功能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应当加强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训内容,引导高职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到工程设计院、一线工程项目工地实习,在产教融全的背影下逐步的完善实训教学方案,细化实训教学内容,通过实训基地重点培养学生的建筑工程从业技能,还要按照“双高”理念在校内搭建实训基地,在校内装配BIM 信息中心,依托中心打造多功能的建筑工程人才培训基地,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构建专业建筑人才培养机制助力。

(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卓越人才培养机制包括人才选拔机制与复合人才培养机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完善人才分流培养机制,既要大力培养通用型人才,还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卓越人才,并且在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完善人才选拔与淘汰机制,实现人才幅度的淘汰与补录同步,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卓越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首先,根据地区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的需要承接“订单人才”培养任务,切实选择优秀学生进行专门的人才建设。其次,按照工学结合的理念拓展人才培养的路径,大力开发项目制、学徒制、工学结合模式的价值,进一步拓展采用2+0.25+0.75 教学模式,切实分散学生进入企业的时间,增强每学习或每阶段的实习机会。第三,围绕培养创新创业技能人才模式,大力拓展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卓越人才培养的配套机制,应学生的需要开设丰富的课程项目,从而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化成长与创新成长的需要。

三、结论

卓越人才培养应当地方对建筑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出发,切实提高学生从事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技术能,在卓越人才理念下形成人才的特长,以便于学生更好的适应日益提高的人才需要。

猜你喜欢
卓越校企实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卓越之梦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