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医疗器械的现状和前景

2020-01-18 21:30陈明秦青李挥马宁河北省医疗器械与药品包装材料检验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经颅心理治疗医疗器械

陈明 秦青 李挥 马宁 河北省医疗器械与药品包装材料检验研究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内容提要:抑郁症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病因涉及方面多,具体病理生理机制仍未明确。此阶段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三种方式,临床应用时通常两种或三种方法相结合。其中,物理治疗因其副作用低,患者依从性好,无需大量医疗资源等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类医疗器械应运而生,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几种器械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抑郁症,也称为抑郁障碍(MDD),是一种以抑郁症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发布的报告中显示: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4.2%[1]。这种难以根除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患者的工作、生活、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及其家庭的生存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害生命。

1.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的常见表现是情绪障碍、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以及精神发育迟滞。情绪抑郁的范围可以从内心痛苦,闷闷不乐到自责,失去快乐和兴趣,甚至是悲观情绪,可能存在严重的自杀企图或行为。它是所有年龄段、所有国家、所有行业的共同敌人。

2.抑郁症的临床疗法

到目前为止,关于抑郁症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其主流观点包括单胺假说、遗传假说、压力假说、内分泌假说、炎症免疫假说和神经相关假说等[2-4]。依据这些,现阶段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三种方式,其中大多数采用两种或三种方法相结合作为临床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并起着重要的治疗作用,包括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疏肝解郁胶囊等[5,6]。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和患者依从性差是药物治疗受限的主要原因。心理治疗是有效方法之一,且易得到患者的认可,但它以建立特殊的医患关系为前提,且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起效较慢。应用器械的物理治疗正在广泛地被大众所接受,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陷。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微电流刺激(CES)、电针疗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计算机认知矫正疗法(CCRT)等,对改善抑郁症有很好的效果。

3.应用器械的物理疗法

3.1 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TMS)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主要用于轻度至中度抑郁发作,是目前最活跃的物理疗法。它是利用特殊设计的磁线圈,将其放在头部附近,通过产生快速变化的磁场,在大脑某一特定皮质部位给予重复的磁刺激,从而在颅内形成的恒定的立体叠加电场,作用于脑微循环系统,对大脑进行电刺激,干预脑内生物电活动,激活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从而影响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rTMS在美国已经通过FDA的认证,是得到公认的高效、安全、无痛、无创的治疗方法,抑郁症的治愈率为20%,治疗有效率可高达100%[7]。

3.2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是一种微观生物电流,可将独特设计的波形和频率直接通过踝关节传递到大脑。刺激体内啡肽、乙酰胆碱、5-羟色胺的释放,改善异常脑电波并使之回归正常,降低应激激素分泌并改善心律、血压等生理信号,从而有效地调节情绪状态。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所做的统计分析证实了CES的有效性,统计结果表明,CES疗法对焦虑、抑郁、失眠都有90%左右的治疗有效性,99%以上的人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这说明它也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8]。

3.3 电针疗法

电针在我国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电流刺激代替针刺,并根据电流大小调节针刺强度。电针疗法结合西医诊断与中医的辩证分型,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穴位进行治疗,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喻永强等[9]研究表明,电针疗法结合心理疏导有99%以上的治疗有效性。也有明确的动物研究证明,电针疗法可以减少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并促使其再生。不过目前针对人类的电针治疗研究还是相对较少,所以不能轻易地判断电针对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性,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4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重度抑郁症的首选物理治疗方法,是电休克疗法的改进。首先,给患者注射适量的肌肉松弛剂,然后在短时间内,将适量的电流通过患者的大脑,使患者的意识丧失但不产生癫痫发作,这种办法对有强烈的自杀意图的患者非常有效。但相对于其他物理治疗,MECT有禁忌症并常伴有短暂的意识混浊和记忆丧失,虽然绝大部分患者在6个月后可恢复至最初的认知水平,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的记忆损害是毫无疑问的。

3.5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

计算机认知矫正疗法(CCRT)是一种计算机化治疗,由服务器和多个治疗终端组成。2009年被我国国家卫生局批准进入社区及医院。它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多媒体演示、信息存储、逻辑判断等方面的优势,并通过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序模拟逼真的现实处理场景。通过计划适应、脚手架培训、语音增强、无差错学习、信息处理策略、积极强化和其他认知纠正技术,它可以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治疗进度自动调整治疗方案,真正实现个性化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效果,让每位患者在治疗中获益。此外,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用于整体监测和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和治疗信息,可以全面分析和评估患者的治疗过程,治疗反应和疗效。CCRT治疗对患者的工作记忆,学习能力和执行功能有显著影响。至今的研究结果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4.小结与讨论

相较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利用医疗器械对抑郁症进行物理治疗有着十分突出的优势,如副作用低,患者依从性好,无需大量医疗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各类医疗器械对抑郁症进行治疗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突破,尤其是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它一方面可以融合音乐、影像、游戏等多种传统心理治疗方式,另一方面又可以集合多方面的科技手段,如利用大数据形成个体化方案等,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医患信任关系建立难等现实问题,这些在抑郁症的治疗中非常重要。

另外,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如虚拟现实技术(VR)、高速率信息传输技术等,与其他的物理治疗相比,CCRT将来或许可以因其生动有趣、便携有效成为一种患者接受度高,应用普遍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经颅心理治疗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