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2020-01-18 21:30徐威抚顺市眼病医院青光眼科辽宁抚顺11300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前房角型眼压

徐威 抚顺市眼病医院青光眼科 (辽宁 抚顺 113006)

内容提要: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房角分离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和视力,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较对照组改善更好,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较对照组宽度更宽、深度更深,组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压,加深前房深度、开放房角,安全性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于解剖和生理方面原因,青光眼和白内障常同时发生,尤见于中老年人,合并疾病能导致疾病发展,患者视力严重下降。以往多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但多项研究表明,治疗后期,患者多出现眼压异常升高,甚至加速白内障进程[1]。近年发现,晶状体的位置和厚度变化在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和治疗中有重要影响[2]。研究表明,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有效的方法[3]。本研究通过该方法对在本院接收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收治疗的7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的诊断标准[4]。患者均为单眼发病。排除眼压急性升高者(>21mmHg),心、肝、脾、肺、肾、凝血功能障碍者,和陈旧性虹睫炎、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51~78岁,平均(60.8±3.3)岁,病程平均(3.7±1.1)年。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51~78岁,平均(59.8±3.9)岁,病程平均(3.3±1.3)年。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1h给予250mL甘露醇静滴。术前托吡卡胺充分散瞳,患者取平卧位,表面浸润麻醉。

观察组患者行房角分离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于11点位角膜缘作3.0mm大小角膜隧道切口及侧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以撕囊镊抓住虹膜根部向瞳孔缘方向连续环形撕囊,行水分层、水分离,囊袋内或虹膜平面超声乳化,吸除皮质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同时,前房内再次注入黏弹剂,卡米可林缩瞳,用黏弹剂针头压虹膜根部,行360°的钝性分离,加宽、加深房角后,将I/A头伸入囊袋内及人工晶体后面吸出黏弹剂,恢复前房,水化密闭切口,指测眼压正常范围。结膜囊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纱布及眼罩包眼,术毕。

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表面浸润麻醉后,缝线固定上直肌,距角膜缘约8mm处弧形剪开球结膜、筋膜,游离筋膜,显露巩膜,制一梯形巩膜瓣,以同样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待清除前房黏弹剂后,卡米可林缩瞳,在巩膜瓣下剪除小梁组织,虹膜周边切除,10/0尼龙线固定巩膜瓣2针,将巩膜瓣、结膜依次缝合,结膜囊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纱布及眼罩包眼,术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和视力,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用%表示,χ2检验,计量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和视力

术前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为(24.64±6.25)mmHg、视力(0.29±0.15),对照组患者的眼压为(24.15±6.52)mmHg、视力(0.31±0.14),组间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为(11.33±1.44)mmHg、视力(0.79±0.18),对照组患者的眼压为(15.05±1.22)mmHg、视力(0.60±0.16),组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

术前观察组患者的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分别为(11.6±3.4)°、(1.9±0.3)L/mm,对照组患者的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分别为(11.7±3.2)°、(1.8±0.4)L/mm,组间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分别为(38.9±2.1)°、(2.7±0.3)L/mm,对照组患者的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分别为(29.5±3.0)°、(2.4±0.2)L/mm,组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改善患者的白内障症状,超声波能降低睫状体分泌功能,晶状体摘除后消除了虹膜与晶体接触点,减少瞳孔阻滞,采用薄的人工晶状体置换掉较厚的晶状体,人工晶体置入囊袋内能增加葡萄膜巩膜房水排出,从而降低眼压,且其对前房结构的改善,灌注液受前房压力作用,使房角重新开放,分离开粘连的房角。

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是建立房水引流通道的治疗手段,但易造成眼压异常、白内障病情加重,多项结果表明,其不论长期或是短期,均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病率[5]。

房角分离手术是采用黏弹剂撑开粘连或狭窄房角,对周边房角的正常结构重建,打开房水通道,有效增加房水引流,恢复小梁网滤过功能,起到降眼压作用,黏弹剂钝性分离房角创伤小,能最大程度保留房角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利于小梁网功能恢复,减少房水排出阻力,利于术后眼压控制,能减少单一青光眼术后浅/无前房发病率。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较公认的方法之一。两种合用能有效解除闭角型青光眼的晶状体因素所致的瞳孔阻滞,打开房水通道,使房角重新开放,从根本上改善闭角型青光眼眼前段拥挤状况。本组研究中,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其眼压、视力、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的改善均明显好于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的患者,且安全性好,因此两者合用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合理术式。

综上所述,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压,加深前房深度、开放房角,安全性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前房角型眼压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青光眼术后患者浅前房的护理体会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