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武汉”系列公选课中蕴含“课程思政”价值探究

2020-01-19 00:05刘国龙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武汉育人思政

刘国龙,侯 敏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0)

“课程思政”源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其实质是一种整体的课程观和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价值贯穿于专业课程和通识素质教育课程当中,形成高校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机制。大学生公共选修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种实践方式,明确大学生公共选修课中的“课程思政”价值维度,有益于“课程思政”的建设。

一、“课程思政”的理论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突破过去只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单一模式,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近年来,上海高校提出“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并积极实践正是对上述要求的响应与深度践行。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由来

与传统的“思政课程”相比较而言,“课程思政”以更加贴近生活,契合不同的学科特点来实现其教育的目的和效果。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主阵地,发挥着“引导人、教育人与提升人”的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孤掌难鸣”的窘境。“课程思政”的出现则是破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化”的有效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中各类课程同向协力而行,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因此,“课程思政”其实质是一种整体的课程建设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通过将思想政治价值教育贯穿于各类课程中,以理论知识承载思想政治价值,以思想政治价值引领知识传播,促使高校各类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实现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机制的转化。

上海一直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课程思政”最先是由上海高校提出的。从2005年开始,上海在中小学教育中推动“学科德育”理念的实施,即将德育融入中小学阶段的各个课程当中,修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配合此次教育改革。到了2010年,上海在中小学德育的基础之上,继续进行大中小德育的整体课程规划,主要是探索大学学科德育教育资源,以及每个阶段德育教育的衔接,直到2014年,上海进行教育综合改革,将德育纳入此项改革中,对改革基点、改革导向和改革目标都做了详细规定,并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德育深入到学校各个方面。基于这些探索,2016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中,上海高校提出“课程思政”这一理念,旨在形成全方位、全课程的育人机制。

(二)“课程思政”的价值和目标

“课程思政”提出后,首先在上海的高校中进行了小范围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这也是对“课程思政”改革的肯定。“课程思政”的价值体现在:第一,“课程思政”的提出打破了以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模式,以求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全方位、全过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二,“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式的改革,它打破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依靠教材内容改革的形式,跳出了以往一贯的思维方式,从整体课程观来进行改革,基于“思政课程”的基础之上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第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全覆盖,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高校中,育人是根本,育人的关键在于思想育人,通过思想育人的方式,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合格接班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需要协力同行,发挥高校公共课程的思想政治价值和育人功能,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

而“课程思政”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建立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之上的。对于课程本身来说,是要达到全过程育人的理想效果,当前,“思政课程”由于学时限制只在学生的大一大二阶段开设,而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完成对学生整个大学阶段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一个突破;对于个人来说,提高自身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地完善自身,加强自身对社会发展的认知,清楚地定位自己,为自己的发展积累良好的基础;对于社会来说,当代青年大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引领,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才能,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二、“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概述

上海高校作为“课程思政”的先行者,在其引领下,各地高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其中,武汉作为中国著名的“大学之城”,拥有高等院校82所,有超过百万在校大学生在这座城市学习与生活,这为武汉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武汉市委宣传部与在汉各高校合作,依托各高校优势学科资源,推出独具武汉特色的“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将其纳入武汉各高校高等教育人才培育体系,这是积极落实教育部“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的又一创新之举。

(一)“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在视察武汉时指出:“武汉高校众多,很有发展潜力,人才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好。”[2]武汉市委与在汉各高校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秉承一校一策、校城共赢的原则的基础上,以尊重高校教学规律为前提,以学校特色学科为落脚支撑,将“认识武汉”公选课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也通过“认识武汉”公选课的开设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认识武汉”公选课的开设,使武汉在校大学生深度认知自己的“第二故乡”,成为大学生全面了解市情、社情与国情的有效途径,从而培育在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是对教育部“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的积极响应。一方面有助于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单兵作战”的局面。在高校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承担着高校学生价值引领、思想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但此门课程在高校因学时限制,只是在大学前两个学年阶段性地开展,仅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的教育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有效地培养高校学生的政治意识和道德观范,就有赖于与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协力合作,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价值引领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而“认识武汉”以大学生公选课的方式在武汉市各大高校开展,结合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将价值引领贯穿全课堂。另一方面,有助于充分挖掘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科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其所属的学科文化。这其中就包括有尊师重道的品格、学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学科范围内所涌现出的大家身上的优秀品格等,这些都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这里入手,贴近大学生的专业,易于引起情感共鸣。同样的,“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根据不同的学校,依据其所特有的优势学科,邀请不同专业的学生走进“认识武汉”的公选课课堂,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感知感染学生,达到他们对课程以及课程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

(二)“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的发展现状

“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从2017年10月开始,面向在汉高校全体大学生开设,旨在使青年大学生通过认识武汉,从而了解我国社会发展情形和国家发展情况。它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

1.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教学

通过以理论知识为支撑,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武汉各大高校将“认识武汉”形成一套系统的课程,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设,邀请校内外专家授课,并辅之以实践教学或者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一,面向在汉高校国内大学生,开设“认识武汉”公选课。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方式,是由武汉理工大学开设的“认识武汉·大国工业”和武汉纺织大学开设的“认识武汉·设计之都”公选课,其授课模式为“主持人+校内外专家+提问环节”,主持人将课堂内容导入进来,接着由校内教授讲授相关知识和校外专家讲授实践内容,最后提问环节实现学生与专家一对一交流,答疑解惑;另一种方式,则是“校内外专家+实地参观”,校内外专家首先依据课堂主题讲授知识,接着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结合所学理论,在实践感知中体验所学知识。这两种方式都是依据国内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国情的认同心理,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其二,面向在汉高校留学生,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开设“认识武汉·一带一路”公选课。授课对象是在汉高校各国留学生,主要从我国正在实施的国际合作交流政策入手,旨在使留学生更深入了解我国所倡导的国际合作方式,了解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2.以实践感知为依托,贯彻思想政治价值教育

通过设计实践课堂的形式,带领学生到实践中接受直观教育,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教育实践导之以行。”[3]各大高校利用节日背景和武汉现有的文化资源,带领高校学生实地参观,巧妙地利用环境的作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清明节期间,“认识武汉”公选课以抗战为主题,组织武汉各个高校64名中俄大学生来到汉口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墓凭吊英魂,缅怀功绩,面对英烈之墓碑,高校学子的敬佩与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六月一日,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来到武汉青山,了解青山从古到今的历史演变,认识到青山正“返老还童”,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它青山绿水的魅力,通过这次实践,让学生明白了绿色生态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话语,武汉绿色生态保护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了解当今社情和国情。

(三)“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的特点

以公共选修课课堂为载体,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主导的教学形式,也是一个历史过程。”[4]高校学生大部分课程设置都是以课堂为载体,课堂教学有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交流。同时,也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与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相结合。“课程思政”旨在通过思想政治价值教育贯穿全课程,对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本身就是一个引导式教育。“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初始动力,也是人与外界关系得以建立的初始的原因。”[5]紧紧贴合当代大学生个人学习需要而进行教育是“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与特点。

“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经过一年的发展,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和优化师资结构,充分挖掘不同类型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武汉轻工大学的“认识武汉”的传统课堂,到武汉理工大学所开设的“认识武汉·大国工业”的公选课,采用了“主持人+校内专家主讲+校外专家主讲+专家对话”的新型授课模式,体现了从“单向传输”的课堂到“单向引导+双向沟通”的改变,新型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形成“认识武汉”大学生公选课的自身特点。第一,课程教学和载体创新的有益探索。打造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新模式,利用新载体,适应新环境,加大新媒体推广。不仅将课程紧密与校内SPOC课程模式、爱课程慕课在线开放的课程模式紧密结合,而且通过音频移动终端平台发布课程语音教学,使其影响力在不断地增强,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第二,这是“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有益转型。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凸显思政课程的育人内涵,突出公选课育人价值,真正做到“立德树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第三,这是文化熏陶和专业知识的有效融合。在这门公选课当中,工业文化、地方发展史,包括市情、国情、校情都融汇其中。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校园文化,不仅促进了专业知识成长,也涵育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第四,这也是高校优势和地方发展的有效合作。高校利用与结合自己的专业学科优势,将学校的顶尖教学与科研团队引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中,授课团队由两院院士、各学科带头人与首席教授组成,也积极引入跨校的导师团队,对武汉地方史、工业发展史,都做了非常有底蕴和内涵的传授及引义,实现了高校与地方发展有力的互动。

三、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价值维度探索

笔者认为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应蕴含信仰价值、逻辑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建设中意蕴的信仰价值

“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实践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是“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6],所谓的价值引领主要指对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表现在: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工人运动的实践当中,反过来又服务于工人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事业当中;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马克思、恩格斯都强调:“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7]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也要不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和创新。在校大学生是实现我国21世纪中期伟大目标的重要建设力量。我国的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时代新青年的重任,因此以科学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是必要的选择。“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共选修课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体现社会主义课堂教学,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促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涵盖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科学理论与思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信仰对象,集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于一体的信仰统一体,其核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信无疑的信念”[8]。要培养当代大学生坚信无疑的信仰,就必须树立与坚持以四个自信为指导的信仰教育。新中国成立后,1953—1956年对三大产业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党中央继续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可以带领人民走向更远的未来。与此同时,我国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和理论指导。文化自信则是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课程思政”以“思政课程”为基础,以育人为本,以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因此大学生公共选修课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

(二)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建设中意蕴的逻辑价值

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逻辑价值应在内容方面坚持内容逻辑的正确性,在形式方面坚持形式逻辑的科学性。

1.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内容逻辑的正确性

对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内容逻辑的分析,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内容建构逻辑;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的内容含蕴逻辑。

(1)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内容建构逻辑

首先,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是基于“思政课程”长期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的。一是高校大学生在“思政课程”中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主要表现在所学理论不能与实践和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存在断裂性;二是由于各种各样思潮充斥在当今社会之中,“思政课程”单兵教育无法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正确应对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冲击;其次,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是基于促进高校学生发展的需求,符合“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9],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理论单向灌输式教育,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所倡导的价值观隐形渗透于高校通识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之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目的;最后,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相结合,从而切实提升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得当代青年学生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课程思政”由问题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最终与时代的发展同向而行。

(2)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内容含蕴逻辑

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主要内容在于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形成三位一体,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形成全课程育人体系。在大学生公共选修课中,将思想政治价值教育贯穿于通识素质教育课程当中,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如何找寻通识素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通识素质课程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政治观念和思想道德规范为目的,但学科之间有其共性包含在学科文化当中,“一方面,各门学科由于其独特的问题领域或认识领域,使学科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另一方面,不同学科在某些方面也会拥有相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这就使大学的学科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10]相同的信念和价值观主要指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学术精神、尊重科学真理和尊师重道的品格,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对人的思想道德规范的养成,因此从道德教育入手,是“课程思政”能够实现全课程育人机制的入口。

2.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形式逻辑的科学性

全国高校紧紧抓住挖掘专业课程和通识素质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个核心,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育,其中以大学生公选课的方式开展,主要以通识素质素教育为主,一方面通识素质教育课程以其内容多元的特点,促使当代青年大学生扩大知识面、拓宽眼界以及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授课时将多元化内容展开讲述,将思想政治价值贯穿其中,最后将课程内容回归于具有思想政治价值教育的意义,例如:武汉理工大学“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中以“材料科学”为主题展开讲述,讲述新中国以来我国材料的发展历史,提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促进了材料产业有效的发展,从而激发在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阐述了新时代武汉材料产业的发展与机遇,敦促当代青年大学生努力提升自己并投身于行业建设,促使在校大学生树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理念。通过归纳逻辑授课形式,即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逻辑。传统的“思政课程”是基于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高校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开设的“4+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教育者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主要教育方式是按照每个学期所规定的学时和指定教材内容进行授课。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授课时一般采用演绎逻辑的形式,即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有力补充,两者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将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相互配合、辩证统一,从而保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

(三)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价值

实践价值包括两方面的价值:一种是事物在实践过程中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另一种则是事物在进行实践过后,对预期目标的达成程度。“课程思政”的实践价值也包含这两方面。

1.“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实践价值的落脚点

“课程思政”以知识传播承载价值引领,以价值引领作为知识传播的导向,最终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也要求了 “课程思政”的落脚点是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1)“课程思政”开始时便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为出发点,本身有其实践价值

以大学生公选课作为“课程思政”的一种实践方式,将思想政治价值教育寓于通识素质教育的公选课课堂之上,旨在将通识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承载思想政治价值,使思想政治价值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通识素质教育理论知识的载体,赋予思想政治价值灵魂,让青年大学生明白,这种思想政治价值的形成有其实践依据,是被实践检验过的,从而促使高校大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价值的理解,自觉把它内化于心中,加深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对社会所提倡的思想政治价值的认同。

(2)“课程思政”在实践完成后,对预期目标的完成程度的衡量,在于实践的作用主体是否将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内容与精神不仅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

“课程思政”作用的主体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他们通过在公选课课堂的学习,将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价值教育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当中,真正地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一整段来论述青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论述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1],这就要求青年大学生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价值做引领,奉其智,尽己能,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2.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实践开展方式

探索“课程思政”的开展方式,应遵循协同效应,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结合以及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

(1)有效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是教育者根据不同的专业,从文化素质教育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入手,将课程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第二课堂则是教育者要挖掘其开展实践活动的背景文化和现实文化,以实践感知实现思想教育效果。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有组织性,将思想政治价值贯穿这个课堂,实现价值导向,同时做好第二课堂的育人工作,将社团活动和组织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开展,做到师生互动,达到实践育人效果。

(2)实现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教育方法与途径,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做好线下的“课程思政”教育,也要利用好现有成熟的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功能,实现线上与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网络直播或是中国大学MOOC的形式,实现更广范围的传播,开设评论区实现线上线下的及时互动;建立好长期有效的线上线下的反馈机制,不断地优化调整“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手段,使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更加具有实用性,也相应地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旨在建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机制,进而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学生公共选修课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要紧紧围绕“课程思政”的三种价值维度进行建设,通过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进而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武汉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决战武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