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2020-02-11 11:20吕临静陈秋如
吉林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凝血酶补体二聚体

吕临静,陈秋如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惠州 516000)

呼吸道感染中最为常见的病原体是支原体,支原体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从而引发呼吸道感染。有关研究资料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以及青少年人群中[1]。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呈现日益年轻化发展状况,并发症也多种多样,导致患儿的凝血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受损。如未及时治疗,势必会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其抵抗力与免疫力下降,严重情况下可威胁生命安全[2]。由此,加强及早诊断和救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不同疾病类型分为大叶组和间质组各41例,再选取同期我院搜集的43例体检健康小儿人群作为对照组。大叶组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7±2.2)岁;间质组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6.5±2.6)岁;对照组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7.2±1.8)岁。三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搜集三组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进行分组,再检测凝血功能(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和免疫功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相关指标。

1.3观察指标: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免疫功能(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CD4+)相关指标水平变化。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显著高于大叶组和间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显著低于大叶组和间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三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凝血酶时间(s)血浆D-二聚体(mg/L)凝血酶原时间(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s)纤维蛋白原(g/L)大叶组4117.50±1.821.62±0.719.71±1.8229.00±5.085.47±0.66间质组4119.57±1.960.88±0.438.10±1.0326.45±3.723.80±0.11对照组4316.25±0.030.33±0.0413.90±1.4137.50±6.351.27±0.42t值3.125 28.542 216.036 320.412 826.039 8P值0.001 20.023 50.018 90.031 10.044 7

2.2三组研究对象的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CD4+等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对照组的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CD4+等免疫功能水平显著高于大叶组和间质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三组研究对象的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CD4+等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IgA(g/L)IgM(g/L)IgG(g/L)补体C3(g/L)补体C4(g/L)CD4+大叶组411.88±0.400.42±0.118.46±1.540.88±0.220.12±0.1140.92±3.12间质组410.46±0.370.83±0.149.60±1.590.33±0.140.33±0.0440.56±3.61对照组432.88±0.631.53±0.2512.77±2.361.74±0.280.89±0.8752.18±4.33t值1.54115.965810.453217.096924.531430.0001P值0.00200.01950.03330.01270.00050.0238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见发病原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或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3]。肺炎支原体通过释放有毒物质,损伤宿主健康细胞,继而改变细胞结构,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出现病理生理性反应。有学者认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导致的并发症比较多,一旦未进行及时治疗,将会患儿带来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4]。因此,需高度重视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有关治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三组研究对象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上述数据发现,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免疫系统主要包括体液部分系统免疫和机体细胞免疫两部分[5]。一旦免疫系统受损,将会使得细胞免疫失调加重。有关研究表明,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失衡后,其中表现最为严重的是细胞免疫系统受损[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CD4+等免疫功能水平显著高于大叶组和间质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数据表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下降,亚细胞群相关指标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体液免疫主要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机体受刺激后会分泌免疫球蛋白,继而形成抗体,干预机体免疫应答。如果患儿感染支原体肺炎,将无法充分生成抗体。因此,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存在异常,因此可作为诊断依据。

猜你喜欢
凝血酶补体二聚体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